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卿(Jou Sue-Ching),
台湾大学教授。1991年于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即任教于台湾大学迄今,2006年8月至2009 年7月曾担任系主任的职务。在专业服务部分,曾担任
台湾地区“
中国地理学会”第16、18届理事、第17 届秘书长、及第19 届常务理事。个人的专长与研究兴趣,在都市地理部分包括:都市空间发展与规划、都市更新与再发展、都市政治与政策研究、都市与区域治理、永续城市的地理,在经济地理学的部分,包括:
科学园区的发展与规划、高科技产业的组织与地域网络特性、台商在
东南亚与大陆的投资与发展,在跨领域的部分,近年开始从事有关智慧生活科技的参与和研究,主要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政策的演进、智慧家庭技术发展的进程、及科技与生活的展示与再现。
在都市地理方面,过去十五年来持续地研究
台北市的都市政策,并针对新、旧市区发展最具关键性的发展计划作深入的经验研究。在新区的发展上,曾以“
信义计划区”和“
南港经贸园区”为例,来探讨
台北市都市政治与都市发展政策的特性,以及政治机构的组合与运作和都市发展的关系。在旧区的发展上,则曾以历史分析的角度,剖析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的形成过程与特性,以及台北市都市更新空间的形塑如何受到都市更新政策特性与法令的影响。近年来则着重于研究台北的新都市中心—信义计划区,整合政治经济学与文化分析的研究取向,探讨台北市这个最具全球连结性与象征性的新都市中心之形塑。另外,由于高层建筑,特别是摩天大楼,是
全球城市重要的地景象征及都市形式,作为全球城市最为重要的地景构成,它们已经从一种炫耀式的地产商品特性,转化成为企业城市的
纪念性建筑,因此,其生产与再现是都市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几年来也以全球经济发展脉络下的三个重要华人城市:台北、
香港及
上海作为研究区,分析以重要高层建筑为构成的华人全球城市之企业地景,及其所引领的都市形式特性。最近三年则在研究台北、香港、上海、
北京、
东京、
首尔/
仁川等几个
东亚城市之都市大型开发计划,企图透过分析这些都市大型开发计划的开发类型、开发概念与发展特性,来探讨这些东亚城市在全球城市竞争中都市发展的政策重点与对全球城市的想像,及其都市治理形式的特性,乃至更广泛的都市变迁,并试图以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化与全球城市发展的视角,发展东亚城市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分析架构。
在经济地理的部分,自1998年至2000年中曾着力于跨界投资的研究上,主要透过跨领域及与企业的合作,研究东南亚与大陆台商的跨界生产网络,访问过三百多家在东南亚与大陆的台商(资)企业。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国际化历程与地域组织网络的建构方面。首先,透过大型电子业台商在
马来西亚的投资经验为例,来说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
企业对外投资的特性,特别是其在供应链及生产管理的在地化经验,以及这种以跨国界生产为基调的海外投资轨迹,所促成的
台湾企业在全球化历程下所成就的企业成长与具体的国际化经验。此外,并透过不同类型产业台商在马来西亚、
泰国、印尼和
越南投资的比较分析,以及台商在东南亚与大陆的综合分析,来具体说明台湾企业在移地的(也就是海外的)地域生产网络的移植与建构上之模式与组织知识学习上的具体特性。
在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方面,主要是探讨先进国家、以及和中国台湾地区具竞争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智慧化
居住空间”的当局政策重点与目标、学术研发的进程以及产业发展特性,以了解台湾在此领域的竞争力及发展潜力。并从国际的发展经验,了解这些国家如何考量社会需求,以及以透过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措举来满足社会人口及产业的变迁趋势。其次,也针对近年来台湾岛内外宣达所谓智慧生活(smart living)或智慧住家(smart home)概念最知名且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展示屋与模拟住家空间之实验屋,进行初步的分类与解析,探讨这些展示屋或实验屋如何再现以及再现了什么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以“家”作为主要想像与技术实践的空间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