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蚕市
北宋苏轼诗作
《和子由蚕市》是北宋时期的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苏轼。这首诗是诗人怀念故乡所作,感叹乡人生活艰苦,感慨乡俗,为流年易逝而伤感。
作品原文
和子由蚕市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
千人耕种万人食①,一年辛苦一春闲。
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
去年霜降斫秋荻②,今年箔积如连山③。
破瓢为轮土为釜④,争买不翅金与纨⑤。
忆昔与子皆童丱⑥,年年废书走市观。
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⑦喑哑遭欺谩⑧。
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⑨悲流年。
作品注释
① 这句是说一个耕种的人要养活十个不耕种的人,是首句“衣食常苦艰”的说明。《汉书·贾谊传》:“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无饥,不可得也。”此用其事。
② 荻,即苇子。饲蚕要搭“山棚”,扎“缀头”——四川叫做“树”,是用苇子做的。所以需得头年把它砍下来,以备搭扎之用。
③ “蚕台”上一格一格的,放着一张一张的“团扁”——簸箕,叫做“箔”。连山,是指一架一架的山棚,言其旺盛。
④ 瓢轮,土釜,都是缫丝用具。
⑤ 纨,织品中最细的。
⑥ 丱(音guàn),古代儿童束的上翘的两只角辫。童丱,指少年时。
⑦ 野人,这里指乡下人。
⑧ 喑哑,说不出话。言其拙于言词。谩,轻慢、谎骗。
⑨ 去国,离开故乡。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2:3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