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时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周时源(1914年~1974年),又名周仕元,安徽省金寨县古碑人。1929年参加红军,次年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由团转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周时源历任班长、排长和手枪连连长,参加过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1964年,周时源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二级自由、三级解放勋章各1枚。1974年6月,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0岁。
人物生平
红军时期
周时源,又名周仕元,金寨县古碑镇人。1914年出生,自幼务农,受尽苦难。
1929年,大别山的豫皖边区,先后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在火热的单命斗争中,15岁的周时源报名参加了红军。由于他作战勇敢,不久便提任为班长。1931年10月,红二十五军在麻埠成立,他调入七十三师二一七团任排长,先后参加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1932年2月,商潢战役胜利后,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又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在苏家埠战役中,二一七团与师主力在霍山以北的十里铺完成阻敌援兵任务后,又于5月2日,在陡拔河以西一举歼灭孤军冒进的敌第十九旅。下午3时,二一七团乘胜出击,以迅猛的攻势突入敌军纵深,一举摧毁敌军指挥部,活捉敌总指挥厉式鼎。战斗中,周时源率领全排战士奋勇杀敌,冲锋在前,受到团首长的表扬。战后,他被提升为二一七团二连连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一路浴血奋战,打破了数倍于己之敌的重重围堵。12月中旬,方面军决定翻越大巴山,向川北进军,命令三七团担任先遣团,侦察敌情和路线,为全军开道。周时源与全团指战员一起,以大无畏的精神,不惧险阻,不怕疲劳,战胜风雪严寒,于17日征服大巴山后,又急行军两天,首克通江县的两河口。红军入川后,迅速实施战略展开。七十三师奉命直插南江,先后苦战尖子山,慶战帐子垭,于1933年2月1日攻占南江县城。方面军经月余奋战,连续攻克通江南江、巴中三县,胜利实现了立足川北,开辟川陕根据地的战略意图。
红军在川北的胜利和发展,给敌人以极大的震动。2月中旬,以田颂尧为总指挥的四川军阀纠集三万兵力,分左中右三路,对刚刚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运动中阻击和消耗敌人,适时反攻,最终粉碎敌人的围攻。一七团和十一师一部,奉命在南江的八庙垭布防阻敌。下旬,敌先以七个团的兵力进行猛攻,红军英勇抗击,歼敌数百人。敌屡攻未果,遂退守待援。3月上旬,敌后续部队两个旅同时赶到,对红军阵地施以更加疯狂的攻击。红军将士同仇敌气,顽强阻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凶猛进攻。每当敌人迫近阵地时,红军军号齐鸣,周时源率二连与阻击部队起,跃出战壤,冲人敌阵,与敌展开肉搏。激战三日,敌死伤累累,未获进展。8日,二一七团乘敌连续受挫、疲惫不堪之际,集中兵力发起反击,举歼敌一个团。随后主动撤退,诱敌跟进。
5月中旬,红军经过3次收紧阵地,战线进一步缩短,主力全部集中,士气更加旺盛。而敌人在红军的节节阻击下,损兵折将,士气低落,红军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反攻开始后,二一七团奉命坚守小坎山,全团指战员以无比的英勇,苦战五昼夜,打退了敌人20多次轮番攻击,遏制了敌人凶猛的攻势,为全面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空山坝大捷后,敌全线溃败,红军以席卷之势,奋勇追歼逃敌。至6月中旬,历时四个月的反敌三路围攻胜利结束,共歼敌万余人。战后,红四方面军进行整编,将原来的七十三师扩编为三十一军,下辖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师。周时源升任九十二师二七四团二营营长,参加了仪南、营渠、宜达三次进攻战役。1933年11月,敌人又调集110个团共20万之众的兵力,对川陕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在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以积极的运动防御,节节抗击,四次收缩阵地,共歼敌近四万人。1934年7月,红军又在万源保卫战中,连续击退敌军主力的猛烈进攻,予敌以重大杀伤。方面军总部鉴于敌军伤亡过半,锐气大挫,决定立即组织反攻,并将反攻的突破口选在青龙观,命令三十一军二七四团担任突袭青龙观的任务。青龙观位于万源西南35公里,是一座海拔1500米的大山,山势险峻,北面为一悬崖峭壁。敌旅长周绍武亲率两个团凭险固守,旅部设在山顶大庙里。敌军工事坚固,明碉暗堡纵横交错,易守难攻。方面军首长指示二七四团从北面悬崖处攀登而上,攻敌不备,拿下青龙观。
二七四团领受任务后,立即在全团上下深入动员,并决定由善于夜间攻击的二营担任突击任务,一营、三营为第二梯队。二营营长周时源指挥全营迅速开展夜间攀登、射击、投弹和判定方位等强化训练,制作攀登器材,组织多批侦察小组潜伏侦察敌军的工事设施、兵力部署及攀登路线。徐向前总指挥亲临二营向周时源交代任务,要求全营指战员树立百倍的信心,沉着勇敢,战胜险阻,打开突破口,为粉碎敌人的围攻勇立战功。8月10日晚,二营在周时源和副团长易良品的率领下,由南大门出发,沿着崎岖小道隐蔽前进,午夜抵达青龙观北面的瓮柏寺。周时源亲率突击排迅速排除敌军设置的障碍物后,开始攀登绝壁。他们借助绳索、葛藤石缝、树枝攀缘而上。黎明前,全排登上山顶,摸掉敌军哨兵后,出敌不意,一鼓作气歼敌一个连,控制了制高点。这时全营已陆续到达山顶,立即向敌旅部发起攻击。自恃青龙观固若金汤的敌人,突遭红军的猛烈攻击,顿时惊慌失措,一片混乱。周时源指挥二营从三面勇猛出击,一举攻占敌旅指挥所。敌军另一个团则分三路向二营反扑。二营指战员依托有利地形,发挥近战优势,英勇反击,连续打退敌人数次冲锋,坚守了阵地。11日凌晨,二七四团另两个营全部由山右侧小路攻上山顶,迅即向敌两翼包抄出击,在红军的三面夹击下,敌大部被歼,余敌纷纷逃审。三七四团一举攻克青龙观,从敌人自西向东的500里防线中撕开一个突破口,为方面军全线反攻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立下了第一功。
青龙观得手后,二七四团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乘胜出击,与二七九团和红九军一部立即向敌军纵深换人,相继参加了东西线反攻和黄木桠歼灭战。9月下旬,红军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取得歼敌8万人的巨大胜利。战后,红四方面军总部授予二七四团“夜袭常胜军”奖旗一面,周时源被提升为二七四团团长。
