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食是中国
北方地区的传统名点,在山东、河北等地部分区县广为流传。有的地方叫“塌糊”,有的地方叫“面托儿”,也有写作“闲食”。北方部分地区流传着“招待
姑爷摊咸食”的风俗,表示丈母娘对姑爷的热情与诚意。
咸食历史悠久,民间
文化积淀丰厚,产生的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比较确定的是明代就已经有这种食品了。据
世情小说《金瓶梅》载,“
西门庆那顿‘
腊八饭’,除了一碗精致的
粳米粥以外,还有蹄子、
鸽子雏儿、
春不老蒸乳饼、
馄饨鸡儿,另外就是‘四个咸食’”。由此可见,明代已把咸食当
早餐主食。
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招待
姑爷摊咸食”的风俗。所谓“招待姑爷摊咸食”,并不意味着咸食只有姑爷才能吃,只是说明姑爷享受贵客的待遇。因为只有姑爷在丈母娘眼里才是贵客,在生活条件不宽裕的年代,
白面、鸡蛋、油都不易得,能拿出鸡蛋、白面和油来招待贵客是很不容易的,由此表示丈母娘对姑爷的热情与诚意。
山东、河北部分地方还有用咸食祭祀的习俗,清明、农历
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等祭祀的日子,会摊咸食或
包水饺到墓地上供,寄托哀思。用咸食祭祀的习俗,大概也因用料易得、作法简单而形成的。
咸食取材广泛,种类繁多。比较传统的有
香椿咸食、西葫芦咸食、
野菜咸食、虾仁咸食、海参咸食、香菇咸食、
火腿咸食等。南瓜、
北瓜、黄瓜、
萝卜、丝瓜、鸡丁、
肉松、
贝类、肉类等,几乎无不可做。取材如何,完全在于个人的口味与兴趣。
将面粉、鸡蛋调成糊,加上菜蔬,略加些葱花、或其他调料盐,铛或平锅底刷些油,将调好的面糊均匀摊在锅底,文火,片刻即成。摊咸食看起来简单,做好可不容易,火候是摊咸食的关键。
2、
平底锅烧热,加少许油,取适量馅料做成咸食坯放入锅内小火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