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环城路,新馆建筑总面积7277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特点主体四层,为框架结构,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88年,哈密地区博物馆成立,与原文物管理所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下设办公室、保管部、陈列部等部室。
1990年,举办了《五堡墓地、焉不拉克墓地》等专题陈列,有效地发挥了博物馆的宣传阵地作用。
2002年,迁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援建的南粵文化中心,同年6月,筹办了《哈密通史陈列》展览向观众开放,同年7月,在哈密地委、行署的关心重视下,为发挥文物管理部门的行政作用而成立了“哈密地区文物局”,与博物馆分设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博物馆核定编制为9人,行使着全地区文物的收藏、征集、科研、展览、宣传等教育功能,同年底,哈密市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三馆合并归入南粤文化中心统管,成为中心下辖的一个部室,
2004年5月,哈密市博物馆为进一步加强地区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和南粤文化中心的建设,促进地区文化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经地委会议研究决定,恢复三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关于恢复地区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和调整南粵文化中心职能人员编制的批复》哈地机编200434号),核定地区博物馆事业编制9名。
2007年5月,经哈密地区第三次编委会审议(《关于哈密地区博物馆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哈地机编字200759号),核定博物馆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名,正科级单位,哈密市博物馆成为独立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于哈密市文化体育局管理。
2022年11月,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建筑格局
综述
哈密市博物馆新馆建筑总面积7277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特点主体四层,为框架结构。从建筑结构上看,东边与西边的风格不同,东边为中原亭榭式建筑,汉文化因素较浓厚,西边采用伊斯兰建筑风格,即攒尖顶式风格,中间有很多小圆,这说明千百年来的哈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它不仅接受了汉文化的因素,也让西方文化渗透于人民的衣食住行之中,多种文化的汇合在这里得到体现,体现了建筑的设计理念“中西合璧、多元文化”。
展厅
哈密市博物馆设有临时厅、通史厅、地质厅、社会成就厅等。
《地质厅》:展出以生命的进化、地球的演化、哈密地质演化、哈密优势资源等为主来展示哈密的物产。
《通史厅》:展出的文物以通史陈列的序列分为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汉—北朝及隋、唐、元、明、清来展现哈密悠久的古代文明,在通史陈列中还包括有独特文化面貌的五堡、焉不拉克、天山北路、东黑沟墓地的专题陈列,其中还展示了轰动国内外的五堡干尸、精美的古代毛布和属于北方青铜文化的铜釜、鹿首铜刀等珍贵文物。大部分展品为历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此外,还有哈密木卡姆陈列厅。
博物馆展厅的整体结构为全封闭式,照明均为内采光,即以文物展柜顶灯、底灯为主,加上射灯为辅的点源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展出文物藏品千余件。
除基本陈列外,哈密市博物馆每年不定期地推出《书画展》《剪纸展》《刺绣展》等临时展览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馆藏文物
综述
哈密市博物馆藏品来源大部分展品为历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少部分为民间征集。藏品类别分为陶瓷类、钱币类、金属类、纺织品类、其它。质地以金、银、铜、铁、骨、陶、木、瓷、石、皮、毛织、服装、字画、钱币、粮食等。
据中国博物馆志显示,馆内文物及文物标本13000件,—级文物43件、二级文物48件、三级文物122件。主要以陶瓷类居多,其余依次为钱币类、石器类、金属类等。文物类:金器9件,银器43件,铜器334件,铁器41件,骨器105件,陶器303件,木器141件,石器501件,瓷器33件,服装38件,字画5件,钱币211枚,泥土10件,麦3粒,粮食5块,皮质类15件,毛发1根,共计1798件(类、枚)。文物标本类:陶器69件,陶片5133片,石器280件,铜器127件,瓷片364片,木器178件(片),铁器33件,骨器34件,毛织物47件(片),服装66件,粮食13件,皮质类4件,银器22件,瓷器8件,字画85件(片),泥土22块,钱币4717枚计11202件(片、枚、类)。截至2019年末,哈密市博物馆馆内藏品数量达58716件/套。
重要文物
哈密市博物馆馆内重要文物有羊形柄铜镜、太阳纹铜镜、双耳彩陶罐、石猴灯、五堡墓地出土的干尸等。
藏品保护
哈密市博物馆在技术保护上由于受资金、人员及相关技术设备的限制,馆藏文物的存放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暂时还达不到文物“十防”要求,对文物的保护还需进一步加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存放条件十分简单,只是在文物库房四处散放了些樟脑丸,在干尸四周放置了些花椒。
