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猿人遗址
安徽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县猿人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海拔23米,是中国江淮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洞穴遗址。
历史沿革
和县猿人生活在约30多万年前。
1973年冬,陶店村乡村民挖渠时,在山坡北崖边炸开了一个洞穴,和县猿人遗址被发现。
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和县猿人遗址出土的化石进行了鉴定。
1979年春,安徽省水文队在和县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在和县猿人遗址采集到一些化石;同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和县猿人遗址进行试掘。
1980年,安徽省、和县文物部门科研人员对和县猿人遗址进行发掘。
遗址特点
遗址地形
和县猿人遗址所在的汪家山属淮阴山东延的南脉,地理学家把这里的地形划分低山带、平顶岗地带、冲积平原带共三带。低山带,海拔200米—300米;平顶岗地带,海拔120米—140米;冲积平原带,海拔10米—20米。汪家山属第二带,海拔122.3米,龙潭洞海拔23米。
地层堆积
和县猿人遗址发育在寒武系白云岩层中。它的形成,由于处在汪家山倾覆背斜轴部,加之节理发育,使其洞穴沿地层走向延伸,东西长9米,南北宽3米—4米,深5米,洞穴堆积分5层。
棕红、棕黑色粘土层,厚0.2米—0 .4米。
棕红色粘土层,厚2米—3米。
黄绿色粉砂土,厚0.1米—0.3米。
黄褐色粘质砂土,含人类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厚0.7米—1.4米。
黄灰色粘质砂土或砂质粘土,厚1.5米。
古人类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出自第4层。该层为黄褐色粘质砂土,厚0.7米—1.4米,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
文物遗存
和县猿人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头盖骨1具,左侧下颌骨1块(附连第二、三臼齿),额骨眶上部1块,顶骨1块,单独牙齿9枚──包括上门齿、上前臼齿和上、下臼齿。这些化石分别属于3个以上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个体。头盖骨(保存了近乎完整的脑颅部分)属青年男性,保留了一系列原始的性状:颅穹窿低矮,颅骨骨壁厚,脑量小(约1025毫升),眉脊发达,额骨低平。下颌骨粗壮,多颏孔,牙齿硕大,齿冠较低,嚼合面纹理复杂。上内侧门齿特别粗壮,齿冠舌面为典型的铲形。与和县猿人化石共出的动物化石有60多种,如龟、鳖、扬子鳄、马鸡、田鼠、大鼠、硕猕猴、狼、豺、狐、猪獾、水獭、中国狗、剑齿虎、中华猫、豹、大熊猫、棕熊、东方剑齿象、马、中国貘、额鼻角犀、李氏野猎、葛氏斑鹿、肿骨鹿、糜、野牛等,这些动物化石的地质进代为更新世中期;还发现有骨、角器和灰烬遗迹。和县猿人的发现,
研究价值
和县猿人遗址发掘出古哺乳动物化石,发现的动物种类40余种,对于研究第四纪动物的迁徙、古地理和古气候的演变,对于了解长江下游发育历史都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县猿人遗址发现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类在演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保护措施
1988年1月13日,和县猿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月,《和县猿人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安徽省级评审。
2016年,安徽省文物局《关于批准和县猿人遗址保护规划的请示》(皖文物保〔2016〕39号)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
2017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对和县猿人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指出,要严格按照《马鞍山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文物保护地方立法工作,开展《和县猿人遗址保护条例》立法调研。
历史文化
过渡区
在中国东部江淮地带,早在更新世或更新世之前就已成为华北和华南两大动物区系的交汇地。北方的动物,沿华北平原、苏北、淮北、微山湖、洪泽湖抵达长江中下游,南方的动物也沿着这条通道向北伸展。南北耐湿动物在过渡区内是互相渗透。动物地理过渡区的范围,南缘以长江为界;北与华北平原为邻;东抵黄海;西伸至江汉平原。过渡区的中间地带,是江准地区,过渡区的代表动物,以中更新世和县猿人动物群为其标志。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和县猿人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
交通
马鞍山市——太白大道——湖西中路——采石河路——205国道——马鞍山长江大桥——S22天潜高速——105省道——032县道——和县猿人遗址。
参考资料
和县猿人遗址.安徽省文化厅.2017-07-09
马鞍山和县猿人遗址.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2015-10-1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5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