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斌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周建斌,男,1965年7月(一说1965年9月25日)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人物经历
1965年7月(一说1965年9月25日),周建斌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登龙乡黄陂村。
1985年9月至1989年6月,本科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林产化学与工程专业。
1989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系热解教研组从事教学工作。
1992年9月至1995年6月,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林产化学与工程专业。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博士研究生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0年起,担任吉安龙净炭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2022年4月,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周建斌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生物质热解,生物质炭材料,活性炭应用基础及技术开发,生物质炭基肥料及液体肥料。针对传统的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炭等行业长期存在的产品单一、废水废渣污染、生产规模小且连续稳定性差、经济效益不佳等突出共性问题,周建斌于2002年开始在世界上首创了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并产业化应用。他带领团队经过20年的科技攻关,(截至2022年5月)已在安徽、湖南、河北、江西、云南、江苏、河南、吉林、浙江等地建成100余项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工程。
周建斌在世界首创“生物质气化热、电、气、炭、肥多联产技术”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在安徽、河北、江苏、江西、湖南、浙江、云南等省及中国国外),探索出了一条农林生物质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肥、热产业链,推动并引领了世界生物质能源(气化发电、供热、供暖)、生物质炭(活性炭、工业用炭、机制烧烤炭)、生物质肥(生物质炭基肥、液体肥)等行业技术的发展。
周建斌在中国国内外首创了生物质能源多种清洁并行利用方式,以承德华净活性炭公司为例,包括生物质气化发电并网联产活性炭、炭基肥料、液体肥,发电机尾气余热产生热水供承德平泉市的浴室、宾馆 (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使用,经过余热锅炉降温后尾气输入蔬菜大棚,起到了对大棚供暖和补充二氧化碳、强化植物光合作用,达到了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效果,为中国区域性清洁能源供热和农村大棚供暖提供了绿色发展模式。
据2023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周建斌已申请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据2023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周建斌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据2023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周建斌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948”引进、国家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示范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等30项,企业合作成果转化项目50余项。
截至2022年4月,周建斌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首届全国颠覆性创新技术大赛总决赛优秀奖,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等各1项。
人才培养
据2023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周建斌已指导硕博研究生30余人。
据2023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周建斌已主编出版专著教材5部、编写本科及研究生教材5部。
据2023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周建斌教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生物质能源与炭材料课程。
周建斌非常强调大学生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不能为上学而上学,只有把个人的学识与国家的命运融在一起,才能学有所长,为民服务。周建斌特别鼓励学生要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而且必须要掌握科研活动的基本流程与经典范式。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周建斌是世界生物质新能源颠覆者。(《创始人》栏目策划人兼专栏作家郑北京评)
周建斌是竹藤领域的科研先锋,竹类科研领域的佼佼者。在艰难的科研道路上,周建斌勇于创新、务实求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阶段性的成就。(《中国绿色时报》评)
参考资料
周建斌.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我县两人获表彰!.庐陵组工 微信公众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7 16:1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