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绵蚧壳虫,是硕蚧科吹绵蚧属昆虫,别名吹绵蚧。雌成虫体椭圆或长椭圆形,橘红或暗红色,足和触角黑色;体表生有黑色短毛,向上隆起,腹面平坦。雄成虫胸部红紫色,有黑骨片,腹部橘红色;前翅狭长,暗褐色。雌性3齡、雄性2龄为若虫,各龄均椭圆形,眼、触角及足均黑色。蛹橘红色,被有白色薄蜡粉;茧长椭圆形,白色,茧质疏松,由白蜡丝组成。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橘红色。卵囊白色,半卵形或长形。
形态特征
雌成虫全体桔红色,背面敷有白色蜡粉,腹部末端有半圆形白色绵状卵囊。雄成虫细长暗红色,有灰黑色前翅一对,后翅及口器退化,能飞,但飞翔力不强,也不能为害植物。
雌成虫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桔红色或暗红色。体表面生有黑色短毛,背面被有白色蜡粉并向上隆起,而以背中央向上隆起较高,腹面则平坦。眼发达,具硬化的眼座,黑褐色。触角黑褐色,位于虫体腹面头前端两侧,触角11节,第1节宽大,第2和第3节粗长,从第4节开始直至第11节皆呈念珠状,每节生有若干细毛,但第11节较长,其上细毛也较多。足3对较强劲,黑色胫节稍有弯曲;瓜具二根细毛状爪冠毛,较短。腹气门二对,1腹裂,三个。虫体上的刺毛呈毛状,沿虫体边缘形成明显的毛群。多孔腺明显分为二种类型,大小相差不多,较大的中央具一个圆形小室和周围一圈小室,较小的中央具一个长形小室和周围一圈小室。雌成虫初无卵囊,发育到产卵期则渐渐生出白色半卵形或长形的隆起之卵囊,很突出,不分裂是一整体,但有明显的纵行沟纹约5条,卵囊与虫体腹部约为45°角向后伸出。
分布地区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 南、西南,在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欧洲、非洲、北美洲也有分布。
生长繁殖
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
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我国南部3-4代,长江流域2-3代,以若虫、成虫或卵越冬。浙江1年2代,第一代卵3月上旬始见、少数早至上年12月,5月为产卵盛期,卵期13.9-26.6天。若虫5月上旬至6月下旬发生,若虫期48.7-54.2天;成虫发生于6月中旬至10月上旬,7月中旬最盛,产卵期达31.4天,每雌产卵200-679粒。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第二代卵期,8月上旬最盛,卵期9.4-10.6天;若虫7月中旬至11月下旬发生,8、9月最盛,若虫期49.2-106.4天。
为害特点
常群集在叶牙、嫩芽、新梢上危害,发生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条,亦因其排泄物引起煤污病而一片灰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吹绵蚧壳虫为害黄杨、柑橘、蔷薇、月季、海桐、牡丹、冬青、石榴、无花果、木瓜、梅花、含笑等多种观赏植物。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植株枝梢及叶背吸汁为害,可使树势衰弱,枝梢枯死,其排泄物能诱致煤污病,使全株枝叶发黑。
发生极不规律,全年均可发现成虫和若虫,一般在6一10月间若虫发生较多。1头头雌虫能产卵数百粒。初孵若虫多数固着于叶片上吸汁为害,成长后逐渐迁往枝梢,虫多时主干上也成丛寄生。该虫有雌、雄同体现象。蔽荫处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随时检查,用手或用镊子捏去雌虫和卵囊,或剪去虫枝、叶。
2、生物防治 保护或引放大红瓢虫、澳洲瓢虫,捕食吹绵蚧,这是在生物防治史上最成功的事例之一,因其捕食作用大,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18世纪70年代,吹绵蚧壳虫( Icerya purchasi)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胁柑橘生产。最初用草木灰防治,毫无效果。1888-1889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
澳洲瓢虫( Rodolia car-dinalis),总计129头。按技术程序,经系统研究之后在加州橘园释放,澳洲瓢虫很快建立了永久种群,并完全抑制了吹绵蚧的发生与危害,一举挽救了濒于毁灭的加州柑橘种植业。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这一成就轰动了国际昆虫学界,认为这是一劳永逸的治虫方法。
3、药物防治 在初孵若虫散转移期,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用普通洗衣粉400-600倍液,每隔2周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
南征北战
从外地引进益虫,防治本地的害虫,世界各国都有成功的事例。
1929年,我国有人曾由国外引进了澳洲瓢虫,用来防治吹绵蚧壳虫,获得了成功。我国产的
大红瓢虫,也是“南征北战”的“猛将”。
1953年,湖北的柑橘树遭到吹绵蚧壳虫的严重危害,人们把一部分大红瓢虫从浙江永嘉“调动”到湖北,经过饲养,“兵力”大增。这些从千里之外调来的“新兵”,对当地环境一点儿也不感到陌生,它们在果树上纵横穿飞,狼吞虎咽,使得吹绵蚧壳虫得不到“重整旗鼓”的机会。因而,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使原来“奄奄一息”的果园,重新恢复了“青春”。
1955年,大红瓢虫又转战四川,为18000多株柑橘树消灭了吹绵蚧壳虫。这一次战斗,仅药费就节约了2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