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吴振立,1944年生于重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沧浪书社执事、江苏省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兼职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扬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兼职教授。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曾任江苏省“首届美术节”评委,“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复评评委。
个人简介
吴振立,1944年生于重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沧浪书社执事、江苏省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兼职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扬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兼职教授。
书法作品曾十余次入选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展览,并在第四届全国展及第二、三、七届全国中青年展中获奖。曾担任“江苏省首届美术节”评委,“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复评评委。参加编写《六体书法字典》、《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等权威图书。参加录制被列为“九五”国家音像出版重点项目的《当代书法家五十人五体创作实录》及《五体书法临摹示范》教学光盘。应邀为国家级文献资料型图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善本碑帖精华》之《礼器碑》《争座位帖》题跋。作品被香港艺术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山东省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宁波美术馆、良渚文化博物院等多家单位收藏。
艺术年表
1985年作品获由刘海粟、林散之先生任主评委的“银牛奖全国书法竞赛”一等奖。
1986年获文化部、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并由习仲勋、方毅等国家领导人授奖(国展,其事迹收入同年《中国百科年鉴》,获奖作品分别刊登于《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瞭望》周刊海外版、《书法报》《中国书法》杂志)。
1986年作品参加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领衔的“静岗·日中友好书道展”。(国家级展,中国书协邀请中方书家30人参加)
1987年作品入展“第三届全国书法展览”。(国展)
198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87年参与组建中国沧浪书社,并当选为执事。
1989年作品在“第四届全国书法展览”中获奖。(国展、三等奖)。
1989年作品应邀参加由中国书协举办的“棠湖国际书法作品邀请展”(国家级展)。
1989年作品参加“《光明日报》创刊40周年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
1989年作品参加北京大学主办的“纪念蔡元培诞辰12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展”。(该展由李可染、冯友兰、顾廷龙、刘开渠、启功等著名学者联合发起)
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优秀作品奖。(国展)
1990年《书法报》刊登由黄惇、曹宝麟先生撰写的《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记吴振立》的专题介绍文章。
1991年参加编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任编委)
1991年作品应邀参加“第一届国际书法交流——新加坡大展”。(国家级展,由中国书协邀请中方书家100人参加)
1991年为著名学者、书法家曹宝麟先生的书学专著《抱瓮集》题写扉页。
1992年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国展)
1992年作品应邀参加由日本国外务省、中国驻日使馆、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日中友好书法作品展”。(国家级展、由中国书协邀请中方书家50人参加)
1992年与著名书法家华人德、穆棣、潘良桢、言恭达、储云联合编写《六体书法字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年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杂志刊登恽建新先生撰写的专题介绍文章《吴振立印象记》和《吴振立作品选》一组6幅作品。
作品应邀参加由文化部批准、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北京大展”。(国家级展,中国书协邀请中方书家85人参加)
1993年作品应邀参加中国书协为纪念艺术巨匠王铎举办的“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
1994年作品收入为庆祝“兰亭国际书法艺术节”而出版的《历届全国展获奖作者作品集》。
1995年作品应邀参加“第三届国际书法交流——东京大展”。(国家级展,由中国书协邀请中方书家63人参加)
1996年作品应邀参加中国书协为纪念《中国书法》杂志改刊十周年主办的“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并刊登于该杂志。(国家级展)
1996年作品应邀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邀请展”。(国家级展)
