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春
历史人物
周永春(1573年-1639年),字孟泰,号毓阳,金乡县城北关人。
注释
万历四十七年(1619)六月乙亥,方从哲奏:“辽东巡抚周永春,总兵李如桢各报本月十六日寅时奴酋兵马万余从靖安堡进入,已陷开原。”
人物生平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历任知县、礼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辽东巡抚。因开原失陷,天启初年,遭遣戍。终官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初一卒于家。
周永春生于明万历元年,即1573年,卒于1639年,即明崇祯十二年。周永春去世5年后,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周永春的辞世当然不会影响到明朝存续,但周永春的人生遭遇可以折射出明朝末期那个悲壮的历史画面。
周永春字孟泰,号毓(yù)阳,金乡县城北关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进士。初任山西省洪洞县知县。山西洪洞县很有名,是明朝“老鹳窝”移民的地方。有个京剧叫《苏三起解》,很有名,唱词中有一句是“苏三离了洪洞县”,就是这个地方。周永春政绩卓著,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辽东巡抚,赞理军务,同时还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这个职务是正四品,我们前面讲到的金乡人李燧也任过这个职。
周永春出身于教育世家。他的爷爷叫周恩,因学习成绩优秀,被推荐到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曾任济南府训导。他父亲叫周大备,考中秀才后曾在山阳书院读书。他母亲侯氏是一位秀才的女儿,知书达礼。
周永春自幼聪慧,喜爱读书,常常挑灯夜读,通宵达旦。母亲心疼他,不让这样。周永春就用布围成一个帐子,挡住灯光。周永春如此用功,学业大进,在童试中名列第一,考中秀才。
什么是童试?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的入学考试。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可以参加府试,由府的官员主持,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周永春参加院试得了第一名,受到负责管理山东省地方教育的按察司提学佥事李化龙的称赞,他说:“此人中凤也。”李化龙小时候有“神童”之称,二十岁即考中进士,能博得他的赞誉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此后,周永春更加刻苦用功,年仅19岁考中举人,28岁成为进士。
周永春初任洪洞县令,他惩处奸邪、剔除弊端,治理得井井有条。后调任政务繁忙的阳曲县。阳曲县离山西省会较近,有很多世袭官宦子弟,有的飞扬跋扈,横行乡里,且和京城官员多牵连,很难治理。周永春到任后,不畏强暴,严惩贪赃枉法之徒,同时大力兴办教育,政绩卓著,在整个山西的考核中排第一名。
万历三十五年(1607),周永春调京升任礼科给事中。给事中是正五品,官职虽然不大,可权力不小,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监视、考察、弹劾官吏,可以直接上疏朝廷。周永春忠心为国,多次犯颜直谏,无所避忌。
此时,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的女真各部,迅速崛起。周永春虽然官位不高,但密切关注这件事。他曾前后十余次上奏关于边疆的事,提出辽东危急,如不及早防备,待羽翼己丰,很难剪除。仅仅11年之后,努尔哈赤公开反明,这说明周永春极有战略眼光。但是,万历皇帝根本不理朝政,这个万历皇帝10岁登基,做了48年皇帝,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有一个纪录,就是因为册封问题与当时的文官集团发生矛盾,竟然罢朝,长达28年不上朝,因而加剧了内忧外患,为明朝灭亡埋下了种子。
周永春对工作尽职尽责,还是受到了表彰。万历三十六年(1608)九月二十二日,皇帝下旨敕封周永春的父母和妻子。这两道圣旨现藏金乡县博物馆,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起兵攻陷抚顺,辽东危急。万历皇帝这才慌了手脚,任命周永春为辽东巡抚,赞理军务。周永春到任后,积极地整饬边防、海防,训练兵马,筹划粮草,修城筑堡。
当时掌管辽东军政事务的叫熊廷弼,他赞扬周永春的功劳说:“关西马如果没有周都堂喂养,死去的马骨就要和医巫闾山一样高了。”周都堂是对周永春的敬称。医巫闾山是东北的一座名山,现称闾山,是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周永春和熊廷弼的密切配合,打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辽东局势初步稳定下来。
