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獬(1841—1918),字凤笙,又字凤荪,湖南
临湘人,光绪己丑科(1889)进士。治经以得经意为主,不守一家之说。光绪十八年(1892)任广西荔浦知县,勤于政事,严禁赌博。嗣充乡试同考官。二十一年(1895)返湘。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湖南沅州府学使,兼敦仁书院山长。戊戌变法期间,参加维新运动。岳州成立南学会分会,被推为学长。以当时书院积太深,与熊希龄、黄鹰等联名公悬抚院整顿通省书院。一生主要从事教学活动,先后在临湘莼湖书院、岳州金鹗书院、湖北通城青阳书院、衡阳石鼓书院、衡阳研经书院、长沙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师范、南京三江高等师范、湖南优级师范等处讲学。民国7年(1918)病逝。著有《一法通》《不易心堂集》。
人物生平
吴獬,临湘市桃林镇三合村枫树塘组人。他自幼聪慧好学,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十岁即已熟读诸经,十六岁被人称为奇才,18岁补县学生员,中秀才。19岁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22岁回乡在临湘莼湖书院、通城青阳书院任教。28岁参与编纂《临湘县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赴省乡试,选癸酉科拔贡。光绪二年(1876)八月乡试中举,名列
亚元。十三年,任岳州
金鹗书院山长。十五年,赴京会试,以第十一名中进士。以即用知县签分广西。同年八月,乘舟溯江而上,入广西赴任。次年,补广西来宾县知县,充乡试阅卷官。光绪十八年,抵广西任荔浦知县,该县赌风严重,作《戒赌歌》相劝,并严惩首犯,仅数月乡风大变。该县学风不振,他便创办正谊书院,亲自督教,允许生员入县署,为之解难释疑,不到两年,学风亦大变。在任3年,躬行实践,政绩斐然。他在私访中发现两广有人贩子骗卖内地人口到国外做苦工,据实向上反映,力主严惩,上司不予理睬,他深感为官不能为民除害,引为内疚,辞官返回故里,弃政从教。
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沅州府学使,兼敦仁书院山长;二十四年任衡山研经书院山长;二十六年赴衡阳石鼓书院任教;二十九年与人创办岳州岳郡联中;三十年任岳州金鹗书院山长;宣统三年(1911)春应沈中丞聘,重入广西,襄办广西学务;民国2年,任南京三江师范中文总教席;3年在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和任教,深得省长谭延赏识,选为国民代表。6年,又任金鹗书院山长。门生数以千计,遍及东南各省,其中杰出学者为数不少。
吴在讲学中,敢于创新,不守一家之说。他认为《增广贤文》一书,有助社会教化,但内容有所不足,便收集整理民间俚语俗谚,编有《一法通》3卷,内录不少格言警句,颇含哲理,并出资木刻成书,赠与乡民、私塾,作蒙童教材之用。辛亥革命前,常在《洞庭波》、《长沙日报》、《大汉报》等报刊上撰文,宣传破除迷信与陋习,收集和编纂《獬录宣讲》。作《放足歌》,宣传妇女放足,并从自己的女、媳做起。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吴佩孚驻军岳州,闻湖湘名士执教金鹗书院,慕名前往拜谒,意在附庸风雅。吴獬以今日上课恕不会客为由,使吴佩孚吃了闭门羹。6年,吴佩孚再次登门求见,自称学生,执礼甚恭,吴獬粗衣便帽会见吴佩孚,谈笑自若。临别时,吴佩孚恳求赐赠墨宝,吴獬略加思考随笔写下“民国正需廉耻将;吾家曾出广平侯”一联相赠,勉励吴佩孚为官不要辱没先宗。
岳阳楼向为湘楚名胜,吴獬先后题联4副,其一云:“楼阁莫便登,先看文正记中,某条似我;江山只如故,试数燕公去后,得助何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值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时,吴獬自沅州府返里,应巴陵郡守李荣丙之请,再题岳阳楼联云:“每眼前望吴楚东南辄忧防海;祗胸中吞云梦八九未许回澜。”吴獬一生,德高学邃,不趋权贵,不慕荣利,布衣粗鞋,生活俭朴,常有玩世不恭之态。民国7年农历二月初四病逝。遗著有《不易心堂集》、《一法通》等。
个人作品
吴獬一生著述甚丰,可惜其中的大部分书稿被军阀
吴佩孚遗失。现存《
湘雅摭残》评价吴獬的诗文:“其文出入唐宋名家,诗格则在玉川、白傅之间”。《不易心堂集》取自吴獬书斋之名,意即“纵使贪泉饮,终为不易心”。全集分诗、文、联语三类。《一法通》,五万余言,是湘北民间谚语、俚语、格言、谐对汇集,不少湘北老人至今犹能背诵全本或部分句子。
轶事典故
吴獬为官清廉,关心民苦。自题县衙堂联云 :简政宽刑,与民为善;修文重礼,息讼宁邦。
他目睹荔浦城乡学风不张,便集诸生于正谊书院亲自督教,谆谆以授,学风为之大振。在庐县任上,庐县赌风甚烈,吴獬严令以治,且亲作《戒赌歌》,张之四乡以劝诫,仅数月,赌风即除。他获知时有两广奸人骗贩内地人口出洋做苦力,据实上报“迭请恶惩”,而“大吏为虎作伥,卒不获准”。吴獬不齿于吏治之腐,为官仅四年,愤然告老回乡。
吴獬学识渊博,时常妙语联珠。民国初,北洋军阀吴佩孚驻兵岳州,慕吴獬名,两次登门拜访,第一次吴獬让他吃了闭门羹。第二次,吴獬粗服便装相迎,临别时,吴佩孚求赠墨宝。吴獬不假思索,信手写下一联:“民国正需廉耻将,吾家曾出广平侯。”文字通俗贴切,且以吴姓名人入联,用典信手拈来,不失为一妙联。河北一文人居磨盘洲,以“磨盘洲磨大眼小齿棱棱吞粗出细”为上联,广征下联,久无人应对。吴獬闻此,专程造访,并以“秤砣岭秤直沟弯星朗朗知轻知重”对之,世人称绝。
吴獬不趋权贵,不慕名利,喜与平民接近,同情穷人疾苦,曾作放足歌,宣传妇女放足,著文赞助兴办育婴堂,养育孤儿。他性情诙谐,幽默,岳阳、临湘两地至今留传许多关于他的趣闻轶事。一次,有位贞操自守、教子有方的孀妇做六十岁生日,请吴獬为她写匾庆贺,吴题“曹操孟德”四字,众人不解其意,请吴獬解释一下,吴獬说:“这孀妇有曹大姑守节的贞操,有孟母教子成名的美德。因此,以‘曹操孟德’四字赞扬她。”众人拍手叫绝。不久,一个心性恶毒的寡妇做六十寿辰,慕名请吴獬题匾,吴獬随手写下“主母亚心”四字,匾额金碧辉煌,又是名家所书,寡妇甚为高兴,吴獬笑着对她说:“这四个字是‘恶毒’二字拆开写的。”在场人无不捧腹大笑。有次,吴獬的儿媳将女裤当大门晾晒,儿子大为不满,以为这有违世俗、礼教,相互大吵。吴獬前去问明原因后,当着儿子的面,从女裤下一钻去一钻来,边钻边说:“我还是吴獬!”后来,儿子羞愧满面,不再与老婆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