1997年获“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提名奖(国展),获奖作品刊登于《中国书法》杂志。
1997年作品收入国家级图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
1997年应邀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大厅作大幅书法《王安石诗二首》。
1997年书法作品《黄庭坚诗》被香港艺术馆收藏。(该馆委托中国书协向全国36位书家征集)
1997年应邀在南京林业大学作《行书的创作与欣赏》书法讲座
1997年应江苏人民出版社邀请参加录制被列为国家九五音像出版重点项目的《当代书家50人现场创作实录》教学光盘。
1997年任江苏省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1998年应邀为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唐诗碑林书杜甫长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幅诗碑。
1998年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
199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聘为“首届江苏美术节”评审委员。
1998年在《书法导报》上发表《临书絮话》系列论文8篇。
199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1999年作品收入为庆祝重庆成为直辖市而出版的《中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集》。
1999年作品应邀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书学研讨会暨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国家级展)
1999年作品收入《历届全国展获奖作者书法集》。
1999年第2期《书法之友》杂志“书家介绍”栏目刊登薛龙春先生撰写的《雕琢其章,彬彬君子——吴振立书法创作管窥》评介文章及书法作品一组10幅。
1999年作品被山东省图书馆收藏。
1999年作品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1999年为第12期《书法之友》杂志“名家题词”栏目题辞。
2000年参加录制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五体书法临摹示范》教学
光盘。
2000年作品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
2000年作品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千年书法大展》之《透视经典——历届全国中青展部分获奖作者临摹创作作品展》(国家级展),参展作品及笔谈刊登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3期。
2000年为江阴市徐霞客纪念馆书《游庐山日记碑》。
2000年被聘为“江苏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委员。
2001年作品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协会员展”。(国家级展)
2001年应邀为国家级文献型图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善本碑帖精华》之《礼器碑》、《争座位》两部碑帖题跋。
2001年作品被方介堪艺术馆收藏。
2001年参加2001·中国文联千名文艺家万里采风团江苏分团赴淮安地区采风。
2001年为安徽采石矶“太白公园”新建“三台阁”书楹联一副。
2002年《书法》杂志刊登评介吴振立书法文章及作品3幅。
2002年作品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
2002年作品被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
2002年为无锡市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林书院”书长联一副。
2002年为“千年咏扬州”碑林书王士祯诗二首。
2002年为苏州风景区题“小隐亭”匾额。
2003年为浙江省衢州市孔庙园区内名胜书楹联一副。
2003年获“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
2003年为宜兴市题“氿滨广场”。
2003年艺术创作及成就被列入姜寿田先生所著《现代书法家批评》一书(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建国以来60位较有影响的书家进行系统学术研究批评。该书2010年再版时,把研究对象调整为自民国以来的99位书家。
2004年作品应邀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百人作品大展”,并由宁波美术馆收藏。
2005年在《书法文献》杂志之《大家》栏目刊登王白桥先生撰写的《活着的感觉——吴振立书法探讨》及21幅书法作品。
2005年作品应邀参加“纪念朱冬润先生诞辰100周年全国名家邀请展”
2005年作品应邀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之“中国中青年获奖书家提名精品
展”。
200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5年作品应邀参加“纪念兰亭论辩40周年·中国(泰州)高二适书法艺术高层论坛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2005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第十六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
2007年在《中国书法》杂志之《人物》栏目刊登专题。发表创作漫谈《关于艺术、人生的一些想法》及《吴振立作品选》一组4幅。
2007年作品应邀参加“纪念米芾逝世900周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邀请
