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城
书法家
周国城 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班。曾任《幽默大师》副主编、《今日生活》(原《富春江画报》)主编。1993年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调入广州书画研究院任副院长、院长。喜书行草、写梅兰竹菊和水墨荷花。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展览与专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家一级美术师。
人物简介
著名书法家、美术家周国城,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班。曾任《幽默大师》副主编、《今日生活》(原《富春江画报》)主编。1993年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调入广州书画研究院任副院长、院长。喜书行草、写梅兰竹菊和水墨荷花。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展览与专集。分别在杭州、广州、深圳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出版有《墨分五彩——周国城作品集》、《周国城手卷集》、《周国城作品集》、《周国城书画作品集》、《周国城书法对联作品集》、《周国城扇面作品集》、《周国城油画作品集》、《周国城油画挂历》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家一级美术师
个人履历
1950年8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是著名书法家、美术家、诗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班,一级美术师。广州书画研究院院长。
1969年,参军,
1971年,在杭州化工厂宣传科,
1982年,在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1984年,在浙江人民美术美术出版社,任《幽默大师》副主编、《今日生活》(原《富春江画报》)主编、画册编辑部副主任。
199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班。
1993年,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调入广州书画研究院任副院长、院长。[1]
曾主持策划大型活动有“康有为国际书学研讨会”、“印证西泠”、“现代语境下的中国书画研讨会”、“蒲华、应均书画原作展”、“07迎奥运西泠印社海选活动”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成就荣誉
周国城 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书画研究院院长,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还分别在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多次举办书法、绘画、篆刻个人展览,出版有《唐诗钢笔书法》、《颜真卿祭侄文稿及其笔法》、《草书速成一百例》、《草书异体字汇编》、《书法唐诗一百首》、《墨分五彩周国城作品集》、《周国城手卷集》、《周国城书法对联作品集》、《周国城扇面作品集》《周国城油画作品集》等。
艺术特色
周国城是一位多面手的画家,他擅书法、篆刻、大写意花卉,尤其是站在他的大写意花卉前,能让人感到有一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势迎面扑来,那富于变化的线条,反映了他在大写意花卉创作中的努力探索,周国城以其思想重于笔墨,以深沉的文人画的浪漫思想为载体,以花卉为博大情怀寄托,以大幅画面为挥毫泼墨的气势,表现现代人的心境。展出的泼墨荷花,长20余米,高1.4米,荷叶与花的穿插,线条的多变,浓墨淡墨的强烈对比,以及他追求的狂趣,落笔纷披,如风驰电掣,狂烈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情趣,繁密的花枝主体代替了传统的折枝构图,一片错乱的枝杆上处处洋溢出陆游笔下那种“一任群芳嫉”、“俏也不拿春”的气节。
媒体介绍
画坛“多料画家”
“用花鸟画的大写意技法来表现油画,运用书法的笔法来作画”
“在您的画作中,表现得比较多的是兰花,您在花卉系列中游刃着一种怎样的创作生态?” ”听到这个问题,周国城笑着说:“我虽然对兰花的表现比较多,但水墨荷花我也很喜欢,而且我还画油画。我是以油画的工具、方式,用花鸟画的大写意技法来表现油画,这是我偶得的灵感,但艺术往往是妙手偶得,当你经过一定生活积累的时候,有时候信手拈来的,却是好东西。但对于这种油画创作方式,我也只是喜欢,从来没有想过用油画花鸟来代替国画花鸟,毕竟我是搞国画的,油画只是一时的喜好,幽默点来说,它扮演着“情人”的角色。”
当记者问到算上油画、国画、书法,周国城老师已经是“多料”画家,而被问起在绘画和艺术的探索方面有何心得时。周国城老师则强调自己绘画和书法是同步前进的。比如说画兰花,自己就不太注重画花,而是运用书法的笔法来画叶。这样感觉如果能掌握好写草书的笔法,即使是画同样姿态的花朵也能显示其多姿多态,这就是用抽象的形式构成的观点来看待传统文人画技法的精髓之所在。画兰花不仅要尽力体现草书的用笔方法,同样要掌握好用水用墨,把花朵画成有透明感,这样的花朵仿佛能闻到兰花的清香。画兰、画竹如同写草书,画兰竹,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写兰竹,用“画”来讲还是停留在形式上,如用“写”来表达更能体现线条的弹性、轻重、徐疾,使对象表现得更生动。
梅、兰、竹、菊“四君子”是文人画的传统题材,历代传世作品不少,要在这些题材中写出自己的风格,就要加强对“四君子”的理解,同时发挥自己书法的优势,使线条、水墨通过自己的理解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画作特点
“写”兰的完美主义者
