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占魁
原株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吴占魁,曾用名吴连事。1926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栾城县南高乡西高村。1942年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4月,负责参与筹建株洲市。7月,任株洲市总工会主席。1953年4月25日,任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1955年5月,任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56年12月至1968年1月,任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1968年10月至1980年11月,任株洲市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4月至1977年10月,任株洲市委常委。1977年11月至1983年5月,任株洲市委副书记。1980年12月至1983年10月,任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1983年5月至1985年5月,任株洲市委常委。1983年10月至1986年6月,任株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离职休养。2010年9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革命历程
不忍屈辱 投身革命
“我出生于河北省栾城县西高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我的家乡本来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那里地势平坦,民风淳朴。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打乱了我们的平静生活。”吴老说。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吴占魁的家乡遭受了日寇铁蹄的践踏,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他无法继续上学,只好辍学在家。日本侵略者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吴占魁从小就尝到了做亡国奴的滋味。1942年初,虽说还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吴占魁就毅然报名参加了村民兵模范班,投身抗日队伍,担任起监视日伪和国民党特务、为抗日武装人员带路、传送军事情报和掩护人民群众的任务,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同日本鬼子的斗争中,吴占魁和战友们一起开展地道战、地雷战,机智勇敢奋不顾身,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和一颗赤胆忠心。
英勇善战 斗智斗勇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了内战,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残酷杀害我革命干部、军烈属,镇压人民群众。1946年5月,为保卫革命成果、发展革命形势,向敌人讨还血债,栾城县委在西高村组织了复仇大队,我被派往复仇大队担任指导员。”吴占魁介绍说。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两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孟家园村是敌占区,离县城不远。有一次,吴占魁和兰生辰等7人决定利用晚上深入孟家园村,向该村伪保长催缴拖欠的公款。他们从龙化出发后便被汉奸发现告密。敌人估计,他们7人返回时一定要经过西宫和北浪头两个据点之间的那条路,因此就在路旁设下埋伏。但是,北浪头和西宫两个据点的敌人并未事先取得联系。吴占魁、兰生辰晚上到达那里,伪保长仍然不缴公款,他们就押着伪保长返回县城。在返回的路上,他们还想赶赴另一个地方执行任务。这样押送伪保长的任务就由兰生辰负责。兰生辰走后不久,吴占魁等人就听到身后大约一公里处枪声大作,“糟糕,出事了。”吴占魁心一沉。连忙带领五人朝着枪响的地方跑去。赶到出事的地方,枪声已经停下,看来敌人已经走了,忽然隐约听到有人在喊:“占魁……”他们顺着喊声跑过去,用手电筒一照,只见兰生辰被五花大绑,全身是血。他们赶紧找来一块门板,把兰生辰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第二天,大家才从兰生辰嘴里得知,那天晚上他押着伪保长走进了敌人的埋伏圈,被敌人抓住用裤腰带五花大绑。敌人推搡着要带他走。兰生辰坚决不走,而此时西宫据点的敌人远远听到吵闹声,以为是八路军的人来了,连忙开枪,结果,北浪头和西宫两地的敌人竟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敌人见兰生辰不肯跟他们走,就将他按在地上,对他连开四枪,见他不再动弹,就丢下他走了。可令敌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四枪没有打中兰生辰的要害,兰生辰经过治疗很快康复了。复仇大队的成员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这并没有让他们畏惧,反而更加激起了吴占魁等人的斗志。
一天夜里,吴占魁带着几个战士来到张家辛庄并夺取了该庄,而解放军此时已经打进了县城,一个姓孟的伪乡长惊慌失措地从县城逃到张家辛庄。吴占魁和他的战友们见他来了,连忙将计就计,出来接见。伪乡长一看,慌了,忙说:“我以为你们是“皇军”,原来还是八路军啊!”吴占魁等人将他抓住,并从他的身上缴获一支三八步枪。这个伪乡长曾经多次杀害村上的抗日干部和干部家属,双手沾满了鲜血。后来他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筹备建市 规划蓝图