展”。
2007年应邀为宋代大词人周邦彦遗迹“插竹亭”书楹联一幅。(该亭之匾额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所题)
2009年在《东方艺坛》杂志之《艺坛视点》栏目发表薛元明先生采访整理的长篇访谈《对话吴振立》。
2009年应邀作客《书法江湖网》之《名家在线》,与网友现场交流。
2009年在《书画艺术》杂志之《本期名家》栏目上发表吴国平先生撰写的《主流与时尚之外的精彩——吴振立书法艺术解读》及书法作品11幅。
2009年应浙江省宁波市政府邀请,作品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大展”(由中国书协特邀68位书家参展)
2010年应邀为纪念宋代抗金英雄李纲题写“李纲纪念馆”匾额。
2010年应邀参加良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的“文明之光——良渚文化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并出席开幕式和参加相关活动。
2011年作为特邀书家,作品《三都赋序》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手卷展”(国家级展)。
2011年在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书画》杂志2011年第7期之《书画人物》栏目上,刊登吴国平先生撰写的《主流和时尚之外的精彩——吴振立书法艺术解读》评介文章及吴振立书法作品8幅。
2011年应省文化厅邀请担任“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展”评审委员。
2012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展获奖作品——吴振立行书《李白诗一首》”选登在《中国书法》杂志第12期。这是该刊为庆祝创刊30周年从“第二届全国中青展”10位获奖作者中选登的唯一一幅作品(该作品自1986年以来,已3次被该杂志选登),并刊登了习仲勋、方毅等国家领导人为获奖作者颁奖的照片。
2012年《美术报》(总第996期)第26版,整版刊登吴振立书法专题(其中文章1篇,作品5幅)。
2013年《中国书画报》第14期第6版刊登吴振立长篇访谈《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及作品1幅。
2013年《青少年书法报》第8期第7版刊登《薛元明对话吴振立》(上)。
2013年《青少年书法报》第9期第7版刊登《薛元明对话吴振立》(下)及手卷《归去来兮辞》。
2013年3月28日《南京日报》A7版以整版篇幅介绍吴振立书法艺术。刊登吴振立创作漫谈《关于艺术和人生的思考》及书法作品5幅。
2013年书法作品《礼运·大同篇》应邀参加由中华文化总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艺术大学联合举办的《两岸名家传统书法展》,该展览自2013年9月1日——30日在台北松山文创园举行,共邀请大陆40位、台湾60位著名书家的作品参展。
2013年作品2幅应邀参加由中国艺术院和山东省枣庄市政府联合举办的《贯彻十八大,喜迎十艺节——文化中国书法艺术展》。
2013年9月25日~10月7日应邀在扬州文联美术馆举办《吴振立书法小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中国书协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丛文俊、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刘恒、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等著名书家学者向展览发来贺信贺电。
2013年10月,应马钢集团文联邀请,作《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专题讲座。
2013年11月19日《南京日报》A8版用整版篇幅刊出吴振立访谈录:《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及书法作品3幅。
2013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于12月17日在北京出席受聘仪式。
2013年12月18日,在京被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聘为兼职教授。
2014年《青少年书法报》第7期《大家风范》栏目第5版、第8版通版刊登
《吴振立书法艺术》专题:文章1篇及作品13幅。
2014年由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主编的高文化品位杂志《雅集》刊登吴振立访谈文章及作品6幅。
2014年7月12日,作品《李清照词》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大道书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成立十周年书法作品展”。
2014年8月5日,作品《谢无量诗》参加由中央文史馆举办,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文史翰墨——首届中华诗书画展”。
2014年应邀担任“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复评评委,于9月17日在京参与(51晋30)的评审工作。
2015年5月21日《南京日报》第10版整版介绍吴振立书法艺术。刊登著名作家唐炳良先生撰写《禅静之美》评介文章及书法作品5幅。
2015年7月21日被聘为扬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兼职教授。
2015年11月1日作品《辛弃疾词一首》参加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第二届中华诗书书画展》。
2015年12月26日,作品《礼运·大同篇》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中国书法院院展》,并参加研讨会。
人物文章
关于艺术、人生的一些想法
文/吴振立
书法是我栖息精神和安妥灵魂的地方。书法既给我带来欢欣和愉悦,同时也给我带来痛苦和彷徨。我为什么需要书法?这么多年来我为什么对她情有独钟以至朝写暮思,乐此不疲?
