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
吉林省原副省长
周光(1912年2月21日~1977年4月24日),原名周百根,曾用名周干民,安徽省金寨县(现河南省商城县)汤家汇竹插畈周家湾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民运部部长,湘鄂赣军区、鄂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旅大市公安总局局长、副市长,沈阳公安军司令部副司令员,长春市市长,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处书记,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副省长等职。是中共八大代表。
军旅功勋
周光,曾用名周百根,周干民。周光10岁入小学读书,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他参加了农会,在斗争中提高了阶级觉悟。1928年3月,他加入共青团。1929年6月,他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提升为连指导员。1935年长征之前任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师政治部民运科长、军政治部民运部长等职。同年末,他随红军长征。
1937年8月,周光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他任旅政治部民运科长。1938年4月,调任抗大四大队一支队队长兼支队协理员。
1939年,他所在的抗大四大队随程子华挺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调冀中军区预备旅政治部任副主任。
1940年8月,调任第九军分区二十四团政治委员,活动在冀中博野、肃宁一带。1942年4月,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1943年春毕业后,又被选送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深造。
1944年9月,他调新四军任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不久,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1945年初,该军区改为鄂东军区,他仍任军政治部主任。
1946年4月,他被派往东北。先后任旅大公安总局训练处第一主任(即政治部主任),总局第二处处长(即第二政委)兼副总局长、总局长兼任市委社会部副部长;旅大区委常委、旅大市副市长兼公安总局长、公安总队司令员、政委,市委社会部部长等职。
领导建设
1950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在沈阳成立东北公安部队司令部,周光任东北公安部队第一副司令员,全权负责司令部的筹建和领导工作。
1952年7月2日,他调任长春市副市长,后任市长、市委书记处书记。他多次提出城市建设要走在经济建设前头的主张,并组织力量,制订城市规划,设置了精干的城市规划机构、建筑设计室和地质勘探大队。根据1953年确定的长春第一个城市规划方案,明确规定建设项目与城市发展要统一规划,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城要结合起来,作出了市区、学校区、工业区的战略部署。
“一五”计划时期,周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到长春落户,借以发展长春地方经济,推动城市建设。长春城市水源不足,严重影响发展。周光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做出拦截伊通河修建新立城水库的方案,经省、中央批准后,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建成蓄水量为二亿八千万立方米、日供水20万吨的大型水库,缓解了长春供水困难。
在积极引进建设项目的同时,周光还注重抓紧地方工业的改造和发展,先后建成锅炉、水泵、电机、汽油机、变压器、电动工具等厂,充实了长春东郊、北郊工业区,使长春这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以机械行走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1956年,周光被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1958年7月,他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他先后分管轻工、石化、交通、地质、邮电、电力基本建设、经委、外事等项工作。期间,曾兼管1年多的政法工作。
周光主管吉林省工业和基本建设期间,根据国家和省的安排,以“一五”期间国家在吉林省兴建的重点工程为依托,利用吉林省资源优势,新建和扩建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和新的石油化工区、吉林化纤厂、通化钢铁厂、前郭化肥厂、炼油厂和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工程已成为吉林省工业的骨干企业,为全省工业发展打下物质基础。
鞠躬尽瘁
“十年动乱”中,周光以自己的躯体制止武斗,他还独自一人到他分管的各单位察看,与单位领导恳谈,要他们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贞,坚守岗位,抓好生产。有人指责周光以生产压革命,而他却理直气壮,决不动摇。对国家安定的过分忧虑,工作上的过多操劳,使周光的肺心症日渐加重,战争时代留在脑颅中的弹片也影响他的健康。而周光仍坚持着到各市、县察看,解决困难,使长白山电站、烟白铁路复工,又为吉林省争来吉化公司11.5万吨乙烯工程。周光的最后一次奔波是病重住院期间,拒绝医生与亲属劝阻,拖着病体去吉林市处理吉林新化工区工程的难题。当他把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勉强支撑返回长春时,一头扎倒在病床上。
1977年4月24日,周光因病逝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7 17:04
目录
概述
军旅功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