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4县境内,总面积达82万亩,开垦历史已有1300多年。哈尼梯田拥有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奇异而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江河、梯田、村寨、森林为一体的良性原始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系统历史
据史书以及口传家谱考证,延绵哀牢山脉20多万亩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已有1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养育着哈尼族等10个民族约126万人口。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一直延续使用和发展的稻作系统,在许多哈尼族的传说中都显示: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子。这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1300年来,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
耕作系统
水循环系统
良性循环是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核心,以水作为核心的水利系统构成了循环体系,但是没有森林的过滤和涵养,水利也可能转变为水害。哀牢山区,常年有茂密的植被覆盖,有高大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丛,还有覆盖在地表的草地。在垂直的山地环境下,地形地貌、立体气候和植被三大自然条件为哈尼梯田农耕提供了水环境基础。冬末春初,从红河河谷蒸发升腾的水蒸气,在半山区受气流的压降,形成茫茫云海,在一片片茂密的森林中化成绵绵雾雨,大量倾泻在这一地区,蕴育了广茂的森林;由于森林的巨大储水作用,在森林和崇山峻岭的管沟中,形成无数的山泉、水潭、溪流,造就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水源体系。林中营沟中流淌的无数溪流,在灌溉了梯田之后,又复归红河和藤条江水系中去。水分在这相对封闭的区域内升腾下泻,云海产生的雾养育森林,森林贮存了雨、水,又排放出大量的溪流经过村庄,灌溉梯田,最后进入江河。
以哈尼族“寨神林”崇拜为核心的传统森林保护理念,使这里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为梯田提供着丰富水源。
生态系统
生态的相互作用也在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哈尼梯田,垂直落差1500多米;层层梯田拾级而上,最高可达5000多级,田埂有五六米高。哈尼族创造发明了“木刻分水”和水沟冲肥,利用发达的沟渠网络将水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为梯田提供充足肥料。哈尼人还构建了多套微循环再利用系统,稻草喂牛,牛粪晒干做燃料,燃料用完做肥料,肥料养育稻谷;哈尼人珍惜土地资源,房前屋后的空地用来种菜,路边的墙缝也会成为菜地。此外,屋旁沟箐凡是有水的地方就会用来养鱼,鱼在池塘下面,池塘上面养浮萍,浮萍喂猪,猪粪喂鱼;鱼长大后又被放回梯田,用以扑食害虫、肥沃土地。
主要价值
农业价值
哈尼人是山地农业民族,在巧妙利用山地气候和水土资源方面,表现了十分高明的智慧和能力。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贯穿其中,哈尼梯田最高垂直跨度1500米、最大坡度75度,最大田块2828平方米,最小田块仅1平方米。
梯田的建造减少了动用土方,又防止了水土流失。这种森林—溪流—村寨—梯田“四度共构”的结构创造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体现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价值多样、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复合农业特征。
一般的现代稻种经过三五年种植后,品种就会出现退化而难以持续种植,但哈尼人培育的红米能够在海拔1400米以上生存,极能适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且具有极为稳定的遗传特征。哈尼梯田合理的林水结构、分水制度、泡田方法和以水冲肥技术等,均成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与管理策略。而其因时、因地制宜的适应性管理理念,使当地生产与生活方式随历史的发展而实现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文化景观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绚丽的红河哈尼梯田,色彩变幻与寨、林、云海交相辉映,清晨朝霞、落日余晖、清脆流水,其境其景,异常秀美。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充分利用并遵循自然的劳作传统,创造了哈尼民族丰富灿烂的梯田文化,哈尼族以梯田稻作为生,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祭典、信仰宗教、生产生活、哲学思想等,无不打上梯田文化烙印,梯田稻作文化成了哈尼族文化的本根,也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内涵。
哈尼梯田地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具有高原立体气候特征,森林覆盖率达67%,形成哈尼族“寨神林”崇拜为核心的传统森林保护理念。
文物价值
2010年,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地。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南哈尼梯田入选的项目为“文化景观”。
生态价值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以高坡度梯田稻作为显著农业特征,形成独特的“三犁三耙”“夏秋种稻、冬春涵水”“人工耕耘除草”等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以及稻、鱼、鸭的循环共生体系,是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代表 。哈尼梯田是亚热带山丘地区稻作生态农业的杰出范例,至今仍有48 种传统品种在种植,其水稻品种多样性和其他天然物种多样性的保持机制对全球农业保护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系统保护
红河州人民政府制定了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和梯田保护管理总体规划,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贯彻落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和《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总体规划》,依法依规保护好哈尼梯田,确保遗产构成元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进一步细化完善哈尼梯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和相关补偿机制,建立现代管理与传统保护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确保遗产演进的延续性和规律性。
此外,哈尼族依靠传统的乡规民约和信仰约束来惩治森林滥伐行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5 11:36
目录
概述
系统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