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有人将之称做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核心与否,我没有深入地研究,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但有一点,书法艺术千百年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无数有识之士“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在于她那看似简单质朴的线条里,隐含着神秘的人类情感和人生体验,包含着丰富的宇宙信息。书法可以栖息精神,可以安妥灵魂,可以抒发情感,从这一点来看,一部书法史也是一部人类情感和时代精神史。
有人认为只有某个时代某个大家才是传统,才是书法的正宗,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是不能包涵中国文化精神的。为什么艺术发展的规律是繁荣而不是进步?为什么艺术的繁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有了历代书家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追求和卓越创造,才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书法传统。因此传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我们对传统的理解也应该宽泛一些。如果说传统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经典就是这条大河中的朵朵浪花;如果说传统是绵延不断的山脉,大师就是这山脉中矗立着的座座高峰。
“相对于个体而言,真正在发生作用的传统,是和自身有所联系,并且被理解和使用的那一部分”。我在多年前的《临帖絮话》里曾经谈到我对于学习传统的认识和临帖的心境:在临帖时,我主要契入他们其中的某一点——令自己激动和景仰的那个点,以求自身的慰藉和超越。学颜求其厚重,学金农求其郁勃,学八大求其简澹,学弘一求其超逸,不贪大求全,也不强求毕似。我对书法艺术的许多认识是从比较中得来的,我喜欢将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代表人物、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有时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也在寻找它们内在的、精神上联系。
在我的认识和体验中,书法与其他艺术拥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我年青的时候曾有机会接触了许多西方音乐的经典,受益匪浅。沈尹默说“书法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空间和时间的艺术是一个覆盖人类感知系统的美妙织体,它通过声音、旋律、线条、色彩向存在世界倾诉创造的秘密与喜悦,并使短暂的生命得以永恒。艺术最伟大的使命就是在于将不可见的精神显现为可视、可听、可触摸的形式,为所有必将走向死亡的生灵带来亘古长新的慰藉。我特别喜欢俄罗斯音乐。俄罗斯漫长的冬季、广袤的原野,以及天地间厚厚的云层、成片的白桦林孕育了俄罗斯音乐宽广、忧郁的特质。我在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乐的旋律中能深切地感受到和颜真卿《祭侄稿》并无二样的沉郁深悲。再比如贝多芬,我喜欢贝多芬的雄浑和博大,在贝多芬的《田园》、《命运》交响曲中能感受到颜真卿、苏东坡书法作品中的厚重和庄严。
如果说音乐滋养了我的书法,那么激发我进入创造的领域是在读了韩玉涛先生的《孙过庭论》之后。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友人处借得一本《美学》杂志,上面刊有韩玉涛先生的《孙过庭论》下半部,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最后一口气把它抄了下来。那时有关书法研究的好文章不多,我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好的道出书法本质的文章。一九八六年我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中的那幅获奖作品就是阅读这篇文章后的产物。
沿着那种风格,我写了许多年,慢慢地,那样的书写已经不能满足我内心的需要。齐白石曾说过:“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讲得太好了。为什么要变,因为“未称己意”。作家余华也说过,“一个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所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都来自内心。
