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石城,位于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始建于汉代,占地面积900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吴堡石城始建于汉代。
金伪齐阜昌八年(1137年),寨主兼将折彦若(府谷折家将)维修石城。
金正大三年(1226年),始设吴堡县,县治于石城。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知县刘钺、十七年(1538年)知县张弛、三十三年(1554年)知县李辂均重修后,石城已具相当规模,设有东、西、南、北4门。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知县李锦筑北门月城。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知县杜邦泰建南北两座城门楼。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知县卢文鸿建东西两座城门楼。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知县简国宁建南外门。
清清雍正八年(1730年),知县詹绍德开北门改向黄河。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知县倪祥麟大修石城,即为现在的古城式样。其后200余年间,再未见石城维修记载。
20世纪40年代侵华日军占领山西后,在石城对岸高山用大炮轰击古城,致使大部分城内古建被毁。
建筑格局
吴堡石城遂成为城关镇的一个行政村(城里村)。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周长1125米,占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城设东、西、南、北4门,东日“闻涛”,南日“重巽”,西日“明溪”,北日“望泽”,均系青石构筑,拱券门洞,上建敌楼(已毁)。南门增设瓮城,南门内设马道一条。城周四百三十丈,外城高三丈至一丈二三,内墙高一丈至七八尺不等,顶宽一丈,底宽一丈二尺。城墙内夯黄土,外包青石,条石拉筋。现城垣残高0.6米~11.2米,上宽3.6米~7.5米,下宽3.1米~11.2米,城墙设有马面、角台4处,其中在较易遭受攻击的西墙、北墙各设马面一处。在筑造最高的北墙两端,设东北、西北角台。城顶海墁为石板铺筑,全城共有365个石砌垛口,今存数十个。南门瓮城,墙体总长约100米,包括南城门、瓮城城门及瓮城墙体;北城墙局部约120米,上宽约2.5米~4米,下宽约5米~10米,高约8米~13米,由北城门、西北角台及88米墙体组成;王遇时民居,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
文物遗存
吴堡石城原门上均嵌石匾,现仅存西门、南门两处3块,其中南瓮城门石匾为清乾隆年知县倪祥麟题“石城”二字。
历史文化
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赫连勃勃建大夏政权后攻下长安,俘获大批东晋刘裕部下,所谓“吴儿”,押回陕北,设许多“吴儿城”“吴儿堡”令其居住,相传石城也是其中一座“吴儿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定难节度使李光睿率兵破北汉吴堡寨。吴堡石城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五代至明清经年修缮,保存相当完整,到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军进入山西,多次渡河进攻吴堡未下,便隔河炮轰了石城致使城内古建损毁。城内有娘娘庙、祖师庙、衙神庙、兴文书院、衙署及民居。吴堡石城是黄河沿线的一个重要军事堡垒,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文物价值
吴堡石城依山顺势而构筑,扼黄河天险,易守难攻,素有“铜吴堡”之称,是保卫内地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我国北方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石城,对研究古代北方地区的军事史、建筑史有着较重要的意义。
石城内遗存的民居独具特色,为明、清时所筑的窑洞式四合院。是研究黄河沿线民居建筑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吴堡石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吴堡石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
交通
自驾前往吴堡石城:从
吴堡站出发,大约15公里,约需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