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君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晓君,1983年生,重庆合川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3年,吴晓君出生。
2005年,获得中山大学学士学位。
2008年,获得中山大学硕士学位。
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德国汉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4年8月—2017年4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电子加速器中心从事高能强场太赫兹辐射源及其在电子加速器研究。
2017年,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支持计划”;6月,全职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8年,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
2023年,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吴晓君主要研究领域为强场太赫兹源及应用,智能太赫兹感知技术等。
2013年起,吴晓君开始研究铌酸锂倾斜波前技术,针对太赫兹技术的重大潜在应用需求缺乏强源的现状,分别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合作,采用技术成熟的钛宝石激光器泵浦大尺寸铌酸锂晶体,克服了折射率差引起的相位失配、超短脉冲导致的有效作用距离短、高能量泵浦导致的非线性失真效应等挑战,揭示了太赫兹辐射效率饱和的非线性效应机理,提出了铌酸锂倾斜波前技术协同补偿线性化新机制,先后于2018年获得了4 MV/cm峰值场强,2020年获得了1.4 mJ单脉冲能量输出,2021年获得了13.9 mJ的单脉冲能量。
截至2019年12月,吴晓君已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先进光学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光学(Optic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1篇ESI高被引论文。
截至2023年11月,吴晓君已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
截至2023年10月,吴晓君已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
截至2023年11月,吴晓君已在领域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40余次。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吴晓君在超快太赫兹科学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美国光学学会评)
“吴晓君眼神坚定,泰然自若,散发着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独特魅力。在科研中,她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攻坚克难,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斗之姿攻克‘卡脖子’技术,她将‘一生一心一件事’诠释到极致,致力于太赫兹强源的研究,努力把中国变成世界上太赫兹最亮的国家。”(央视网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00:5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