为了能够充分表现我在自己的作品中已经获得的表达,首先必须面对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我曾在农村呆了十二年,回城以后又为生计奔波了数多年。感谢生活给我的恩赐。艰辛而庸常的生活使我的人生有血有肉,使我的人生丰满而充实,使我在观赏和聆听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作品时能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为了能够使书法作品得到充分的表现,我们需要技法的锤炼。这同样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但技法只是工具,过分炫耀技法不仅削弱作品的深度,而且会使作品变得匠气十足。最高级的技法从属于完整的创作,不会凸现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在读颜真卿的《祭侄稿》、沈从文的《边城》乃至更多的优秀作品时会产生这种感受。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以为限制我们这种能力的最大因素是现存的种种教条和清规戒律。鲁迅好像也告诫我们不要相信什么小说作法之类的东西。没有任何老师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创造的领域,它需要体验、需要酝酿、需要等待,就好比灵感一样,我们是寻找不到的,只能和它不期而遇。
艺术是需要寂寞的,但谁也不喜欢寂寞。开始和寂寞为伴往往是无奈和被动的,但当寂寞成为艺术家情感发酵的催化剂时,寂寞又是宝贵的。绵绵细雨,独坐书房,孤灯一盏,百无聊赖中,一种东西慢慢在心中酝酿、发酵,然后升腾,其实这种氛围和情绪最有利于一个人的创作,我的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大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
艺术评价
活着的感觉
——吴振立书法探讨
文/王白桥
站在吴振立书法前,一下子就看到了一个人无比脆弱又无比坚强的内心。刊落浮华之后的静穆庄严中隐隐透出生命过程中的阴郁和痛楚。虽然平静天真的线条昭示着一个人从阴湿的雨季中走入秋日的阳光下,但是干涸的水渍仍然暗示着他独特的生命行程。吴振立书法的意义也正在于这样的复杂性和情绪性中,冷静形骸下包容的本真与关怀,有一种活着的感觉。
一部书法史虽然充斥着矫情平庸之作,但是几篇发自性情的经典已足以维系其中的光荣。从《丧乱帖》到《祭侄稿》到《黄州寒食诗》,代表着一种“像森林和河流那样自然和真诚”的方向,真实的内心在坚硬的躯壳下完全裸露出来:跳动、呼吸。从如此纯粹的笔墨中来感受心灵的呐喊,不能不说是艺术表达最本质的途径。
正如我们不能完整地了解突如其来的灵感一样,我们也不能明晰地解释穿超千百年历史的心心相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真正在发生作用的传统,是和自身有所联系,并且被理解和使用的那一部分。”所以发生在吴振立身上阶段性的认同在我看来也正标志着他不羁的心灵之旅。这样“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从《祭侄稿》开始,没有笔墨森严的楷法做自然的铺垫,突然就被如此完整的心灵呐喊击中了。这样的发轫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未免过于浓烈了,却在吴振立身上获得了意外的成功。这样意外的成功也正暗示着他的创作只具备完整的个人意味,他已经历和将经历的,更多的是一位以情命笔的艺术家,自我精神不断完善和升华的过程。《祭侄稿》给予他最多的,正在于如何不断地把自己的内心贯注到笔墨中去,心有多深,笔底就有多么广袤。
对于自己心灵的忠诚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远比对主流精神的认同皈依更为重要。平静生活中困厄的潜流以及自身性格缺憾造就了吴振立边缘化状态下阴郁的气质,正是在如此气质的指引下,吴振立与翁叔平、钱南园这样的颜书正统擦肩而过,却迷醉于金冬心的内敛和激荡。这中间的媒介其实还是《祭侄稿》。深山凿字、乱发团诗的金冬心最终的呐喊在于“华山片石是吾师”,其实颜书的气质和形骸,无不早早渗入他的神髓之中。厉鹗在《樊榭山房诗集》中称誉他为“堂堂小颜公”,金冬心时年二十九岁。冬心行进中的走向野逸与吴振立的走向冬心,都是出于自身内心的情感需要。他们所经历的,都是平静之中的郁闷,没有青藤、八大那样的亡国丧家之痛,连长歌当哭都没有充分的理由,却有一种庸常而阴湿的氛围静静地、慢慢地噬咬腐蚀着他们的心灵,如此的阴影正如坐于夕阳下,昏暗而空旷的厂房里,无望又无奈地看着夕阳缓缓地落山,黑暗逐渐降临。无助和不安全感笼罩着这样的平民艺术家,流于笔端的则是小心翼翼的内敛和自我平复,但是如此受抑的心情又如何是可以如此简单的平复呢。内心深处的激荡每每于笔端一丝半点的发力中表达出来,这样的发力破坏了平复的所有节奏,令整个创作具备了悲怆失语这样更加感人的情感成分。