1935年3月,为策应中央红军入川,红四方面军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红三十一军从苍溪上游的鸳溪场突破敌人的江防后,迅速向剑门关推进。二七四团奉命从剑门关东侧进攻,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同夺取剑门关。周时源指挥善于攻坚的二营,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向主峰发起强攻。长征中,周时源于1935年10月调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团长,1936年6月又升任十一师师长。他率领部队随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历经艰辛,于10月胜利到达陕北。
抗战时期
卢沟桥事变后, 全面抗战爆发,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1938年5月,周时源随南下干部起从延安出发,奔赴河南省确山县竹沟,担任刚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参谋长。10月游击支队率所属三个大队北渡颍河,向豫皖苏边区挺进,开辟新的故后抗日根据地。下旬,游击支队进至淮阳东北的窦楼地区,刚刚宿营,日军第十四师团骑兵200余人蜂拥而至,向支队发起攻击。周时源与支队首长指挥部队迅即展开,从三面向日军发起猛烈反击。敌自恃骑兵机动快速,气焰骄横凶猛,向我阵地轮番冲击。我军发挥近战优势,轻重机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打得敌人纷纷落马。激战两小时,敌伤亡较大,遂撤退逃窜。游击支队首战获胜,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提高了部队的士气和新四军的声威。
11月下旬,游击支队进入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在地方抗日武装的配合下,频频出击。先后在睢县的西陵寺、于厢铺击溃汉奸马培善部,全歼伪军300余人;在杞县的后李庄宋庄、陈寨,歼灭汉奸武装胡祥生、刘子坚部和土匪武装一个团;在睢(县)杞(县)太(康)商(丘)地区粉碎了日伪军2000多人的“扫荡”接着,又攻占尹店,夜袭苏木岗,奋战徐店、黄店和戴集。在两个多月的英勇作战中,游击支队连战连捷,军威大振,很快打开了豫东敌后抗战的局面、游击支队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1939年2月,游击支队挺进至豫皖边界的永城地区。随着部队的扩大,3月,游击支队进行了整编将所辖三个大队先后改编为三个主力团,周时源任支队副参谋长兼第三团团长。
整编后的游击支队,以新的姿态和高昂的斗志,与日伪军展开广泛的游击战,连续粉碎日伪军的多次进攻。4月,周时源指挥三团和二团协同作战,在毫县、夏邑、永城地区,开展交通破击战,袭击敌人据点,以灵活机动的战术,避强击弱,寻机歼敌。下旬,在永城县的龙岗,一举击退日军数百骑兵的进攻。到1939年底,游击支队各部共作战80余次,歼日伪军65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胜利地完成了挺进和开辟豫皖苏的战略任务。
1940年2月,游击支队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周时源继任支队副参谋长兼三团团长。此时,全支队已发展到近两万人,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也初具规模。六支队一面协助地方开展根据地建设,一面与日伪军顽强作战,以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敌人,1940年前三个月共歼敌1500余人。5月中旬,三团夜袭夏邑县王老庄,以善打夜战著称的周时源,指挥部队以迅猛之势,攻敌不备,仅用半小时,一举攻克敌军据点,歼敌200余人。
为进一步壮大华中敌后抗日武装力量,6月下旬,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第二纵队部南下,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于新兴集。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第六支队与八路军二纵南下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周时源率领的第三团编人四纵第六旅。8月,为配合华北八路军百团大战,六旅在萧(县)永(城)宿(县)地区,主动出击,不断打击日伪军,迭获胜利。年底,周时源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时源调任吉林省乾安县县长。他率领干部深入乡村,发动群众组建基层政权和县区武装,动员青年参军参战,组织群众开展支前工作,为支援主力部队入关和作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46年7月,他任辽东军区保安第旅三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由于他善于带兵打仗,作风顾强,尤以能攻善守而著称,多次率部担任主攻和阻击任务。特别是在攻打锦州天津等城市攻坚战中,他指挥部队以凌厉勇猛的攻势摧坚击锐,多次出色地完成作战任务。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时源担任华南军区西江军分区司令员。他指挥部队一面开展艰苦的剿匪斗争,一面协助地方开展政权建设和反霸斗争。在军事围则和政治瓦解的双重打击下,不到一年即肃清了西江地区的残匪,安定了社会秩序,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
1955年以后,他先后任江西军区抚州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第四十五速成中学代校长福建军区福安军分区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副军长。他始终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民兵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周时源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4年6月,周时源在上海病逝,享年60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20:3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