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士”是传说中
西周时期曾出过的八位德高望重的贤人。传说他们是今河南
襄城县人,周武王起兵讨伐暴虐无道的商纣王时,广招天下贤士能人,共举大业。他礼贤下士,亲自拜访了他们八个,邀请他们出山相助,并封他们为“周八士”。
基本信息
后来他们随着国师
姜子牙,率领西周军队很快地打败商纣王派来的重兵阻拦,并且攻入了都城朝歌。“周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与敌军肉搏。最后周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周八士”功不可没。 关于周八士的名字,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伯达、伯适、仲突、
仲忽、
叔夜、
叔夏、季随、季騧,另一种说法是伯奋、伯虎、仲堪、
仲熊、
叔献、
叔豹、季仲、季狸,但一般认为前面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他们死后葬于襄城县北的一座岗上,现称此岗为“八士岗”。
周八士与八宝甜饭
据传“周八士”奋勇当先登上朝歌城头,与敌军肉搏时,忽然有士卒前来向周武王禀报:“无道昏君要夺路逃跑!”话音未落,只见商纣王骑着独角兽横冲直闯而来。城下周兵被
神兽踩死无数。周武王一时着急,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阻止暴君。这时“周八士”迅速赶来,一齐动手,合力抬起城头上原先纣王派兵架好的沸腾大油鼎,从城头倾倒下去。但见冒着青烟的热油,正好倾泻到商纣王头上,连人带座骑立时烧成焦炭。城上城下
欢呼雷动。 周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周八士”功不可没。
在随后盛大西周开国大典上,人们举杯同庆祝捷。大厨师精心制作了用八样最珍贵的原料烧成的美味佳馔“八宝甜饭”,表示对
开国元勋“周八士”的敬仰之情。这八样是核桃仁、葡萄干、花生米、芝麻、樱桃,红枣和优质糯米。本来应该配以山楂汁,但厨师有意改为烧酒火化红糖,寓意歌颂“周八士火化殷纣王”的丰功伟绩。因为西周建都西安,所以这道“八宝甜饭”便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传统名贵秦菜而分外受到人们看重。
论说起来,“八宝甜饭”在全国各地的宴席上都有,其典故大同小异。湖北宴席上的“八宝甜饭”便是一例。其制作原料亦大同小异,为莲子、红枣、薏仁米、蜜冬瓜条、蜜樱桃、桂圆肉、瓜子仁和糯米。显系配料注重采用当地特产,再辅以白糖和猪油就是了。
周八士之死——民间传说
现在襄城县及周边地区,有关于“周八士之死”的传说。
据说,周八士,是一母所生的四对双胞胎,追随武王伐纣,功劳甚高。武王为表彰他们功绩,要召见嘉奖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母亲长得很丑,又由于连年操劳,变得又瘦又黑。八兄弟怕母丢丑,便找容貌较好的姨母,代替觐见。其姨母水性杨花、好吃懒做,生的白胖,见到了武王就给武王挤眉弄眼。武王一见产生了怀疑,说:你们母亲辛辛苦苦将你们八个培养成人,一定连年操劳,又黑又瘦,怎么会又白又胖呢?于是派人查访,果然有诈。于是以“不孝”之罪,将八位兄弟处死,
以儆效尤。他们死后葬于今襄城县
汾陈乡台官李西地,八士岗现在还有八个大冢坟,据说就是周八士的坟。
周八士葬址——襄城县台官李村
周八士时期和以后的2000多年那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个村子的村名还不叫台官李,明朝嘉靖年之前,这个村的村名叫宋村。
明嘉靖年间,从山西省泽州府高平县迁徙至襄城县一支李姓人家,这支李姓人家的家长名叫李仲温,李仲温带领家人来到当时的宋村居住,李仲温被他的后人尊称为李氏始祖。李仲温娶宋氏女子为妻,生有五子,第五个儿子名李宣,李宣的第三个儿子名李绍,宋村更名为台官李村就与李绍有关。
且说李绍博学多才,聪慧过人,五经四书,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十六岁就考取了禀汉生员。据明嘉靖《襄城县志》记载:明朝正统年间,钦差来襄城时发现李绍对天文历法,星象及风云雷雨等自然现象的研究造诣颇深,就将李绍推荐于皇帝,授钦天监天文生,后升至钦天监监正,也称台官。
钦天监是明代观测天象,了解传达上天意志的具有浓重神秘色彩的衙门,钦天监监正为三品官。古代人们认为上天主宰世界的万事万物,凡是将要在人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灾难,上天都会提前通过天象的变化给皇帝及世人预计警示,而钦天监监正直接向皇帝传达上天的意愿。可以说,钦天监的官员是上天的使者,深受皇帝的敬重,满朝文武官员对钦天监的官员都敬畏三分。
李绍担钦天监官员三十年,据记载,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时刻的推算,天气风云变化,测风测雨等技术均是李绍任钦天监监正期间创造和发明的。由于李绍的影响,宋村更名为台官李村。现在的台官李村有耕地1900余亩,村民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