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
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是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06年。
内容简介
该小说围绕一个名叫E·拉什莫尔·科格兰的人展开,他认为世上只应有地球人、火星人和月球人之分,爱国主义不过是旧石器时代的遗风,依恋故土家园也不过是人们愚蠢的想法。正当“我”为此欣喜时,他却与别人激烈扭打在一起,被侍者们撵出门外。正当“我”满心以为他是为地球荣誉而战时,侍者却告诉“我”起因是对方谈到了他家乡糟糕的人行道和供水状况。
创作背景
欧·亨利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内战结束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的黄金发展时期,美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从战前的农业国成为工业产值第一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加,但财富分配不均、政治腐败等使美国社会矛盾重重。一些记者和作家纷纷揭露社会弊端,被称作扒粪者马克·吐温将这一时期称为“镀金时代”。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正是欧·亨利对彼时向“钱”看的社会风气的写照。
人物介绍
E·拉什莫尔·科格兰
科格兰自我标榜为“世界公民”。在他眼里,地球小得像一粒樱桃核。他到过世界许多地方,是许多国家的熟客;他讨厌以出生地议论人,鄙视狭隘的爱国主义。而当有人说到他家乡如何落后时,他却仿佛蒙受了极大耻辱,不惜大打出手。
作品鉴赏
艺术手法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从题目本身来看就带有讽刺意味,就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种族歧视,社会等级问题严重,公民一词的定义太过局限,附着“世界”一词,有明显的讽刺意味。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世界公民”原指以大眼观世界,胸怀天下,有非凡的格局,内心开阔,眼界宽广,拥有海纳百川气度的人。然则在该小说中暗指格局狭小,为人处事带有偏见,虚假的小人。题目中所体现的伟大与内容中所体现的狭小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引人联想,体现不一样的讽刺美。
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主要的人物是“世界公民”,刚开始他在咖啡馆里侃侃而谈,把对世界的了解程度比喻成樱桃核那样容易掌控,在“我”相信他是一个没有偏见,心胸开阔、见多识广的世界公民时,竟然发现他因为他人对自己家乡的吐槽而发火动手打人,失去了他原有的知识和风度,令“我”刮目相看。对这个人物的讽刺显而易见,讽刺他的虚伪做作,“世界公民”非世界公民。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来反衬主人公的渺小,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人物塑造上的艺术魅力。
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他们像巨人泰坦一样在桌子间扭打,玻璃杯摔碎了,客人们刚抓起帽子,打算起身躲开就给撞倒了。一个黑头发的女人尖叫起来,另一个金发女人则哼起嘲笑的曲子”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世界公民”和别人打架的场景以及周围人客观的反应。“巨人泰坦”说明他们打架之厉害,“一个黑头发的女人尖叫起来”说明周围人的惊恐,从侧面烘托出打架的强烈程度。“哼起嘲笑的曲子”一词则讽刺当代人心不古,冷眼旁观,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越来越大。通过对他们打架的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当时旁观者的态度也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体现了作者在小说内容上和结构上对美的追求。
作者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年—1910年),美国短篇小说家,因构思精巧、戛然收尾的“欧亨利结尾”闻名于世,其创作主要集中在1898年到1910年,作品主要聚焦美国城市和西部生活以及拉丁美洲生活,对社会现象的呈现颇具象征意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26 12:0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