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庭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周宝庭(1906年5月14日—1989年7月14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寿山石雕名艺人。小名依季,又号异臂,福州人。师从名艺人林友清郑仁蛟。创立“周派”,技法既有东门尖刀深刻,剔透灵巧,又有西门圆刀薄意,古朴典雅,擅长仕女与印钮、古兽雕刻。
人物生平
周宝庭,1906年5月14日出生于福州市郊东门后屿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时,他父亲把他送到寿山石雕“东门派”名艺人林友清处学艺,4年满师后因不满足于已掌握的技术,至25岁又拜寿山石雕名匠郑仁蛟为师。郑仁蛟经常带他到“集古斋”等古董店雕刻仿古印钮,临终还以平生技术结晶《古兽图稿》相赠。周宝庭感激不尽,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但把师傅那一套技术全学到家,而且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雕刻题材样样精通,尤其擅长于仕女与古兽的雕刻。他雕刻的古兽,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其更具生命力;他雕刻的人物,善于保留原料特质,构图饱满、古朴典雅、富有神韵,且刀法以浑朴见长。
解放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认真研究寿山石雕东、西门两大流派的艺术特色中。大胆地在东门派精巧灵通的基础上,吸收西门派古朴淳厚的优点,形成自己刻工精细、刀法严谨、构图新颖、意境深邃的艺术风格。1955年,他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组织一个18人的“后屿石刻生产小组”,将自己的住房腾出来作为工场,并亲自担任技术指导和产品检验工作,还让妻子出来烧水煮饭、搞好后勤。1956年,福州西门石刻生产合作社成立时,他又担任工务主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也首次荣获福州市“名艺人”称号。
1961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来闽视察并到福州石雕厂参观时,周宝庭受到接见。董老在参观工厂里摆出来的数十件寿山石雕精品时,反复端详、揣摩他雕刻的那件《九螭虎穿环》,说是“群螭屈曲盘旋,穿环灵动自然,圆滑晶莹,古朴可爱,难得可贵”。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宝庭被当作工艺美术界寿山石雕的“反动技术权威”遭到批判,但他仍然以厂为家、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从不荒废自己的专业,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艺术作出贡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在为石雕厂把好产品质量关和授徒传艺之余,仍然手握雕刀,创作了许多好作品。1979年4月被福建省二轻厅授予“工艺美术师”荣誉称号。1988年4月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上,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89年7月14日周宝庭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83岁。
代表作品
《踏雪寻梅》、《祝鳌牌坊》、《古兽》等作品参加1949年上海《国际博览会》时,荣获“国产英华奖”。《鹿竹》、《九螭虎穿环》、《莲蟹》在参加1954年底在苏联莫斯科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时获奖。
1956年他的《九螭虎穿环》、《猫蝶富贵瓶》寿山石雕在参加福建省民间美术工艺展时又获得三等奖;
1983年,他创作的《蛇湖石金锷龙》等8件(套)作品被中国轻工业部征集为工艺美术珍品收藏。
1985年7月,他创作出一套精美的《二十八古兽印钮石章》,获得当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并被国家收藏。
1997年8月17日,他创作的兽钮石雕《犀牛望月》(又名犀牛沐日)被选入由国家邮电部批准发行的首套(4枚邮票和1枚小型张)福建地方选题邮票———《寿山石雕特种邮票中,登上了“国家名片”。
高尚品质
周宝庭一心为公,清白廉洁,不谋私利,生活艰苦朴素。他不抽香烟,只用自己的水烟筒,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工厂里的简易宿舍,穿的是龙头布衬衣和普通汉裤,一套兰卡机中山装要等过年过节以及参加省、市会议时才舍得拿出来。老家的两间房空荡荡,卧室里只有一板床、一方桌、一条凳、两张椅,清贫如洗。他雕刻的艺术精品成百成千,却不见自陈一件。80年代中,不少海外收藏家到福州用重金购买寿山石雕品,有些人发了财,家电现代化不必说,还自盖了楼房,凭周宝庭的技术和名气,随便抛出几件便可发大财,但他不干,也不羡慕别人,自觉把数以千计优秀作品上交给国家和企业,表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人物评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寿山石雕名艺人周宝庭的一生,不但清正廉洁、品格高尚、为人师表,而且雕艺精湛,为培养接班人和发展福州寿山石雕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宝庭博取众长,取汉、唐艺术之精华,融东西门派风格,自成一家,创立“周派”。技法既有东门尖刀深刻,剔透灵巧,又有西门圆刀薄雕,古朴典雅,印钮、古兽、仕女雕刻,被誉为周氏三大绝活。其主要作品有《二十八古兽印钮艺术》《三狮戏球》《骆驼鸡》《五子和尚》《六古兽》《八宝章》《达摩》《仕女》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20:3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