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岗,位于睢县蓼堤镇南面,地势较高,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文物层度约2米。1978年试掘,上发现灰坑6个、残陶鬲、陶盆、陶罐等。下层为龙山
文化层,发现灰坑6个、残陶窘1个和一些文化遗物。
采集到一些殷商时代的文化遗物和两片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片。灰坑内有陶、石、骨、蚌器和兽骨、草拌泥、红烧土块等遗物。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之,一部分为泥质黑陶、磨光黑陶和细泥红陶。另发现有“蛋壳陶”片。纹饰主要为篮纹、方格纹、绳纹和弦纹,有饰镂孔。器形有深腹罐、鼎、甑、小盘、碗、壶等。该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周龙岗里有条大河,《蓼堤史》记载,
梁孝王迁徙睢阳时期建堤 堤生蓼草远望如岭,故命名
蓼堤,其中那条大堤,就在周龙岗境内,周龙岗里的村名在原来大堤上,依势而建,防范睢水,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文化环境优美,历史气息浓重,人文朴实、...
周龙岗地处河南睢县西北部。睢{县}杞{县}民{权县}三县交界 ,依靠
梁孝王为阻挡泛滥的
睢水修建的大堤坐落而成,大堤长2000米,宽100多米,周龙岗就围绕此堤左右而建,全岗1200多户人家,相处和睦,周龙岗北边是大堤的阴面,杂草茂盛,村民大多闲时在岗上放羊,放牛。周龙岗南面是抗战时期的战斗坑凹,呈三角形式,正好象征周龙岗的总体地势。东面是清朝末年修建的石拱桥,成了周龙岗人民往东去的必经要道。西面是龙岗文化遗址坑,距今3000多年的彩陶,蛋壳陶就在于此,09年
商丘市博物馆再次挖掘,拉走两车陶瓷古迹,在坑上立下“龙山文化遗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