俞平伯说:“然窃谓旷观与深悲实异流而同源,皆超出言文之表,为不相妨者。惟旷达可遣悲怀,亦惟有深悲能成其为达观。”在吴振立身上,完成了这样的转变。庸常而阴湿的氛围中,书法本来是消解、释放自身紧张情绪的自由空间。不过随着创作的逐渐深入,书法本体所散发的魅力使得吴振立的心境走向旷达,进入了与书法一体的自由境界。同时,这样以情命笔表达自身柔软内心的创作在一个虚假时代结束后得到了认同和共鸣,孤身跋涉的战士遇到了知音和同志。这样小范围内的主流性令吴振立完整体会到了艺术之中可以大于乃至掩盖现实生活的随心和自由。从反判苦难、平复痛苦到完整的热爱和企盼,令吴振立书法走过新的心灵轨迹。这也应该是每位艺术家必然的归属。福克纳在1949年获得诺贝尔奖时说:“充塞他的创作空间的,应当仅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有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今遍在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朝露,瞬间即逝……”八十年代开始对主流秩序的解构在逐渐消解权威,释放人性,从而令今天的艺术家可以走入完整的自我升华过程的同时,后现代时期的症结也自然凸现,拜金主义和庸俗艺术观就此抬头,好在这些对于走过漫长而曲折心灵之旅的吴振立实在没有什么影响了,作为时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艺术家,吴振立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日趋成熟的技法,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怀。静穆庄严这样近于宗教精神的境界是他目前的方向,也是他将自身完全献祭艺术的郑重宣言,这在他近期的代表作品,应邀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碑帖精华》《争座位》、《礼器碑》两部碑帖的题跋中得以完整体现,线条越来越凝练,内在的充沛有目共睹,结字开始步入平淡和天真,处处透出静穆中的生机。曾经的内敛和激荡已成为渐渐淡去、时隐时现的背景,疏朗和蕴藉昭示着朝圣过程中的自信和欢喜。他的平民情结决定了他永不走入庙堂之中,前呼后拥、高高在上,并以如此外在的形式创造虚无的宝象庄严。他书法中所表达的,是个体完整坚强的精神力量,犹如默默流淌的河流,随和而坚定,平静而湍急,正是归海的方向。
一笔一划都写到生命的实处
——吴振立先生书法浅谈
文/于明诠
某次我问一位著名油画家对当代书法的看法,他说,绝大多数都应该属于“社交书法”。他这句话让我沉思良久,认为他这句话点中了当下书法现状的软肋。社交,已不容置疑地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和主要的内容,以书法做社交或以社交心态做书法,想想,在当下竟十分的恰切。社交书法,在当下是真正的流行书法。由此,我又在想,什么样的书法在当下是社交书法之外的另类呢?能够创作不属“社交书法”类型的书法家应该是怎样的书法家呢?他们大概应是这样,书法传统和书法经典在他这里从来不是标签和噱头,而是自家餐桌上的一日三餐,按自己的口味吞咽下自己所需,其他没有别的。无论读书创作皆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看别人眼色也不关心他者的丰歉,甚至是几十年默然前行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甚至不奢求别人的理解和关注。古人的心性和血脉长进了自己的骨肉,内心因之强大,笔墨因之深厚,个性因之鲜明。他不需要用雕虫小技证明自己的点画线条如何出身高贵,也不以真草隶篆样样精通显示自己书家身份的专业和全面,更不会用投机钻营的拙劣手段博取什么头衔名分招摇过市。他每天在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动着,痛切着,欢喜着,沮丧着。然后,一笔一划地书写着。他的点画线条里流淌着的是属于自己内心的平淡和真实,因为他的内省专注和一往情深,甚至顾不得计较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书家在当下有吗?也许应该有,但一定不是很多,而且这样的书家注定又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会大红大紫。想到这些,我就常常会想到南京的吴振立先生。