哈密市博物馆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下,以《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为准绳,本着“以文养文”的文物保护原则做好文物收藏、征集、科研、展览、宣传等工作。
文化活动
科学研究
哈密市博物馆配合上级有关单位相继合作整理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文物、伊吾拜其尔墓地出土文物、哈密黑沟梁墓地出土文物的整理研究等工作。博物馆自成立以来,经过几届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果,已出版了三本介绍本土文化历史的作品,同时还参与课题研究整理工作。
宣传教育
哈密市博物馆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该馆的大型展览和重要活动,承担着对社会的信息传播和教育的职能,相继出版了《哈密文物志》(1991年)、《哈密古代文明画册》(1996年)、《哈密博物馆画册》(2004年)等,哈密市博物馆承担着为哈密市各界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任务,成为哈密市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博物馆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贴近历史,突出哈密悠久的古文化历史底蕴。在宣讲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受教群体进行不同的施讲,同时将文明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切立足于现实生活,—切为了游客的利益,把专业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贴近主题,突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哈密市博物馆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文化遗产日、文物保护法宣传周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街宣传、免费开放等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
3、贴近现实,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长期以来,哈密市博物馆坚持为广大中小学生服务,突出对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每年都利用基地为广大中小学生讲解、宣传、举办文博知识有奖竞赛等,作好互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起“爱家乡、创家乡”的热情,坚定其理想信念。
交流合作
哈密市博物馆为做好异地间的文物交流工作,哈密博物馆多年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1994年—1995年,哈密市博物馆在甘肃敦煌举办了《哈密远古文化展》。
1995年,哈密博物馆举办了《秦兵马俑陈列展(原大缩小的复原物)》
1996年—1999年,哈密市博物馆在新疆喀什举办了《哈密远古历史展》
1997年,哈密市博物馆在新疆阿勒泰和昌古举办了流动展《哈密文物展》,
2001年,哈密博物馆举办了《毛泽东纪念章》等展览。
2003年11月,哈密市博物馆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取长补短,博物馆曾派3人赴广东省博物馆跟班学习—个月。
所获荣誉
2000年,哈密市博物馆被自治区宜传部批准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哈密市博物馆获评
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作用价值
哈密市博物馆承担着两县一市文物的收藏、征集、科研、展览、宣传等任务。
机构设置
哈密市博物馆与文物管理所未分设期间历任馆长为王毅民(1987年—1995年,副所长、副馆长);埃买提·索巴(1989年,副所长、副馆长);刘国瑞(1995年,副所长、副馆长);亚合甫江·排都拉(1997年,副所长、副馆长);马迎霞(1998年,副所长、副馆长)。
哈密市博物馆与哈密市文物局分设后历任馆长为吕开仁(2002年,馆长);马迎霞(2004年9月,馆长)。
哈密市博物馆是国营事业单位。
哈密市博物馆经费来源是政府全额拨款。
哈密市博物馆设有文物保护部、宣教部、办公室、安保部。
哈密市博物馆人员编制数为12名,现在岗人数为10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工勤人员3人。其中领导2名,副研究员2名,文博馆员5名,高技工2名,初技工1名。9人为大学本科学历,1人为高中。
哈密市博物馆为游客提供汉语、维语、英语三种语言的讲解服务,二种语言的录音导览服务,播放哈密市主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展厅常年为游客免费开放、讲解、提供相关资料、存包等服务,同时在展厅门两侧还安排有椅子,供游人休息。
截至2019年末,哈密市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数量达24万人次。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哈密市博物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环城路。
开放时间
星期一闭馆维护,其余时间正常开放。
夏季:上午9:00—13:00,下午16:00—20:00,冬季:上午9:30—13:30,下午15:30—19:30。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路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霍高速——哈密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