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迈(1934年1月-2023年4月17日),男,安徽
歙县人,中共党员,研究院,1960年毕业于
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俄罗斯文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人物生平
1953年夏,毕业于安徽徽州师范学校,同年秋入安徽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
1954年,秋被选派到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后去苏联留学,先后就读于基辅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
1960年7月,毕业于列格勒大学语言文学系,同年回国,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苏联文学组工作;
1964年10月,转入外国文学研究所,2006年退休。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先后担任苏联文学研究室副主任、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副主编、主编;
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学者”称号;
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职称;
1991年3月至1998年底,任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199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评审组组长;
1991年起,任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会长,2004年任顾问;
1993年,任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
1988年,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2000年任会长;
1997年至2001年,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起,任名誉委员;
1998年至2002年,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5年,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文学理论》课题组专家组成员;
2006年4月,起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1999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年8月,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2023年4月17日凌晨两点二十三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主要成就
吴元迈1962开始发表学术论文,主要从事俄苏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一、独著:《苏联文学思潮》《探索集》《现实的发展与现实主义的发展》《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吴元迈文集》;二、主编或合著:《苏联文学史》(三卷本,任副主编并撰稿,“六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94年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奖三等奖)、《世界文学评价丛书》(85册)、《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十卷,“八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世界文学泰斗丛书》(十五卷)、《20世纪外国经典作家评传丛书》(八卷)、《20世纪外国文学史》(五卷,“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文学》(全国干部培训教材)、《获国际著名文学奖作家作品丛书》(六卷本)、《外国刍议文学名著丛书》(八卷)、《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外国文学史话》(十卷)。主要译著有:《殒星雨》《没有战争的二十天》《方尖碑》。主要论文有:《略论文艺的人民性》《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潜先生商榷》《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文学观念的格局》《文艺的民族性与文艺的世界性》《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再认识》等。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