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彭年,汉族,字季篯,清末浙江余姚人,清末台湾清军将领,
黑旗军主要将领,阵亡于
乙未战争,
民族英雄。
原籍浙江
余姚,后客于广东顺德。1894年(光绪二十年)任县丞, 具有强烈爱国意识。1895年春至台北,为清军总兵
刘永福幕僚。7月奉刘永福令率
黑旗军七星队700人驻防彰化八卦山炮台,阻击日军南犯。8月上旬,率黑旗军管带
袁锦清军至
苗栗,与
徐骧,
吴汤兴、姜兴祖等义军领袖联合阻击日军。14日击败日军,遂与徐骧等率部驻
大甲溪一带。为阻击日军南侵,率部伏于大甲溪南岸竹林。22日,当日军结筏渡大甲溪,其中一部刚至中间时,埋伏在溪南岸竹林中的官兵奋起阻击。日军急忙回渡,又遭伏于北岸的徐骧军猛击,日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翌日,日军大队再犯大甲溪, 由于众寡悬殊,接连失利,退往彰化,大甲溪失守。26日台中失守。27日凌晨,率部与3路进犯彰化的
北白川能久亲王指挥的日军
近卫师团发生了殊死激战。28日,当日军攻占八卦山时,又从
大肚溪南岸率军回救。战斗中身先士卒,同
徐骧残部合兵一处,夺下八卦山制高点。在日军炮火猛烈攻击下,身负重伤,裹创再战,直至弹药
告罄。最后壮烈牺牲。
乙未战争开战,日军攻陷
台北城后,
刘永福接手主导
台湾民主国,所率领的
黑旗军向来以善战而闻名。农历五月,与
苗栗义民吴汤兴和
徐骧合力抵抗日军。刘永福唯恐台中有所闪失,遂商议派兵支援。吴彭年自愿前往,率领七星旗兵七百人,加入李惟义的阵营。农历闰五月二十九日到达彰化时,李惟义之新楚军已部署于苗栗。六月十五日,吴彭年又接获苗栗人之请托,率屯兵营管带徐学仁至大甲屯兵营管带袁锦清、帮带林鸿贵等带兵前往,并于隔日进驻当时属
苗栗县管辖的大甲。六月十八日,随新楚军副将杨载云在头份庄战死,日军大举南下。
数日后,日军抵达大甲与守军交战,吴彭年所部之兵力不足,新兵召募又尚未完成。吴彭年骑马掠阵,马悲鸣而无法前行,遂易马再出阵。在郑以金等义军的协助作战下奋勇力战,袁锦清及林鸿贵皆战死,吴彭年只得收兵返回大甲。
二十三日夜间,
苗栗被占,
吴汤兴及
徐骧率军南下台中,吴彭年则率兵赶到彰化,并发电报给台南告急。初七日,日军以两队进攻彰化,吴彭年以王得标率七星旗兵三百守中藔、刘得胜率先锋营守中庄、孔宪盈守茄苳脚、李士炳和沈福山各率所部守八卦山。
初九日黎明,日军以一中队涉溪攻黑旗营,又以一中队攻其背后。吴彭年率兵出战,而日军大队已从间道直捣八卦山,吴汤兴和徐骧紧守阵地并开炮轰击。日军冒险登山进攻,吴汤兴阵亡,徐骧不支而败走。当时吴彭年正率领部队于
大肚溪畔与日军交战,遥望八卦山已树立日军旗帜,急率全军回救。至山麓处,吴彭年中弹坠马,身边亲兵四人亦死,李士炳和沈福山俱殁于东门外,死者数百人。日军遂入城,黎景嵩与树勋各自微服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