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权,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新田镇,1979年移居香港,现为香港福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河源市政协常委、
香港客属总会主席、
香港河源社团总会首席会长、旅港龙川县同乡会会长、河源市“荣誉市民”、香港太平绅士
个人荣誉
南粤慈善之星。
香港太平绅士。
2009年“南方华人慈善人物”。
“美国加州国际大学荣誉博士”。
社会职务
香港客属总会主席
香港河源社团总会首席会长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
政协广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政协河源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个人经历
吴惠权出生于龙川县新田镇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然而正是家徒四壁,生活极其艰难,使少年时的吴惠权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勤劳、善良和朴实。1979年1月8日是吴惠权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吴惠权通过亲属的关系踏上了香港这片热土,当他走过香港海关那长长的通道时,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从那一刻起,吴惠权下定决心:走出家门再苦再累都不怕,一定要自强自立,为自己和家人争光争气。在亲属的帮助下,吴惠权最初在香港一家叫美成的毛织厂做工,他一接触到毛织业便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还时刻留意毛织工序,偷偷学习毛衫制作技术,越做越有劲头。为了多方面锻炼自己,1979年年底,吴惠权又转到香港义昌织造厂,在这里,吴惠权在毛衫织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那时的吴惠权已经摆脱了贫困,然而,他一刻也没有满足现状,他不断地努力奋斗着,尽心尽职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快,吴惠权凭借其过硬的实践经验、严密的工厂管理思路,顺利地通过了利士织造厂的面试,并被聘任为该厂厂长。吴惠权做厂长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特别注意上下之间的沟通与融洽,扩大人际关系,为了帮助同事和改善工友的伙食,自己在利士工厂期间竟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不过,吴惠权认为,这是值得的:“这为我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人脉’基础。”人缘和胆识成就事业
1983年是吴惠权鸿运当头的一年。当年5月,一个姓廖的老板和一个姓李的老板准备在香港开办一家新的毛衫厂——福新织造有限公司,两位老板却不懂毛衫技术,急需寻找一个懂业务、善于管理的人来担任厂长。在香港“义昌”和“利士”等毛衫厂工作多年的吴惠权很快就接到了两位老板的邀请。面对福新毛织厂厂长这个职务,吴惠权心里很不踏实,在利士织造厂每月工资能拿到2700元,而转到福新毛织厂做厂长每月工资却只有2300元,每月少400元。但吴惠权果断选择了福新,他相信,在新环境里做厂长更有作为,更有发展空间。
由于人缘好,几个月后,利士的近百名工友也陆续跟随吴惠权转到福新毛织厂,并成为厂里的中坚力量。在福新毛织厂安装机器,调试样品,生产成品,发展业务……吴惠权在福新这个新环境如鱼得水,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福新毛织厂第二年就开始赢利了。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它向世界宣告,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然而,这件中华儿女的大喜事却引起了香港的大轰动,一时间,担心“回归必然落后”的香港商人纷纷变卖工厂、商铺,移民到国外去定居,福新毛织厂的廖老板和李老板也不例外,准备关闭工厂。天生具有过人胆识的吴惠权却认为,香港回归祖国后,发展的空间会更大,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吴惠权想,如果能买下福新的股份,工友们就不会失业了,自己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做老板了。面临买下福新股份急需资金而一筹莫展之时,吴惠权得到了一位经营毛织原料的朋友鼎力相助,愿意给福新毛织厂预供三个月的原料,也就是说,暂缓了原料资金的“瓶颈”问题。随后,吴惠权四处筹借资金,征得两位老板同意,买下了福新毛织厂40%的股份。1986年1月,吴惠权开始正式和两个老板合股,至此,他的打工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打工仔到管理者,再到小老板,吴惠权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但他还有更大的理想。为了全面锻炼自己,吴惠权什么事都愿意学:做账,记录订单,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案等等。一刻也不满足现状的吴惠权,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与朋友在广州增城开了一间颇具规模的来料加工厂——福龙毛织厂(隶属福新公司)。由于福新生产的毛衫质量可靠、款式新颖,出货准时,福新在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客户订单纷至沓来。吴惠权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随后,吴惠权的朋友提出要退出增城福龙毛织厂,临危不乱的吴惠权决定把福龙毛织厂的股份全部买下来。铁了心的吴惠权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把自己的房产在银行抵押了20多万元,找朋友筹借了40多万元,然而,这笔资金对购买福龙毛织厂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不够钱,怎么办?没想到,
