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是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伍晓明。
内容简介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第2版)》指出如果《论语》可以历两千五百年之无数阅读而弥新,那么这部试图与《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进行对话的著作也正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对这一“历久弥新”有所贡献者。
图书目录
绪论重读孔子/1
一、“重”读孔子/2
二、重“读”孔子/15
三、“吾道一以贯之”:他人或他者/22
四、来自他者“的”启发/31
第一章“人(之)间”之仁(上):“己欲立而立人”/35
一、别仁于圣/37
二、己欲立“而”立人?/4l
三、己之为己/47
四、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己”/53
五、己之欲立/59
六、己立“而”立人/65
七、师的意义:在立人中立己/69
第二章“人(之)间”之仁(下):“仁者,人也”/72
一、仁在“人(之)间”/72
二、间之为间/76
三、仁要求仁:仁的两个层次,或两个层次的仁/8l
四、“先(于)天”之仁/89
五、“近取譬”与作为人之理想的仁/94
六、仁:人的重复/98
七、一个只有范例的文化/104
八、“不仁”、“非人”、“吃人”?/110
第三章礼与他人:“克己复礼为仁”/117
一、孔子太庙之问:发明致敬于他者的方式/120
二、表达“恭敬之心”的礼/125
三、礼(之)分:作为语言而活动的礼/133
四、“恭一敬”之本质/138
五、“亲亲之杀[差]”:礼的结构性起源/147
六、“礼之用,和为贵”/153
七、“克己”而“复礼”:向他者超越/159
八、“为仁由己”:他者“的”发明/169
第四章孝与他人:“孝弟为仁之本”/173
一、孝的分析:从政治回到伦理/173
二、孝之敬:自然感情或人之本质?/176
三、父母:我与“第一他人”的“第一关系”/184
四、父母的“后事”:我的“终极关怀”l/187
五、哀悼的意义:“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193
六、“祭‘如’在”:与“鬼神”一起生活/196
第五章忠于/与他人:“与人忠”/201
一、忠的结构分析:将自己“给予”他人/202
二、保证与许诺/210
三、最“原始”的信/215
四、信与忠/221
五、“一厢情愿”之忠与成为伦理主体/225
六、愚忠的可能性/228
七、两种他者和两种责任/232
八、“殷有三仁”的意义/236
九、忠的革命和革命的忠/238
十、忠于他人“的”主体与主奴结构/240
十一、忠、勇、仁/243
第六章爱与他人:“仁者爱人”/246
一、引言:“爱人”之谜/246
二、“爱之欲其生”的“爱”/248
三、爱之惜与惜之爱/250
四、爱与好/251
五、“让”他者“生”与“爱/惜”他者/254
六、“爱人”:我对他者的根本性关切/258
七、作为伦理命令的“爱人”与成为“主体”/260
八、孔子的“爱人”与康德的“互爱”/263
九、爱与“天地一体之仁”/264
十、仁的“欲望”:“一体”之“间”/267
十一、余论/269
第七章作为宾与主之他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272
一、“出门如见大宾”/273
二、“使民如承大祭”/280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87
四、“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92
第八章异性她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299
一、他者(与)未来/300
二、“我我”与“毋我”/301
三、男性君子的“他/她者”/303
四、女子之“难养”?/305
五、“远之则怨”?/308
六、“近之则不孙[逊]”?/310
七、我的“自由”/312
八、异性(与)他者/316
九、小人能仁吗?/321
附录“礼治”与“法治”/328
一、“无耻”与“有耻”/328
二、“伦”的意义/331
三、他者的目光/334
四、“父为子隐,子为父隐”/340
参考书目/344
后记/348
第二版后记/352
作者简介
伍晓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八十年代在国内时从事比较文学及西方文学理论研究。曾翻译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及马丁·华莱士的《当代叙事学》等。目前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传统及比较哲学。中文近著包括《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有(与)存在:通过“存在”而重读中国传统之“形而上”者》和《“天命:之谓性!”一片读中庸》。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3 06:2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