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渠是来自乌鲁木齐河的水流。乌鲁木齐河源于天格尔山一号冰川,向东北流经后峡,在英雄桥出山口,经乌拉泊洼地转向北,沿河滩路穿城而过,进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东道海子一带,散流消失在准噶尔荒原。
修建过程
解放前
1946年,当时的新疆省府主席张治中决定在乌鲁木齐(当时称迪化)以北的青格达湖(今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开办新疆军垦处农场,用红雁池水库的水灌溉,为此要修一条渠。为表达希望“和平、统一”的治新纲领,张治中建议将这条渠命名为“和平渠”。
解放后
1949年,王震将军带领解放大军进疆,其中约有7万人留在乌鲁木齐开展建设。当时的乌鲁木齐市人口为8万人,耕地面积约10万亩。为了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王震将军决定在五家渠开辟一个30万亩的垦区,实现部队的自给自足。这时,水成了最急迫的需求。
解放前修的和平渠,下段质量差,渗漏严重,因此王震将军决定重修和平渠。1949年冬至1950年春,为了重修和平渠,王震、罗元发等一批高级将领和普通战士一起,顶风雪、冒严寒、拉爬犁运送石块到和平渠沿岸,扩建、整修了和平渠。
现状
1961年,乌拉泊水库在乌鲁木齐河中游修建,从此乌鲁木齐河断流,和平渠成了乌鲁木齐河在城市的延伸。
和平渠是乌鲁木齐市南北纵贯市区的输水渠,担负着城市防洪、输水灌溉、绿化用水等重要任务,对调节城市气候和美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2003年,乌鲁木齐市先后投资上亿元,以“长藤结瓜”的形式串接公共绿地和滨水景观,沿和平渠先后建成了“滨河园”“和平园”“绿水园”“风华园”“泰和园”,建成了城市中心区“水绕城、路环城、绿满城”生态景观系统。随后又对和平渠分21个标段进行绿化和水系改造,让整个城市有了滨水之感。
和平渠滋润了乌鲁木齐这座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使得这座城市在明朗之外,多了温润与细腻。
断流
流淌了60多年的和平渠断流了,曾经水声哗哗、凉风习习的水景观变成了干涸的水泥“广场”,岸边不见了乘凉的老人,嬉戏的孩子,只有渠边一片片干枯的草木……
和平渠从南到北串起了乌鲁木齐市6座大公园:南公园、人民公园、红山公园、儿童公园、鲤鱼山公园、新城公园,公园内郁郁葱葱的美景,与和平渠息息相关。和平渠断流后,公园树木喊渴的报道就未曾间断。
警示
从1946年至今,和平渠已使用66年了。最初,和平渠承担着下游农业灌溉及城市防洪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平渠的功能开始发生变化。
和平渠的下游是五家渠市。和平渠建成后承担着为五家渠农业灌溉输送用水的重任。“十一五”期间,农六师五家渠市通过扩容、开源、节水,完成了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供水保障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规划师蔡美权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渠往下游输水的功能在减弱。
据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源水公司党委副书记靳春元介绍,和平渠的功能,现在已让位于担负乌鲁木齐市城市防洪、输水灌溉、绿化用水等任务,并对美化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由于1月至4月份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30%,乌拉泊水库和红雁池水库总蓄水量比历年同期少2400万立方米,而城市用水量增长幅度却超过历年同期15%以上。按照惯例,每年的4月中旬到9月初,和平渠都会放水,然而从2011年起,意外发生了: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平渠出现断流。“此次和平渠放水,也并不代表乌鲁木齐的水多了。”靳春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