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5)宋代诗人、词人。字
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宋英宗年号,公元1064—1067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
晁补之、
秦观并称“
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
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
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
行书、草书,为“
宋四家”之一。有《
山谷集》、《
山谷琴趣外篇》。
黄庭坚的诗渊源于
韩愈、
孟郊,但其实他也受到
李商隐的影响。他的诗句的奇崛得力于韩愈和孟郊,这是黄庭坚风格的主流;而长于用典、精于布局和偶涉艳情的色彩绚丽之作,则脱胎于李商隐。
他的这组诗,境界、色泽,极近李商隐。《太真外传》是宋初史官乐史所作,他的这组诗,不像大多数歌咏杨贵妃的作品侧重于引古鉴今,甚或把这位绝代佳人写成倾国的“祸水”,而是着力渲染爱情悲剧的意境。在这一点上,很得李商隐神髓。纵使黄庭坚诗的艳冶以盘拗的形式来表达,李商隐诗的艳冶以婉约的形式来表达,互有不同之处,但并不影响凄艳气氛的大体近似。
黄庭坚受李商隐影响,与其学
杜甫有关。他学杜甫,又和他的家世有关。他的父亲、舅父和前后两个岳父(
谢景初和
孙觉),都是爱好和学习杜诗的,因此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潜移默化地受了杜诗影响。至于李商隐,其渊源虽属多方,但得力于杜甫却是他风格醇厚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
王安石曾经这样激情称许李商隐学杜甫的成就:“唐人之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蔡居厚诗话》引)尽管同一渊源,而取法者各有其途径,各有其所取,也各有其成果,但既然各人的构思能
不谋而合,这就说明大家的审美观点,有其相同之处。
黄庭坚近李商隐诗的地方至少有一点,就是都善于写出凄凉的幻境;于神思则缥缈,于感觉则精细,于笔势则灵转。李商隐的“包蕴密致”,黄庭坚的“囊括古今”(
翁方纲《跋山谷手录杂事墨迹》),有时也能统一。如“蛛网屋煤昏故物”这一句,用的就是白描的手法。把荒凉景象写得如此之足,可见笔力之雄。
除诗风的渊源、承传外,二人的坎坷亦颇相类似。
张佩纶《
涧于日记》论及黄庭坚说:“终其身竟无展眉舒气之一日。较之义山之死于令狐,不同一
侘傺乎?”说得很有道理。不同的只是相对地说,黄庭坚的性格比较豁达而诙谐,李商隐虽然意志坚贞,但气质偏于多愁善感。黄庭坚以兀傲见称,有时也以粗硬被人诟病,恰恰反映了他的高旷的品格,这和李商隐咏蝉以自表“高洁”,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