先生早年命运多舛,生于香港,辗转重庆,之后长期生活于南京。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八十年代初回城,某食于一家基层商业部门,未及退休年龄即离职,赋闲在家,一边打理生活,一边读书写字。少年时期既展露音乐天赋,阴差阳错,理想与现实渐行渐远。插队农村,困顿无聊,一本鲁公祭侄稿心追手摹打发寂寥,从此爱上书法。七十年代末,曾得林散老嘉许。1986年一幅毛边斗方李白诗,在第二届中青展上领尽风骚,名动天下。此后,四届全国展,三届中青展及若干全国各大展览皆有作品参展获奖,影响日隆。多少年有多少人因书法成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而先生依然故我安心知命。座上云烟堪供养,门前车马任纵横。记得1993年春天,我和朋友到南京下关的朝月楼拜访先生,先生住在四楼顶楼,简陋逼仄而又素雅温馨,先生待晚辈平等而真诚,让人感到一见如故的亲切。整整一晚我们听先生聊书法谈人生,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想到先生第二天还要上班,虽言犹未尽也只好告别。先生看我们远道而来,亦感言谈兴犹未尽,于是约好第二天晚上我们再来,第二天就又聊了一个畅快美好的晚上,真是如坐春风。回到德州之后,就开始了我们之间的通信,直到后来电话方便了才不再写信。细细算来,竟有近百封。这些信我至今还会经常翻出来看看,信里反复说的最多的并不是关于怎样写字的技巧技法,而是说写字读书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若干年过来,对照当时这些观点,再看先生的作品风格,会惊叹两者之间的那种几近完美的统一和一致。古人讲字如其人,而且强调这是一种境界,信然。
简言之,先生的字里,至少透露出这样几个方面的消息:其一,从容,淡定,自信,倔强。这是他的人生态度。其二,雍容,含蓄,高蹈,华贵。这是他的艺术信念。其三,自由,烂漫,宽厚,悠然,同时也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时髦和所谓主流。这是他当下的生命状态和属于自己的艺术观、价值观。先生自谓其书法受颜真卿、八大、金农和林散之影响最大,细细比较,不难看出先生于经典大师的取向是十分鲜明的。颜真卿倔强激烈于表而烂漫宽厚于里,八大笔墨冷寂落寞而心性华贵高蹈,金农行状看似自由不羁实则冷眼深情,而林散老以曼妙灵动的点画线条参悟佛事抟虚真境。他们的艺术就是他们的人生,他们是踏踏实实行走在大地上的。颜真卿不是床明净几笔墨精良而是歌哭劳顿出生入死,八大不是肥马轻裘觥筹交错而是隐姓埋名吟啸孤寂,金农不是以尺论价日进斗金而是“和葱和蒜卖街头”,林散老不是前呼后拥大师泰斗而是默默念佛年近八旬始为人知。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义无反顾。吴振立先生在他们那里汲取的不仅仅是笔法章法,而更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和笔墨的态度。这些,构成了他精神和灵魂的家园。先生常常慨叹,你看他们总是忙得像真事似的。是的,书坛哓哓诸公衮衮,他们的选择太多是因为自做多情的使命和责任太多,所以必须讲经布道,必须讲话剪彩,必须应酬交接,必须若干着那些必须。而先生年届七旬偏居繁华都市之一隅,每日里或骑了单车接送小外孙上学下学,或挎了菜篮买菜做饭,忙里偷闲抻纸濡墨,一笔一划都落在生命的实处。大约十年前,我到南京看望先生,次日中午南京书界几位朋友在南大招待所聚会,先生就是骑着一辆单车来的,饭后,外面飘起小雨,朋友们或自驾或打车四散而去,这时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件雨衣披上,跨上单车,慢慢地消失在细雨中。那种自然,那种淡定,仿佛他的点画线条,一笔一笔写来,是那么质朴从容,那么平静悠然。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场景像一幅画一样深深嵌进了我的脑海里,且时时浮现出来。
1992年第一期《中国书法》杂志刊出先生的专题,里面有件横幅写的是苏东坡的《沁园春》词,下半阙有这样的句子——“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这首词是当年苏东坡自镇江赴密州任上写给胞弟子由的,大概意义不是太积极上进吧,一般谈苏词很少提到,但不知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首词自从先生写过后我就有了很深的印象,常常记起。
田黎明评吴振立
振立先生之书,似一气呵成,气韵连贯,流露自然,无粉饰做作,笔随心运,处处于似无法之中感悟到功底之厚,法中有法,尺幅虽小,但确是上品。它体现出振立先生的艺术修养:清淡、孤高、无世俗之气,无某家之迹,实属性情与心态的流露。此时我想到元倪云林的一语:“逸笔草草,似写心中之逸气。
田黎明1990年10月9日
作品欣赏
扇面作品:
书法作品;
参考资料
画家简介.画家作品网.
吴振立简介.搜艺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0 09:00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