万历皇帝任命杨镐任经略元帅。杨镐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志大才疏。他到任后,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消灭努尔哈赤。他不与当地将领商议,自已关起门来研究兵法,制定军事方案,然后召集人布置行动。
会上,周永春和辽东总兵提出不同的作战方案,但杨镐不以为然,仍按他的战略方案部署。1619年二月,杨镐坐镇沈阳,兵分四路分头进攻。第一路收复抚顺后,向东前进到一个叫萨尔浒的地方,遭到努尔哈赤军队的猛力袭击,经过一天多的战斗,这一路明军全军覆没。第二路被打败仓皇撤退;第三路主将战死,余部投降;第四路听说前三路军惨败,急忙撤军才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之后,努尔哈赤士气大振,对明朝由防御转向进攻,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开始全面崩溃。
在“萨尔浒之战”中,周永春负责后方的粮饷和兵马的转送任务,因调拨及时,确保无虑,不但没受制裁,反而升为副经略元帅,继续留任。这之后不久,因为母亲去世,周永春返回金乡葬母守孝。之后,因诸多原因,周永春没有复任,在国家有难之际,非常遗憾。
在任辽东巡抚期间,周永春编绘了一部《全辽图》。《全辽图》在古代文献中很少提及,他曾在1620年十一月出使辽东,返回的途中写下这部书。序言说,《辽夷略》中的材料“盖得自周中丞毓阳《全辽图》底本,中颇详核”。周中丞是对周永春的官称,毓阳则是周永春的号。
数百年来,周永春的《全辽图》一直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年终于现身。2011年10月20日晚,河南郑州文交所对《全辽图》进行了拍卖公告。
专家鉴定说,《全辽图》为明代军事档案性质的边防地图,系明代手绘彩色疆域军事地图。《全辽图》分为图说和地图两部分,其中图说部分详细记述了每一地域的山川、地势、物产、风土人情、战事战例及对应的攻防策略。《全辽图》是明代流传至今的唯一一幅带有文字解说的地图,具有极高的军事、政治、国防等价值。标价为9000万元,有舆论认为拍卖价格还会更高一些。
周永春返回金乡后守丧,期满之后,因为厌恶官场,一直在家闲居。这期间,周永春做了两件造福百姓的大事。
1622年,白莲教起义暴发,首领是巨野人徐鸿儒。白莲教徒很快攻占了郓城、邹县、滕县等地,金乡也面临着被攻占的危险。当时,金乡的兵士都被上级抽调走了,县城无人防守,人心惶惶。危难之际,周永春挺身而出,协助县令防守县城。《金乡县志》中收录了周永春写的《守城记》,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周永春从辽东回来时,有几位辽东的将领来到金乡。辽东战败后,又有很多士兵来投靠他。当时,全县组织了一个1200多人队伍,一部分是从全县抽选的壮丁,一部分就是周永春的旧部。辽东的几位将领带人负责把守四座城门,这1200多人白天合在一起训练,夜晚就分开把守。
六月十四日,白莲教徒驻扎在大义,周永春命令部下率兵发动突然袭击。白莲教徒很快就溃散了,向卜集方向行进,沿途也不敢再焚烧抢掠。金乡县城都得以保全。
白莲教徒在卜集驻扎时,有个姓王的秀才和他的仆人一起误入营中。白莲教的人就让他的仆人打水,半夜才放他们走。临走的时候,白莲教的首领说:“本来打算攻袭金乡县城,因为城中有懂兵法的人,所以不得不离开。”
九月二十日,占据滕县的白莲教徒向西溃退,在经过鸡黍时对一位姓徐的村民说:“我们知道金乡防守严密,又有人带领辽兵防备,所以我们抓紧向西跑,不要追打我们。我们在这里插上白旗,不做放火抢掠的事。”
在这篇《守城记》中,周永春极少提及自己的功劳,只是在最后谦虚地说,“余亦庶几得展一筹云”,意思是说,我也只是有幸施展一下自己的一点才能罢了。因为有了周永春的正确指挥和他的旧部参与防守,金乡县城才没有受到侵扰。
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整修金乡的城堤。《金乡县志》中有一篇周永春写的《修堤记》记载了这件事。
1631年连下大雨,金乡连续接到黄河决口的警报。第二年,黄河决口,洪水冲击金乡县,县城南北两面的水几乎与城堤持平,众人都说一定守不住。
在家闲居的周永春又闲不住了,和县令一起出巡城堤,昼夜督促百姓运土加固。当时,周永春已年近60,他的几个儿子苦苦劝说:“你年老体弱,水势凶猛,应该多爱惜身体。”周永春愤怒地说:“官宦者享俸禄,遇难应首当其冲,岂能见危后退也!”洪水退去之后,周永春提议并实际主持重修了城堤。
《金乡县志》中收录文章最多的人是周永春,共有8篇,由此可见周永春的文才非常好。这8篇文章中,有3篇给皇帝的上疏,另有5篇记述了金乡发生的大事。这5篇记生动再现了金乡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研究金乡历史的重要史料。
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初一,周永春在金乡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11:32
目录
概述
注释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