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桢
重庆籍少将
周维桢(1890—1952),别字芑诒,谱名定丰。四川铜梁关溅乡(今重庆铜梁少云镇)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民国陆军少将。十六岁投笔从戎,先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陆军第三中学,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接受完整的军事教育。参加武昌起义,护国战争诸役。1923年任泸永镇守使杨森部上校团长。1929年任兵站辎重兵主任。抗战期间转任南京中央军官学校战术教官,1946年退役。
家庭出身
周维桢,1890年出生于四川铜梁关溅乡(今重庆铜梁少云镇)。祖上务农,家小康。周氏始祖自明洪武十四年由江西泰和迁湖南祁阳永昌,清初入川。先祖周应星公(1626—1702)于康熙三十六年由湖南迁四川铜梁安居(今重庆铜梁安居)。世代业农,耕读传家。科名文武者代不乏人,为域内巨族。祖父周安京,字龙江,清武庠生。蓝大顺乱川,办团练,抗逆贼,屡有军功。父周邦彦(1863—1906),字俊三,号骏烈。通儒学,兼习歧黄之术,望重乡里,诰封奉直大夫,从五品衔。母彭氏,出身书香世家,性贤能,乐施舍。生有三男二女,维桢排行居长。二子周定洛,字兴东,毕业于第一军军医传习所,任川军第六师军医官,兵工厂总务处长等职。三子周定镐,字宅西,国文专修馆毕业,累任军佐,后任川军第六师军需官,合川官矿局局长等职。女佚名。周维桢幼年时,就读乡间私塾,由于天资聪慧,品学兼优,深受塾师及族人赞赏。1906年,周维桢甫满十六岁,父亲病亡,家道中落。由母亲一人支撑全家,安老抚孤。面对困窘,周维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值满清末年,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报效国家,少年失怙的周维桢毅然弃文学武,投笔从戎,于是年秋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从此走上一条从军报国之路。
军旅生涯
1906年周维桢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学习三年,期满毕业。因毕业成绩名列前茅,1909年春被保送到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学习。学习期间,暴发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的辛亥革命。在革命风雷的召唤下,周维桢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起义军行列,积极参加武昌起义军事活动。1912年10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辎重兵科学习,1914年保定军校毕业。1915年任四川陆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司令部参谋官,期间参加护国战争,助蔡锷讨袁。1917年1月考入陆军大学第五期正则班深造,1919年12月毕业。历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战术教官,四川泸永镇守使(杨森)署步兵第一团上校团长,川陕边防督办署军官教育团监督等职。1929年10月任中央陆军辎重兵学校教官,兵站辎重兵主任,陆军第二十一军司令部高级参谋。1935年2月任军事委员会洛阳行营交通处副处长。1937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十四期第六总队上校战术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五期战术教官,四川省军管区司令部交通处处长,新兵训练总队少将总队长等职。1946年2月退役。
解甲归里
1946年2月退役后,携家归里。1949年冬在家乡迎接解放。1952年春受批斗致死,凄然离世,草葬安居葫芦村,时年62岁。未及两月,夫人梁宗福亦因悲伤过度,抑郁而亡。周维桢一生娶妻三。原配冉氏,无出。继配胡氏,生女三,子一,子早夭。续妻梁宗福,合川人,性贤良,生子三,女三,一女早殁,余皆成人。
周维桢一生清廉,爱国爱乡,自奉俭约,正直善良,热爱和平。参加过辛亥革命,反袁护法等革命战争。在那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时代,许多人奉行武力至上,拥兵自重。周维桢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愿加入到四川军阀的混战中。在作了杨森部团长后,自释兵权,主动归入中央军序列,任军事教官,专心致志为国家培养人才。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大敌当前,任职黄埔军校,抚桃育李,勋劳卓著。抗战结束后,国共纷争,内战一触即发,周维桢不愿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于大战前的1945年底,主动解甲,退役返乡,结束他戎马一生,忠心报国的人生历程。周维桢精通军事,且精于音律,学养渊深。工书,自成一体。解甲后深居乡间,乐善好施。尝置义冢,施棺木,解乡人之困。仁厚贤良,望重乡闾。时人皆谓有儒将风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1:24
目录
概述
家庭出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