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筒是藏族
吹奏乐器,流行于青、藏地区。古代称“
角”。号筒相传是由
北魏时期(439~535)的大铜角衍变而来。明、清时期称为“
铜角”。号筒在古代用于军旅,后来用于民间婚丧活动,青藏地区用于喇嘛寺庙。 号筒通体铜制,全长约178厘米。吹奏时,一人在近喇叭口处的铜环上系带,挂于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细端吹奏。只能吹奏单音,音量宏大,音色雄壮。
铜角,又称吹金。是古代
少数民族和
汉族唇振气鸣乐器。流行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历史较久远,早在汉代,我国北方
游牧民族中已流行着角,当时是用天然的动物角吹奏,后 来才逐渐使用竹、木、皮革或铜等材料制作。
汉代用于鼓吹乐,后世用于军中及卤簿(仪仗) 乐。它的形制,汉魏时期为曲形角,在
南北朝邓县画像砖墓和
辽宁辑安高句丽墓壁画上都有 它的图像。唐代用于十部乐的高昌乐中,正如宋代陈旸《乐书》所载:“铜角,高昌之乐器 也,形如牛角。”它在古代流行地域广泛,是我国北部、西北部各族人民常用的民间乐器。通体仿照牛角用薄铜片制成,各民族、各地区的铜角形制上稍有不同。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乐 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铜角多支,其中一支系湖南醴陵地区师教(巫教)所用,细端为浅 杯形吹口,下有 葫芦形装饰物,管身曲而细,管口呈椭圆喇叭形,全长60厘米(图133)。此铜角造型独特, 工艺精细,堪称佳作。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有两支铜角外饰龙头纹饰 ,全长45厘米,系1958年购自琴家郑颖荪。吹奏时,左手持角体上端,气流从浅杯形吹口进入而发音,音色雄壮有力,无固定音高。铜角近世多用于宗教法事中。
号筒是藏族吹奏乐器,通体铜制。流行于青、藏地区。号筒:藏族吹奏乐器。古代称“角”。流行于青、藏地区。号筒相传是由北魏时期(439~535)的大铜角衍变而来。明、清时期称为“铜角”。号筒在
古代用于军旅,后来用于民间婚丧活动,青藏地区用于喇嘛寺庙。号筒通体铜制,全长约178厘米。吹奏时,一人在近喇叭口处的铜环上系带,挂于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细端吹奏。只能吹奏单音,音量宏大,音色雄壮。角由西北少数民族乐器发展而来,在汉代鼓吹乐中应用颇广,明清以来多为铜角,近代统称为号筒。角,原为西北少数民族乐器,最初可能是用牛、
羊角制成,后来进一步改用竹、木、皮革、铜等做成弯角状。角大约在汉代流入中原,在鼓吹乐中应用颇广,它的形制在汉魏时期为曲形角。现存汉鼓吹乐图片中吹奏的角形体很大,已经是人工制造的号角。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两块鼓吹乐画像砖,其中一块是四人奏乐图,其中两人击鼓,另两人吹奏的弯曲状的乐器即是角。 唐宋时期,角为竹筒状,唐代段成式《觱篥格》:“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
宋代陈旸《乐书》所载“双角”为曲形状兽角状,“警角”为竹筒状。明清时期则有铜角,
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本细,其末钜,本常纲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清代卤簿鼓吹大乐中所用的就是这种
铜角,近代通称为“号筒”。江苏江宁明代沐英墓曾出土实物一件。角,
民族乐器,原为西北少数民族乐器,最初可能是用牛、羊角制成,后来进一步改用竹、木、皮革、铜等做成弯角状。角大约在汉代流入中原,在鼓吹乐中应用颇广,它的形制在汉魏时期为曲形角。现存汉鼓吹乐图片中吹奏的角形体很大,已经是人工制造的号角。
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两块鼓吹乐画像砖,其中一块是四人奏乐图,其中两人击鼓,另两人吹奏的弯曲状的乐器即是角。唐宋时期,角为竹筒状,唐代段成式《觱篥格》:“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宋代陈旸《乐书》所载“双角”为曲形状兽角状,“警角”为竹筒状。明清时期则有铜角,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本细,其末钜,本常纲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
清代卤簿鼓吹大乐中所用的就是这种铜角,近代通称为“号筒”。江苏江宁明代沐英墓曾出土实物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