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园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周素园(1879—1958),贵州省毕节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在贵州创办《黔报》,宣传民主思想,同年与张百麟钟昌祚等人发起成立贵州自治学社,从事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贵州革命党人的文胆智囊,曾被列入清廷贵州巡抚秘密诛杀的黑名单,1911年参与领导了辛亥革命贵州起义。1936年3月随红六军团一道离开毕节,参加长征。1937年10月周素园带着毛泽东给国民政府西南各省军政要员的信离开延安,以八路军高级参议的身份,走访西南各省,呼吁团结抗日。1949年11月毕节解放,周素园担任毕节县和毕节地区支前委员会主任,抱病组织群众支援解放军进军四川。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从1950年起,他认真研读过的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多达三十余种,并结合自身经历撰文在报刊上发表。一生中留下的著作达三百多万字,部分代表性著述辑录在《周素园文集》中。1958年因病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探索
周素园(1879—1958),又名周培艺,别名周树元。毕节人,清末贡生。周素园青年时,面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非常痛恨清廷的腐败无能,立志改良政治,寻找救国之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周素园读了很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书,还接受了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注重教育以开民智,提倡实力以抗外力。在许多志士仁人的支持下,周素园主办了贵州的《黔报》,积极宣传爱国主义,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呼唤民众觉醒,推行政治改革,为筹建贵州革命党,推翻清王朝,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秘密准备。周素园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在贵州响应辛亥革命号召,与张百麟一起组织武装暴动,夺取了清王朝在贵州的地方政权,建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并出任行政总理兼办民政事务。
辛亥革命失败后,周素园被迫撤离贵阳,在重庆、北京等地起草《致北京政府》《致国务院》《致孙中山》《致袁世凯》等通电,竭力揭露滇军入黔颠覆贵州军政府的罪行。由于军阀政府的腐败,周素园的主张不但没有被人理会,反而遭到政府的明令通辑,被逼转流浪生活十余年。周素园先在北洋政府交通部任顾问,在奉系徐树铮司令部任秘书和段祺瑞“定国军”统帅部任参谋,后又到袁祖铭的定黔军司令部任秘书长、贵州省政府秘书长兼政务厅厅长等职,但都未能如愿。由于贵州军阀和云南军阀再次争权夺利,造成滇军第二次入黔,贵州局势大乱,人民不得安宁。这样的局势和社会环境,周素园愤愤不平,毅然回到老家毕节,在家闭门读书,以总结经验教训,沉下心来探索挽救国家、民族的道路。在家里的10年中,周素园不仅熟读了历史和中外资产阶级先驱思想家的名著,还认真研读了马列主义著作,寻找指导人生的正确思想,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斗争和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使周素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并在思想上有了新的飞跃,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救中国。
参加长征
1936年2月9日,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很快发现了这位隐居11年、认真研读马列主义著作的周素园。红军首长亲自登门拜访,周素园非常高兴,欣然接受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愿意与红军同舟共济。红二、红六军团在毕节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周素园毅然担起了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的重任。
周素园出任抗日救国军司令后,一方面以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名义发表《告群众书》和《致川滇黔地方武装的代电》,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另一方面积极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宣传红军是劳苦大众的革命队伍等,为红二、红六军团创建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很大作用。
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毕节时,周素园以58岁高龄病弱之躯,离别妻子儿女,跟随红二、红六军团长征。
在长征途中,周素园利用旧交和社会影响,给滇军将领龙云、孙渡、鲁道源及四川将领刘湘、刘存厚等写信晓以大义,要他们不要与红军交恶,让路与红军通过,为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北上减少了许多损失。周素园长征到延安后,受到了党中央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自接见,毛泽东鼓励周素园继续学习马列,积极为党工作。
西安事变发生时,周素园按照中央的指示,分别给何应钦、王伯群、张学良、朱绍良、吴信忠等写信,积极推动国民党政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给冯玉祥、张道藩、张继等致函,主张早日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一致抗日。
支援前线
抗日战争开始后,周素园被党中央任命为八路军高级参议兼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教育部长。不久,周素园身患严重足疾,久治不愈,因不愿成为党的“累赘”,主动向毛泽东主席反映愿回贵州继续为党工作的想法。毛泽东同意了周素园的想法,亲笔写信表示慰问,并在临行前与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亲自为其送行。
1937年10月,周素园离开延安。他以八路军高级参议的身份和带着毛泽东给西南各省国民党政府领导人的亲笔信,走访了川滇黔三省当局,要求当局释放政治犯,共同团结抗日。在周素园的宣传、动员和感化下,四川省代主席邓汉祥拨法币4万元汇往陕北,以补助公学经费;委员张澜、胡景伊乐意把彭德怀《论游击战》的小册子大量翻印送给群众。云南省募捐巨款购置白药2万盒,邮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运前方急救伤病员。在云南、贵州,国民党当局不容许周素园久留作赤色宣传,周素园只好回到毕节老家居住。在老家,周素园又重新开始研读马列,并著书立说。
1938年,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为了拉拢、监视周素园,委任周素园为国民参政员、省政府参议,实际上是派特务监视周素园在毕节的行动。周素园采取闭门谢客的做法,一心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先后撰写了《贵州民党痛史》《贵州护国护法两役战史》《贵州陆军史述要》等历史论著,为贵州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毕节解放前夕,国民党第19兵团撤退到毕节,周素园利用各种社交和人际关系,反复给王伯勋、王景渊、刘鹤鸣等国民党将领做工作,要求他们看清时局,走湖南陈明仁、唐生智的路,率部起义投诚走向光明。在周素园的劝说下,王伯勋、王景渊、刘鹤鸣等终于放下武器,通电起义投诚,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
贵州任职
解放初,毕节各界推选素园为支前委员会主任。1950年初应中共贵州省委邀请赴贵阳,此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1年10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选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他积极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地工作。结合斗争实际,撰写了许多文章在报刊上发表,还写了不少提案与建议,体现了为革命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
逝世悼念
1958年2月1日周素园因病逝世,享年80岁。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以及周恩来总理等发来唁电。省委的挽联是:“万里共长征,人民事业资匡助;一心服真理,马列宏谟有会通。”概括了周素园的一生。周素园著作甚丰,主要有《贵州民党痛史》《贵州护国护法两役战史》《贵州陆军史述要》等这些著作收集在《周素园文存》 (5 卷)中,此外还撰有《素园书牍》 (14)卷、《光明日记》23卷。
毛主席之信
毛主席写给周素园的信
致周素园 (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素园老先生:
示敬悉。我们觉得你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并不觉得你是“坐享优待”。先生的行止与工作,完全依照先生的健康、兴趣来决定,因为先生是老年人了,不比年轻人。这一点,不但我们应顾到,先生自己也应顾到的。只有在比较更适当的条件与环境之中,康健更有保证些,工作才会更好些。
先生所提回黔并工作的计划,如果已下了决心并认为这样更好些的话,我是全部同意的。路费拟赠300元,不知够不够,请你自己计算一下告我。将来我们经费较充裕的时候,可以每月帮助先生一点生活费,大体上等于在延安生活一样。这完全因为先生是一个奋斗的人,丝毫也不是为了别的。临走时请留下通讯处,并告我。何时走,我来看你。
敬礼!
毛 泽 东
十月六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4 19:1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