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竹安
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周竹安(1891-1977),湖南省长沙人。1925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9年为争取长沙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机要处处长、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驻保加利亚大使,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周竹安,又名酉村,长沙县丁字湾(今属望城县)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1912年考入长沙师范,受徐特立“教育救国”思想影响,立志教育事业。1913至1926年,先后任长沙师范附小主事,长沙十一小学校长与周南女校、长沙女师、长沙县中学等校教员。
1926年秋周竹安加入共产党,同年冬奉组织指示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长沙县党部青年部长,被派往省农民协会任秘书。1927年“马日事变”后,共产党组织决定他在长沙坚持地下联络工作,负责将长沙进步学生转移武汉,免遭迫害。1928年2月,他奉派赴岳阳,得知岳阳党的机关遭破坏后旋赴武汉,以雕刻图章为掩护。3月,他与曾三同时被捕,在敌人的酷刑拷问下坚不吐实。不久被营救出狱,与徐特立赴上海以经营商店为名掩护党的秘密机关。
保释出狱后,党组织安排周竹安到上海,在周恩来、李维汉指导下,与熊瑾玎一起租赁房屋作为中央机关用房,担负中央机关保卫工作。熊瑾玎以“福兴号”商店老板为掩护,周竹安则做了“熊老板”的会计,从此踏上了“经商”路。
后来,周竹安受党组织派遣到比利时、法国留学和工作13年,也是以“账房先生”身份作掩护。其间,他与吴克坚、何以端等人一起在海外进行抗日宣传和华侨统战工作。
1928年冬,党组织派周竹安赴法国巴黎留学,翌年春转比利时,先后在鲁汶、列日学法文,并组织“反帝同盟”,出版《反帝》刊物。后刊物遭比政府查禁,他被比国防部驱逐出境,潜匿巴黎,1932年春入阿让德人造丝厂做工。1933年在巴黎万花楼饭馆以司帐职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9月与陶行知陈铭枢、何肇绪等发起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出版《救国时报》,任编辑。1937年《救国时报》迁美洲,他与何肇绪留巴黎,创办《祖国抗日情报》,发行遍及欧洲、南洋各地。
酒精厂秘书能量大,投资出版拍电影
1939年秋,周竹安回国返湘。1940年1月赴重庆,在化龙桥与吴克坚重逢。此时对外身份是《新华日报》总编辑的吴克坚,党内职务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社会部委员。南方局书记周恩来认为周竹安在国外工作多年,其中共党员身份在国内没有暴露,遂安排他在社会部从事情报工作,由吴克坚、熊瑾玎联系。
“中共红色管家”熊瑾玎把周竹安介绍给私营国防动力酒精厂总经理任宗德,任宗德聘请周竹安为酒精厂秘书,后增聘为第三厂经理。此时,周竹安结识了吴克坚的发小、湖南平江同乡黄雍和郑挹梅夫妇。黄雍是黄埔一期毕业生,在国民党内人脉广泛。
周竹安一边从事酒精厂管理工作,谋划兴办企业、积累资金;一边深入敌人中枢机要部门,联系国民党“中央调查局”核心内线工作人员,获取国民党中央与特务机关的重要情报。他深得任宗德信任,动辄经手数以亿计的经费,并资助《新华日报》度过艰难岁月,被誉为《新华日报》的“金库”。
当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指导下,周竹安还参与组建了大孚出版公司、昆仑电影制片厂,在“国统区”发布进步作品、拍摄进步影片,安置保护文化艺术界人士,与国民党进行文化斗争。
湘绣生意做掩护,长沙地下设电台
“象:程潜只要决心反桂系,并布置截断桂系退路……是可以谅解的……程应力求留在长沙,作为内应……”这是1949年6月27日,中共中央给策动湖南和平起义的工作人员的电报指示。而这个代号“象”的人,便是周竹安。他的女儿湘田回忆,长沙解放前夕,总见到“父亲和他的朋友晚上打麻将”。
1946年秋,周竹安转中央社会部上海吴克坚情报系统,公开身份是上海大孚出版公司编辑。
1948年10月,经党组织批准,周竹安回长沙老家养病。与此同时,黄雍也奉吴克坚指示回湘,出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处湖南分处主任。1949年1月,吴克坚、何以端指示黄雍在湖南开展工作,促使陈明仁、李默庵及其他黄埔同学拥戴程潜和平起义。黄雍提出了配备电台的要求。
1949年5月7日,周竹安偕同译电员章朴以“做湘绣生意”的名头由上海飞抵长沙,领导黄雍小组并建立了社会部吴克坚情报系统长沙工作电台,黄雍、郑挹梅等人负责掩护电台。
1949年6月2日,周恩来在发给乔木(乔冠华)的“6·2指示”中指出:“争取程潜李默庵陈明仁站在我们方面反美反蒋反桂极为必要,请你们认真进行此项工作,如有可能,应与程潜或李默庵建立电台联系。”6月上旬,周竹安社会部长沙工作电台转为直属中共中央的长沙电台,联络代号“象。”
选址充电多险象,和平解放立大功
建立地下电台,首要问题在于选择台址,既要不被敌人侦测台发现,又要便于发报。长沙电台先是安放在黄雍家里,后转移到离长沙城区50余里的九福乡周启铎家里。周竹安不仅动员家人参与到保卫电台的工作中,还专门抽调40人组建精干小队,夜晚在二十里范围内巡逻,确保地下电台安全。
地址选好了,用电的问题又来了。乡村尚无发电供电设施,只能使用6只汽车电瓶代替。为了确保电瓶充电顺利,设置专职“交通员”6人往返城乡,与敌人斗智斗勇。变换充电路径,更换电瓶掩护包装,变换城内收发地点,在近郊城外增设收电瓶处所防“宵禁”,如此周密安排,还是被敌人水上警察发现一次,危急关头“交通员”迅速将电瓶扔到水里才脱险。
7月4日,周竹安收到毛泽东专电并转呈程潜:“先生决心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极为佩慰。所提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保存贵部予以整编教育等项意见均属可行……如遇桂系压迫,先生可权宜处置一切。只要先生决心站在人民方面,反美反蒋反桂,先生权宜处置,敝方均能谅解。”这封电报,彻底消除了程潜的疑虑。7月4日以后,双方就具体事项多次往来电文进行磋商。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8月5日,解放军开进长沙城,长沙和平解放。长沙电台完成了历史使命。9月,周竹安应李克农电召,赴北京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其间撰写了《长沙电台总结报告》。9月16日,周恩来听取周竹安汇报并审阅《长沙电台总结报告》后批示:“竹安同志立了大功,工作分配请克农同志安排。”
1949年10月,周竹安出任外交部机要处长,1952年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1954至1958年任驻保加利亚大使。
1977年8月23日,周竹安病逝于北京。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3 22:5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