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钧(1858~1906),名常俭,字约存,别字节生,号省斋,上番禺慕德里司南岗乡(今广州市白云区
江高镇南岗村)人。1882年应壬午科
乡试,中式举人。1892年中壬辰科进士,钦点主事,分
刑部贵州清吏司行走,兼刑部司务厅督催所。1893年钦派顺天恩科
乡试武闱收掌官。历充昭西陵工程监修、定东陵工程监督、东陵红场工程勘估监督。
1895年夏秋,北京的维新人士筹立团体,最后定名为京师强学书局,于11月17日成立。周汝钧1898年3月6日在香山县榄山书院制订的《学规》说:“昔在京师,偕同志诸公联设强学书局,讲求时务。”① 可见他也是京师强学书局的发起人。1896年1月20日,御史
杨崇伊奏《京官创设强学书院植党营私请旨严禁》一折,书局被
都察院封禁。但2月4日,御史胡孚宸又奏《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设以裨时局》一折后,光绪帝着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奏。总理衙门2月5日覆奏,请将强学书局改归官办,建立
官书局,钦派大臣一二员管理,聘订通晓中西学问之洋人为教习。3月4日,上谕命
孙家鼐管理。
孙家鼐就任后,奏请由
官书局设学堂一所,延精通中外文理者一人为教习。1898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终于开办。《德宗景皇帝实录》1898年7月3日记:“所有原设官书局,及新设之译书局,均着并入大学堂。”②这段曲折的历史说明,北京大学的最早萌芽就是京师强学书局,周汝钧等京师强学书局的发起人最终促成了北京大学的创立。
周汝钧对北京大学创立的贡献还远不止此。1896年,周汝钧、
张荫棠、
陈昭常、夏偕复、
张元济、曾习经、何藻翔等人已筹设西学堂。他们在宣武门内象坊桥租了一座大房子作校舍,1897年2月12日开馆,严定章程,广购书籍,学生四五十人,聘常驻教习一人,帮教一人,教授英文和数学,其中之一是
严复的侄儿严君潜。
严复又为西学堂另定新名,奏准改称为
通艺学堂。《德宗景皇帝实录》1897年12月17日记:“先是刑部主事
张元济等于京师设立通艺学堂,学习西国语言文字,具呈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请将学堂教习,酌给奖叙,暨成业学生,仿照广方言馆学生例,调考录取。至是议奏奖叙教习,拟三年期满,著有成效,由该学堂出具孝语,禀由臣衙门核办,有官人员,准其保加升阶,无官人员,准作监生一体
乡试。再留三年,始终不懈,准以府经历县丞归部铨选。其成业学生情愿投效同文馆者,应准随时报名,听候调考,惟必须由该学堂出具凭单,将该学生所习何业,成就、分数、考试等第,详悉注明,由同文馆查核,再行调考,以防冒滥。从之。”③周汝钧1898年3月在榄山书院也提及此事:“后又创建通艺学堂,初名西学堂,后易今名。今在堂肄业者已数十人。”④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接见
张元济,特别问及通艺学堂“有学生若干人?作何功课?”指示“外交事关紧要,翻译必须讲求”。⑤ 勉以“要学生好好的学,将来可以替国家做点事。”⑥ 同年
戊戌政变后,
张元济被革职永不叙用。通艺学堂难以独立运作,遂将校产造册移交筹建中的京师大学堂,通艺学堂由此并入京师大学堂之内。⑦ 通艺学堂虽为时短暂,但已为中国发展现代模式的高等教育立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1897年5月7日,周汝钧因母亲去世,丁内艰回籍。1898年,应聘到香山县榄山书院掌教两年,其后又出任广州学海堂学长。1901年秋,美国旧金山的南海、番禺、顺德三邑侨商聘请周汝钧为金山三邑公馆董事主席。其后,出使美、日、秘大臣(即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当时称西班牙为“日斯巴尼亚”)。
伍廷芳任命他为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随员。
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占据清宫,宫中文物,多有散失。1902年夏,美国海关在入境人员的行李中发现了清宫文物,美国政府即照会
伍廷芳,请他派出专业人士亲往看过,要证明这确实是中国朝廷之物,美国政府方肯交还。
伍廷芳以周汝钧在朝中任职多年,对国典朝事深有研究,遂函谕驻旧金山总领事
何祐,饬其邀周汝钧往美国海关看阅。周汝钧6月6日前往鉴别,证实这批文物是
雍正朝
册宝,为雍正帝上世祖章皇帝(顺治帝)谥号玉册,共七版10片,册文满汉合璧。第一片刻云龙;第二片至第四片刻汉字,从左至右;第五片至第九片刻满字,从右至左。玉板长6寸,阔2.5寸,厚4分,横面有两孔,用黄绫穿贯,十片相连。四围用黄绫镶绕,另有黄袱包裹。黄袱有一玉扣,径2寸阔,刻天下太平四字,其为中朝文物确然无疑。
伍廷芳即照会美国政府,请即送还我国。⑧ 7月3日,周汝钧又偕领事馆随员、翻译等数人,到美国海关看视另一批册宝和玉玺。他鉴别后,证实
册宝是乾隆帝上
孝敬宪皇后(雍正帝妻)谥号玉册。玉玺5方,则分别是景祖翼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宝,翼皇后(觉昌安妻)宝,世宗宪皇帝(雍正帝)宝,文宗显皇帝(咸丰帝)宝,
孝哲毅皇后(同治帝妻)宝。这些玉玺方约4寸,高亦相当。他十分感慨地说:“宗庙藏弆之宝,流落外洋,为足恫耳……赵璧完归,亦不幸中之大幸也。”⑨
其后,总领事
何祐患病回籍,由周汝钧接理旧金山总领事。1903年,周汝钧任职期满归国,先后任东莞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兼总教习、番禺县中学堂监督。积劳成疾,1906年10月15日去世。
周汝钧故居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南岗东街。故居为正方形建筑,宽101米、深101米,建筑面积111平方米,青砖墙,屋顶有灰塑壁图。故居原为周汝钧太公周日新进士的祖屋,周日新是清道光进士;周汝钧1892年中式二甲进士、钦点刑部主事,世称“公孙进士”。1897年与人合作创办通艺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1898年后兼任广州学海堂学长并在广州多个书院讲学。1902年赴美国旧金山任驻美大使。位于南岗村沅岗街的周汝钧墓于20世纪60年代被盗,现仅存墓穴及墓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