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鈇(1499~1548),字汝威,号钝轩,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榆次县(今山西省
晋中市榆次区)
张庆村人。
嘉靖五年(1526)进士,擢
监察御史,历按陕西、山东,迁文选主事。
俺答将入寇,他以中枢无筹策,请早为之计。帝以为浮词乱政,受责降职。因坐
王与龄告发
严嵩等私事,又被贬官。吏部拟任他南京
吏部主事,嵩激帝怒,被削职为民。穆宗初,赠
光禄少卿。
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被授行人之职,奉命赴代王、沈王处办事,事毕,婉言拒受二王及诸司馈赠。嘉靖九年(1530)任湖广道监察御史。丁忧服满后,起任河南道御史。时安南(越南)内乱多事,嘉靖帝想出兵南征,上书直谏:“军饷未充,调度未备,恐未可动众冒险。”南征遂罢。
嘉靖十三年(1534),巡按陕西,主持修复年久淤塞、民失其利的水利灌溉工程——
郑国渠,“民田受溉者数万顷”。期间,还把西北边陲部分驻军将士用杀死逃难边民以冒军功的问题禀报皇帝,嘉靖皇帝下诏禁止乱杀边民,因之也整肃了边防军纪。
嘉靖二十年(1541)养病故里,闻
鞑靼部俺答带兵南下抢掠至榆次,立即抱病佩剑,登临榆次城头指挥守御,守城官兵颇受鼓舞。俺答见破城无望,遂引兵退去,榆次城免遭一场浩劫。翌年病愈,返京任职,上疏陈述对付鞑靼策略,因其中有“中枢无筹策,请早为计”之语,被嘉靖以“浮词乱政”为由,责降庐州府知事。不久被启用为国子监丞,再升吏部文选司主事。
期间,与郎中
王与龄戮力同心,以“进贤退不肖”为己任,不但拒绝了
严嵩为其爪牙钱可教求任东阳知县的要求,还在《劾四尚书疏》中揭露严嵩等大官僚的腐败行为,因而得罪严嵩,先被降职河间府通判。四个月后吏部拟改任南京吏部主事,又被严嵩以贬降官员“迁转太骤”为由,削职为民。时值四十余岁,正当年富力强,但是严嵩专权,奸臣当道,知抱负难以实现,发誓不再为官。不久病死乡里。
殡葬之日,“乡开吊者,填塞几于罢市”。山西巡抚苏舜泽、按察使黄翠岩分别赠以“笃确之心,取信广众;粹美之竹,不愧衾影”和“德立不朽,风树无穷;既彰三晋之英,亦系百代之仰”的挽词赞誉。
死后二十年,穆宗即位,尚书
杨博等二十九人联名上疏,极言其生前“孤忠苦节”,清正廉洁,遂得平反,恢复官衔,并赠
光禄寺少卿。留著作有《钝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