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超
中国作曲家、 指挥家、 音乐教育家
吴伯超(1903年8月23日-1949年1月27日),江苏武进人,音乐名家,中国重要的作曲家, 指挥家, 音乐教育家。
早年经历
1903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武进;
中学年代即随刘天华学习民族乐器演奏;
1922年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继续从师刘天华,与曹安王君仪、韩权华、萧伯青同是刘天华的弟子学习琵琶与二胡;
1927年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
1931年赴欧洲,在布鲁塞尔夏罗瓦音乐学院及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与指挥;
1936年学成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抗战期间,历任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主任、励志社管弦乐团指挥,中训团音干班副主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国立音乐院院长等职;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原校址在重庆白沙镇新桥)任教期间,1942年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那天,由白沙音乐教育促进会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合作,借驴溪半岛江津师范学校场地,举办了“中国音乐月万人大合唱”。由卢前撰写《白沙镇歌》歌词,吴伯超指挥,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史无前例的万人大合唱;
1949年1月27日, 乘太平轮去台湾为国立音乐院觅新址时, 不幸在浙江舟山群岛与一艘载着2,700吨煤矿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 随船沉没, 年仅45岁。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合唱曲《中国人》、女声合唱《暮色》、二胡曲《秋感》、民乐合奏《合乐四曲》等。
《中国人》(侯伊佩词),作于1940年。该曲于1942年获教育部文学艺术的作曲奖,曾广泛唱于西南大后方各地。
童年趣事
根据吴伯超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学员芮文元所述:
太师母生下恩师后,因奶水不够,一天喂他7个鸡蛋。这成了日后师母嘻笑他的把柄,常说:“你是从小被鸡蛋撑得长勿陀(长不高之意)的!”恩师儿时相当顽皮,常拿着棍棒和村童们捣来捣去,霸着个土丘或柴堆说是“皇帝坐江山”;有时碰伤了玩伴,太师公就得出面去道歉并给小孩疗伤。而他一面玩一面还爱拼着嗓子使劲吼叫,结果就在儿时吼破了声带。一生嘶哑的嗓音,成了日后“国立音乐院”大学部那些学兄学姐们老爱称他为“豆沙院长”的缘由;并由此而“株连”到他的女儿吴漪曼,她1947年考入“国立音乐院”本科后,竟也被同班同学(内有另一常州人吴祖强)毫不慈悲地起了个“小豆沙”的绰号。
小学订亲
恩师吴伯超与师母薛雅君的婚姻绝对属父母包办。两家在雪堰桥镇上只隔七八间门面,薛家也开了个南货店,是小伯超去道南小学上学的必经之道。但两家订亲后,本来是一道顽皮的玩伴,反再不好意思见面了。薛雅君在七八岁时有天睡在床上还没醒,就被母亲喊着说:“快起来吃喜糖,你已经定亲了。”接着母亲谆谆教导女儿说:“你已经有了人家,订了亲就是大人了,不要出门玩耍了……”从此薛雅君真的不敢出门,怕遇见“丈夫”,从此学刺绣,念私塾。而小伯超上学呢,从此也再不好意思从“岳父母”家门口走过,每天绕个大弯,从荒野的松林坟场转到道南小学的后门,进学校。如此直到正式结婚那一天,俩人才又恢复见面。婚礼上朋友们担心吴伯超的“个子”,特定做一双垫有高后跟的皮鞋送他穿上。不过女儿吴漪曼长大后对此举似不十分领情,强调说即使不穿那鞋,“父亲毕竟比母亲略高一二寸呢!”这对夫妻是真正的一见钟情,一世深爱。抗战期间在桂林,曾有亲密好友来吴家吃酒,席间醉熏熏的客人好意劝吴纳小,说:“伯超你只有这个女儿,你要……”吴伯超立即放下酒杯正色道:“女儿和儿子是一样的。我们是患难夫妻,恩爱夫妻……来,来,来,喝酒!吃菜!……”恩师人品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13年后还清学费1926年吴伯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大音乐传习所甲种师范科,次年被聘为上海“国立音乐院”钢琴、二胡助教兼会计。他工作非常卖力,每天从早忙到深夜,常常只能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工作之余,不废研究,业益精进。因其出类拔萃,终获庚款奖金,于1931年留学比利时专攻作曲与指挥。1935年学成回国,复任上海音专教授。在比利时留学期间,吴十分用功,为不使自己打瞌睡摔下,常用绳将自己捆在椅子上。后因受人陷害,仅以一年的奖学金苦读了5年。最后一年实在撑不下去了,幸亏有位仁慈的马老太太,见吴这般奋发苦读,自愿借给他最后阶段的学费,并同意他在自己家中搭伙(每天一顿)。吴衷心感激,尊称她老人家为干妈。吴回国后因生病,又加战乱,所欠干妈学费直到1948年才陆续还清,为此心中一直惦念不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2 13:10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