香港汇丰银行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愿意借贷一笔资金给他,使得吴惠权如愿买下了增城福龙毛织厂。有了汇丰银行的大力支持,吴惠权如鱼得水,两间工厂也渡过了难关。当时业界纷纷评论,吴惠权以诚实、信用赢得了香港金融界的支持和信任,其事业必将辉煌腾达。
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香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吴惠权早就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尝到了毛织业甜头的吴惠权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市场区域,决定进一步增资扩产,把毛织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内地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密集且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促使他开始在内地大规模投资兴业。1989年6月,吴惠权在增城建起了一家规模宏大、设备先进和管理完善的独资企业。为了完善配套设施,1993年10月,吴惠权在增城新塘又投资1200万元兴建福华毛织有限公司,专造三针及五针各类时尚毛衫项目。随后,又建起了一间颇具规模的增城福星洗染有限公司,发展漂染毛线及毛衫生产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劳动就业和经济发展。在香港和内地投资的巨大成功,不仅证明了吴惠权具有驾驭全局和洞察时势的战略眼光,也证明了其具有过人的智慧与韬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那一年也是福新效益最好的一年。跟吴惠权想象中一样,香港回归祖国后,并没有影响福新的经营,事业蒸蒸日上。此时,吴惠权又为福新集团绘就了“立足香港、辐射内地、走向世界”的宏伟蓝图。吴惠权决心以一个中国商界成功人士的聪明才智,把工厂办到国外去,让自己的福新集团真正走向世界。
1996年,吴惠权在澳大利亚悉尼市投资6000多万港币,兴办了一间毛织厂,内有220多台机器,全是装配有电脑、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设备,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毛织品。1998年,吴惠权趁势而上,在英国的纽卡斯投资5000多万元港币又兴建了一间毛织厂。因其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优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常常供不应求。“把根留在河源”
吴惠权博士从1992年捐建双柳小学起,长期积极支持家乡建设,捐赠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路桥建设、抢险救灾、扶危济困、慈善基金、公安基金等方面,十多年来已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逾1亿元。主要捐助项目:河源体育馆、新田镇村道、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龙川中学、龙川赤新公路、河源市人民医院、龙川县体育公园、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等。
2002年,吴惠权回家乡考察投资环境,当他获悉2003年年底家乡将开通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的消息后,回家乡投资兴业的疑虑被彻底打消了。同年9月,吴惠权同家乡正式签订投资意向书,计划在河源投资6亿港币兴建一个大型现代化福新工业园。首期工程已于2004年5月试产。
吴惠权表示,他的集团已准备将投资重心转移回家乡。“河源福新工业园投资可谓是福新集团的一个大手笔,作为一个企业家,我非常看好河源的发展前景。”吴惠权说,“我会把根留在河源。”
吴惠权在自己事业取得成就的同时,不忘家乡事业的发展,他热心家乡各项公益事业,10多年来,共无偿捐资3200万元。对于吴惠权,香港媒体是这样评价的:“凭其努力不懈的态度、坚守诚信的德行,于别人眼中逐渐式微的纺织业拼出一条出路。”“商场上站稳了脚,不忘公益事业,捐赠资金逾亿,并肩负推动故乡发展的重任,成为新一代杰出华人。”
2015年1月11日,时任该会主席吴惠权带领会员参加在香港大球场举行的“港岛九龙区百万行”,身体力行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活动筹得的所有善款,全数资助“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
2021年6月6日,吴惠权带领香港客属总会及其团体属会举办“庆建党百年 贺香港回归”大型系列庆祝活动,组织300多位客家青年参与“客属百人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狮子山下》”视频拍摄
2021年7月,河南省暴雨引发严重水灾,吴惠权、香港客属总会的首长及乡贤,以香港客属总会的名义为河南水灾捐赠善款320万港元。
2021年,吴惠权带领香港客属总会开办了“客家少年合唱团”、“客家少年功夫团”
2022年3月,香港第五波疫情严峻,吴惠权再次号召香港客属总会各位首长筹款377万港元成立“抗疫救助基金”,向有确诊病例的754个会员家庭提供现金支持,向每个有确诊人士的会员家庭发放港币5000元,为乡亲家庭送上了最及时的帮助,缓解了乡亲会员的燃眉之急。在此期间,吴惠权亦带领客属义工团队参与“中央援港抗疫物资”分装工作,配合特区政府开展疫苗接种活动,邀请海内外各界人士拍摄为香港抗疫加油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