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伦理学者,哲学家,东洋文化研究专家。 1927年留德归来后,写成代表作《风土》,书中对亚洲和欧洲各地风土特性,及各自地域文化的传统特质和关系论述周密,言必有据,“是日本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此外,和辻还历时三十年独自编辑《伦理学》(全三卷);另有重要专著《
日本精神史研究》、《原始基督教之文化史的意义》等。
和辻哲郎(わつじ てつろう、
1889年3月1日-
1960年12月26日)日本近代
唯心主义哲学家、伦理学家。力图把东方道德精神同西方伦理思想结合起来的现代日本思想家的杰出代表。生于
兵库县神崎郡一个农村医生的家庭。1912年毕业于
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1920~1949年先后任东洋大学、
京都帝国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的教授。他曾经是
日本学士院院士、日本伦理学会会长。1955年荣获
日本文化勋章。在他诞辰百年的时候,姬路市举办了和辻哲郎文化奖,他的从弟和辻村树是京都市长,女儿京子嫁给了社会学者尾高邦雄。
和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存在主义。早在1913年他写了《尼采研究》。1915年著《泽伦·基尔凯戈尔》,介绍和分析德国哲学家F W 尼采和丹麦哲学家S.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这两本书为数十年之后
存在主义在日本的传播铺平了道路。1927年他在德国留学期间,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M.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他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运用
解释学的方法,试图建立他的人学体系。他认为: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人具有个体的和社会的二重性,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直接的存在;单个的人至少需要以另一个人的存在为条件,社会有两类基本的共同体:以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构成的人伦共同体和以居住在同一地区的
家庭构成的地域共同体,而由各地域扩展而成的国家则是社会的最高共同体。日本人把社会看作“外”,而把家庭看作是区别于社会的“内”,在家庭这个“内”,人们可以享受无隔阂的爱,而且能舍弃生命以维护家庭名誉。
后转而研究日本古代文化的精神和
日本佛教,著有论述日本文化各个不同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他又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而探讨早期的
印度佛教及其后来的发展情况。但是,他的主要著作是属伦理学范畴的。和辻的伦理学说被称为“和辻伦理学”,它得到天皇专制主义者的赞扬,同时受到进步学者的批判。和辻的主要著作还有:
《日本精神史研究》(1926)、《作为人学的伦理学》(1934)、《风土(人学的考察)》(1935)、《伦理学》(3卷,1937~1949)、
《日本伦理思想史》(2卷,195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