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放,男,汉族, 1948年生,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广西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人物履历
早在念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周放就已显得十分优秀,获得许多老教授的青睐。他实现自己梦想的第三次选择是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作为中山大学鸟类学的第一届的研究生,且这一届的研究生总数仅仅一人,比珍稀动物还要珍稀。学校希望他能留校,中科院也很想要他。但周放认为,搞动物研究在大城市条件得不到满足。与大城市相比觉得广西的条件更好,更有用武之地。因此选择了广西。周放的这一选择,让他的导师都流泪了。
从1984年到1993年,周放在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工作。从专业技术人员到副所长、所长,既要搞研究,又要管“柴米盐油”,还要为单位的发展四处找钱。周放说,当官并非自己所愿,管“杂事”把好端端的时间都浪费了。正当“官运亨通”之时,周放提出坚决辞职。一连三次,终于辞官从教,到广西大学当了教授。这是周放实现梦想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人生道路的选择。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他以鸟类群落学的系列研究,创下了多项国内动物科学学术领域内的第一而蜚声学术界,奠定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因为工作需要,周放猎涉的领域甚广,研究涉及鸟类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动物分类学、环境水利学,在这些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经常把这些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研究工作总是显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周放的研究所,更准确的地点是在广西的大山森林、沿海岛屿、石灰岩地区和自然保护区。他曾长时间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跟踪研究。桂西隆林县境内的金钟山自然保护区,他已去过七、八次,最长的一次住了一个月。在山上最大的危险是遇上毒蛇。在金钟山就多次碰上眼镜王蛇。一次遇上一条七斤多重的眼镜王蛇,且距离很近。据说这种大毒蛇的毒量可毒死2万人,咬一口的毒量可使2000人致死。因在山上用猎枪作为防身武器,有一次碰上眼镜王蛇时,一位同事用猎枪打毒蛇,不巧打到石头上,反弹的子弹使周放脸上身上10多处受伤,幸未致命。至今,他的手臂上两块骨头之间还有一粒绿豆大的子弹未取出,并将作为永久的纪念相伴终生。
发现 海南鳽
周放对斑斓的鸟类世界,倾注了十分的热情,也倾注了无数的心血。80年代中期以后,结合广西的特点开展研究,他又成了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红树林鸟类的人,也成了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岩溶石山鸟类的人。对
海南鳽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已经连续不断进行了十几年。
海南鳽Gorsachiu smagnificus是全球濒危鸟类,也是中国数量最少、最濒危的鸟类之一,一度被认为在世界上已经灭绝。当大家都认为“像谜一样的”
海南鳽在世界上可能已经绝迹时,他第一个重新发现了这种珍稀鸟类。1990年,周放在广西西南部重新发现了该鸟。此后为保护这种极度濒危的鸟类不遗余力。经调查表明,该鸟在十万大山地区的上思县东屏乡凤亭河水库库区及库周的活动最为稳定,目前已在那里形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种群。风亭河水库约有
海南鳽30-40只,是全球最大的繁殖种群。
由于鸟类受到人类的严重威胁,对鸟类的研究越深入,越感到保护鸟类的迫切性,周放对鸟类的研究,总是和鸟类保护分不开的。无论是对
海南鳽的研究、对黒颈长尾雉的研究、对红树林鸟类和石山鸟类的研究、还是对大型工程对鸟类的影响研究,最后总是要研究如何才能有效保护这些鸟类,并提出科学的保护措施。
他经常对人引用一句国外的名言:Today birds,tomorrow humen. (鸟类的今天,就是人类的明天)。对于全球濒危鸟类
海南鳽的保护,周放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为了弄清生存现状和濒危程度到底怎么样,他几乎走遍了十万大山的每一条山沟,深入神农架、南岭山脉和皖南山区的崇山峻岭进行调查,还发动联络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
海南大学和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鸟类学家开展全国同步调查。通过大量艰苦的工作,证明
海南鳽已在它的许多原来分布区绝迹,目前仅见于南岭山脉东段和广西南部的少量地方,数量极其稀少,是中国数量最少最濒危的鸟类。
虽然
海南鳽如此濒危,但在海南鳽残存的地方,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仍在继续中。当周放在广西南部看到一个
海南鳽的栖息地的阔叶林被破坏用来营造经济林、从而使那里的海南鳽失去家园时,眼泪从不轻弹的他怎么也控制不住地流下了泪水。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另一个广西最主要的
海南鳽栖息地――上思县凤亭河水库库区。在上思县各级政府的协助下,他和他的学生深入库区调查和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推动当地群众成立了民间
海南鳽保护协会,使那里的海南鳽得到了有效保护。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鹭鸟专家组组长哈费勒教授曾到广西来与周放一道考察
海南鳽,深深为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优异工作所折服,对许多人说为中国有这样敬业的高水平的鸟类学家而骄傲。
发现 猫儿山小鲵
2006年初,周放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有尾目小鲵科一新种,命名为“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
发现 东黑冠长臂猿
2006年5月,周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在中越边境的无人区跟踪黑长臂猿,终于确认这一珍稀濒危动物在这一区域的存在,靖西县邦亮保护区所在的中越边境一带的森林成为了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在世界的唯一分布地。而连续五天五夜不洗不漱的周教授研究小组,也成为“准黑长臂猿”了。
发现 弄岗穗鹛
2004年周放的研究生在位于中越边境的弄岗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鸟,周放得知后凭着自己的专业直觉认为可能是一个新物种,随后的调查证实这是画眉科穗鹛属一新种,周放将其命名为“弄岗穗鹛Stachyris nonggangensis”,并于2008年在国际鸟类学最权威的杂志《The Auk》上撰文报道,成为国内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人。弄岗穗鹛也成为了继任国荣先辈1932年发现金额雀鹛之后第二个由我国鸟类学家发现并命名的新鸟种,是时隔70年后,中国甚至整个东亚第一次记录到鸟类新种。
主要论文
重学术 轻名利
近些年来,周放先后连续不断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充分表现了他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他还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资助项目。
周放在国内外发表了许多论文,但他从来未统计过到底有多少篇。近十多年来他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他从来未考虑过花时间来进行申报成果和申报奖励。曾经有人劝他说,如果你不进行申报,你的成绩将得不到官方的认可。他只是淡淡地笑一笑,反问:“这重要么?” 周放始终认为,脚踏实地搞研究做学问,才是最重要的。
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周放还在带研究生,他要为中国的动物学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近些年,周放开始将他毕生的研究汇集,已经出版了《十万大山地区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国红树林区鸟类》等专著,笔耕不辍的他不久还将有新的著作问世。
周放现在是IUCN鹭鸟专家组成员,鸟类国际鹭鸟专家组成员、湿地国际水鸟专家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委员会专家、世界鸟类学大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鸟类学会常务理事,等等。问他还有多少头衔? 他说他从未统计过。
难怪他的朋友开玩笑说,国外知道周放的人比国内多,北京知道周放的人比广西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诚哉斯言!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