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良材公生于公元(848年—904年)娶上官氏,公生子二煜、烨。长子煜生璞、璟。次子烨生瑗、嘉。煜见世运叠迁,欲隐於山,遇异人曰:“逢桥择址”。璞迁居兴国归化里黄沙桥头,璟迁居兴国排市浆坑桥南,瑗迁居双迁里青阳港西黄板桥。嘉生子吴虔从九江迁居德安蒲圹西车桥。至此分为四族矣,宋元以来,族且大蕃,富川称为第一户,立九十六庄。
吴良材(848—904) 字廷用,号万春,别号洞天主人。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戊辰(公元848)年又十月初六日,殁于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享年56岁。公乃唐朝永兴(今阳新县)吴姓开基始祖。其先祖原籍江苏吴江,复迁华亭(上海松江),后徙汴(开封)。曾祖父吴兢,乃唐玄宗开元年间直笔太史。祖父如海,因官几度迁徙,迁居山东临淄,后避兵燹复徙金陵(南京)。
良材自幼玉质英敏,赋性颖异,孝友夙成,气宇轩昂。少刚垂髫,明五经,通六艺,才华卓群。冠带则知“文足治世而未足以安邦”之理,又重拜名师习武,枕戈达旦,闻鸡起舞,数载达成。及长则文武兼备,满腹经纶,韬略战策,迥乎寻常,当世无不惊异之。果于唐僖宗咸通岁连中文武二科,授予要职。又值僖宗光启年间,青州反贼叛乱,屠民攘社,祸危郡邑。朝廷几度派兵征伐而不克。帝以良材深谙兵法,善于谋略,遂诏其统师剿贼。良材受命出征,避贼锋芒,击其堕归,以计取之。虏寇首,斩凶顽,从贼皆降,甫六月而贼寇荡平。七月班师,朝廷懋其功劳卓著,遂授官江西彭泽主薄。仅三载,唐昭宗龙纪己酉(公元889年),帝又以良材政绩优异,擢为永兴县令。
原永兴继隋朝立县城于阳辛镇(今富水镇),良材上任后迁县衙于兴国、夯土筑城(今阳新城关)。斯时,永兴萧条,人疏地荒,民悍俗漓,盗妬横行,世风日下,民生艰难。良材上任伊始,微服察访。待胸有成竹,遂恩威并施,惩霸除恶,构建和谐。录用贤良,严律官吏。兴办儒学,广开民智。开渠筑堤,抗防水患。奖励耕商,丰阜物资。礼义施教,训化民心。越一禩而民居日聚,逮数载而市井繁荣。黄童白叟,歌颂鼎沸,循良之声,仰闻九重,士庶皆以召父杜母称之。
晚年告老,归梓永兴颐养天年。忽一日,其微疾盛服,端坐中堂召诸绅耆曰:“吾素无德加诸父老,然恩情依依不忍,今我将逝矣!”言毕,危坐暝目而终。倾邑闻恶耗,士庶如丧考妣,悲思日深,遂留葬永兴古柏树下(兴国儒学垴,今实验中学古乐楼下方)。又建州祠,塑木质银装神像祀之,历代香火旺盛,老少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