“1945年4月的一天,上级领导找到我,对我说:‘国家准备7月份在株洲成立直辖市,你们几个人负责去组织市委、市政府班子。’我一听顿时一楞,要知道株洲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人口仅7000余人。上级领导看着我疑惑不解的神态,笑着对我说:‘占魁同志,你不要小看这里,将来这里要搞工业,和长沙、湘潭建成毛泽东格勒。’”回忆起到株洲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吴老向我们介绍。当时刚做父亲的吴占魁,二话没说就带着母女俩来到株洲,和其他同志一道筹建首届市委、市政府。那时的株洲镇只有一条老街,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多是木板屋,又旧又破。几家私营商店,经营布匹、粮食、木材、纽扣和日用杂货,这些商店都是小本买卖。通往湘江和建宁港的那条港口街,是一条坑坑洼洼的麻石路,离此不远的南站附近则是一片长满野草的菜土和几个破烂的茅草棚,污水流淌,蚊蝇猖獗。吴占魁等负责人成立了市委机关后,市委迅速在城市开展了两项中心工作,一是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二是抓紧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搞好水利、公路、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为后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年,株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八大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些大厂相继在株洲选址建厂。前苏联专家也经常往来于株洲,他们在市长吴占魁和第一书记候锡义的陪同下,察看了株洲的地形势,发现株洲市的平地面积很小,而且沿湘江一线的建宁港和白石港全是一片洼地,离此较远的地方又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于是就作出结论:株洲是不能搞太多建设的,顶多只能建一个6万人口的小城市。吴占魁对专家说:“我们还有清水塘那边呢?”苏联专家说:“那已是另外一个株洲了,这中间隔着一座大山,要把它推平谈何容易,等以后再考虑吧!”苏联专家的凉水泼得当时只有20多岁的市长吴占魁很不服气。吴占魁后来知道,带苏联专家看地势时站在低处,看到的自然是大山包。于是他将专家们带到高处,一览众山小,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一五”期间,国家将苏联援建的150个项目中的4个,496个限额以上项目中的4个安排在株洲。从此株洲成了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有色金属之乡、化学工业基地、江南工业重镇。株洲终于圆了工业梦,株洲人口成倍地增长。
亲临指导 大厂落户
可以说从1957年株洲电厂的成功修建到601厂、331厂、田心机厂、选矿药剂厂等大批国营工厂以及地方工厂从筹建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竣工,吴占魁都亲自参与了建设,并和市委、市政府对工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建议。
1955年,经过吴占魁等市政府领导的努力争取,燃料工业部电管局设计管理局局长逯玉昆、前苏联专家克林果夫一行7人来到株洲进行发电厂的选址工作。市长吴占魁和第一书记马壮昆亲自陪同各单位数十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在株洲进行勘察,并仔细向他们介绍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在电厂施工期间,安装队进驻工地时,职工的居住条件很成问题,吴占魁得知情况,连忙责成市政府有关部门拿出方案迅速解决,从而为安装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加快了设备安装的进展。
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奋斗,株洲发电厂第一期工程终于胜利竣工。吴占魁市长望着刚刚落成的红色厂房和高大的烟囱,心情格外激动,“我明白,这意味着株洲人民从此就要彻底告别‘洋油’和松脂照明的时代了!”株洲电厂的建成,吹响了株洲新城建设的号角。
夕阳余热 温暖人间
离职休息后的吴占魁同志一刻也没有闲着。那一年,市人大副主任周素珍,接到市人大代表刘淑梅递交的一份提案,建议改善郊区茶山坳至马鞍山的交通状况。周副主任和市交通局局长张伟商量,决定邀请已经离职的吴占魁市长一起前往省交通厅联系。他们知道,老市长和省交通厅厅长李顺是老相识,如果请老市长出面,事情办起来可能就容易得多。吴占魁乐意地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在省交通厅,李顺厅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吴占魁开门见山说起修路之事:“老李,今天这事,趁我还在世,你还在位,尽快解决,早解决总比迟解决好!”
其实省交通厅也想解决这条路的问题,只因资金存在一定困难没有动手。李顺厅长说:“老吴,修路的钱如果都由我们省厅出,肯定有困难。这样吧,修路资金由我们省厅、株洲市和株洲市郊区各出三分之一,大家凑上200万元把路修好,行不?”就这样,茶山坳至马鞍山17.6公里公路的改造工程,经过省、市、区三方共同努力终于得以动工,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宽敞平坦的沥青路便出现在茶山坳与马鞍山之间。
有人认为这把年纪了还爱管闲事,可吴老不这么认为。他有句人生格言:当官一时,做人一生。只要有能力为老百姓解决的困难就当尽力而为,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吴老还担任市委党史联络组、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等职。
幸福生活 简单朴实
每天早上7:00左右,在市人大的果园林里,你会看到一位老人在全神贯注地打着太极拳,那一招一式活像一位武学精深的大师,他就是老市长吴占魁。随着年岁的增长,所要处理的事务也适量减少,他和平常老人一样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而且有着一定的规律。“我早上6:00就准时起床,起来后就到大院里散半个小时的步,再到园子里打半个小时的太极拳。8:00钟就回去吃早餐。早餐很简单,一般吃碗小米稀饭加一个馒头,从不多吃。中午的时候,有时和老伴看望一些以前的老同事、有困难的老百姓,有时到江边去钓一会儿鱼。下午3:00钟到人大办公室接待来访的群众。晚餐则常常是大米和杂粮结合。晚上和儿孙拉拉家常、看看电视。我比较喜欢的节目是新闻、焦点访谈、天气预报。晚上10:00就按时睡觉。”吴老这样向我们介绍朴实而平静的生活。
吴占魁夫妇感情深厚,老伴武志是他在栾城担任第二区区委书记时相识的。1949年,吴占魁随军南下,武志很是舍不得他从身边分开,可漂亮贤惠的她认识到革命工作重于一切,坚决支持吴占魁南下。1949年,考虑到吴占魁的工作和生活,加上当时南方的革命工作的需要,党组织于当年年底将武志从河北调到湘潭并安排她在湘潭湘北建设学院。1949年,吴占魁和武志在湘北建设学院举行婚礼,婚礼简单而又热烈。1951年她随吴占魁来到株洲。当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她从来没有埋怨。后来吴占魁担任株洲市市长,每天工作更加繁忙,根本就没时间照顾家里,家务活就一股脑儿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让吴占魁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吴占魁已是儿孙满堂,他对老伴和儿孙要求很严。子女的就学、工作都得靠自己。看到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吴占魁感到很欣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02:5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