不知是因了画家令兰更清香,还是兰草使画家更脱俗,徐渭的那句“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却是道出画兰高手们士人家风,不损兰香的一种品格。也正谓“人品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
周国城画兰,常常以小见大。尤以小品、扇面见长。极符合东方美学原则。如苏东坡所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中唐以后,中国艺术以小为美,即在咫尺之中论万里,于螺柸之中酌沧瀛。然此,则赖于他过人的书法功力,以及他独有的才气,方能于水墨世界游刃有余。
周国城画兰,追求的便是这种书、画在三角形顶点的完美“结顶”。看他的兰,花瓣透明,象在清晨第一束阳光的照耀下,饱含露水,散着幽香,鲜活而高雅,那茎那叶,在历经千百次的“穿插”尝试中,早已气生笔锋,破墨有力,似随手点拂,茎叶便舒展、张扬着无限生机活力。在删繁就简中,巧妙布白,再辅以运笔老辣的行草题诗,间有精美印章,点缀其中,虽是小品,诗、书、画、印气韵贯通,尽情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几十年来,周国城以书入兰,兰即书法,作品不泥古法,却极具古意,因整体意境皆从传统文人画中破茧而出。此兰草,构建了寄托他人格精神的载体,并从中形成了他自己的笔墨语境与笔墨性格。
去年秋,周国城画展于杭州举行,一时间,西子湖畔聚集了大批浙派画坛名流,他们带着好奇与担忧而来,因为周国城当年舍弃了在杭州已搭建舒适的艺术“巢穴”,南飞并“栖息”在文化底蕴薄于“文化江南”的广州,他的文化艺术是否会因此而“流失”。但当名家们以“挑剔”的眼光,看过画展后,纷纷执手相贺:你的兰花,我们没话可说,比浙派还浙派!在画展座谈会上,专家学子们好评如潮,他们在高度评价周国城的艺术造诣的同时,重新“眺望”了广州文化。
一把扇面,盈握之间,却传承着千年的艺术经典。一枝兰草,看似柔美,却在墨气淋漓中,透闪风骨,在清香洋溢中,幽而不涣,这香气,发酵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读这种兰,养眼、养心、养气、养神。此番周国城兰花展,倒真应证了那句旧诗: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名人语录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因为他们有60余年的积淀”
一个人的国画、书法走到60岁才可以算是小学毕业
“艺术品市场不可能靠艺术家来拯救”
艺术资讯
2011年3月21日,周国城、区广安书画展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令业界关注的是,身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美协主席的周国城是一位成长于浙江、成名于广州的“南下”画家,而广州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区广安则是一位自幼受岭南文化熏陶的本土画家。两位画家均深受中国传统文人画影响,传统笔墨功底深厚,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闻讯专门为此次画展题写展名“古道今承”。
周国城一直热衷于促进浙江和广东的艺术交流工作,先后牵线广东画院和浙江画院的交流合作,让浙江画坛改变了对岭南画坛固有的印象。
多年来周国城一直热衷将浙江的画家牵线介绍到广州,却很少将广州的画家推介到浙江。这次画展除了加强两地艺术交流之外,也是为了将岭南画家推介到浙江来。“自己南迁多年,也算是对家乡父老的艺术汇报吧。”
“第三代传人”二度北上办展
这次杭州办展,是区广安自2009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展之后的又一大型展览。
区广安7岁被岭南书画名家、广东国画研究会核心成员卢子枢的高徒袁伟强收为入室弟子,遵循传统授业方式,从古法入手,传移摹写,经过四十多年的潜心研习,走出一条复归传统的路径。他的作品古朴飘逸,意境沉厚,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古意,在遵循传统中透出作者一种独特人文风格。其艺术风格承传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画学传统,被学术界誉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广东国画研究会第三代传人。
此次画展,除展出区广安近年山水力作之外,还展出他近期创作的多幅花卉作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著名艺术理论家梁江称其画“气脉流畅,气象宽博”。
据悉,此次画展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画院、西泠印社、杭州市文联、杭州市美协、杭州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市文联、广州市美协联合主办。
人物评价
周国城走的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书画印都已经很棒了,但如果再加强一下诗词修养,将诗词的意境与画境融合起来,就更好了。
———广东省文联主席 刘斯奋
周国城的花鸟画以其飘逸的笔触再现了文人画的笔墨情趣,是传统笔墨与现代意境结合的产物。
———文艺评论家 朱万章
对于笔墨的熟悉,使国城作品的造型功夫格外到家。笔势、笔毫有很好的控制,这得益于他在书法上的造诣,而最典型的是兰花。
———文艺评论家 王群力
周国城画兰花,从下往上画出一片草叶,不是收回笔锋,而是再一次从下往上画出另一片叶子。他的笔锋像梭一样在纸上反复来往奔波,几个来回,一丛兰草就葳蕤在眼前。及至画花瓣,笔锋像闪电一样在草叶间来回跳跃,每一片花瓣都那么轻盈鲜活。在笔锋闪烁跳跃的瞬间,周国城的手分明有千钧之力。难于想象,这安静柔弱、透明轻盈的兰花,竟是借助千钧之力来到世间的。
———学者、宝鹰文化大讲堂创始人古朴
作品赏析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30 10:0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