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业正(1937年12月—2023年1月16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党员,制冷与低温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乌克兰工程智能控制科学院通讯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制冷教研室主任,已故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37年12月,吴业正出生于上海。
1954年—1958年,本科就读于
交通大学动力系内燃机专业。
1958年,任交通大学助教。
1959年—1963年,研究生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工程热物理专业。
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6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首批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
1993年,当选乌克兰工程智能控制科学院通讯院士。
2008年,退休。
2023年1月16日13时15分,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8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吴业正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光纤技术定量测定了往复式压缩机环状阀片的倾侧运动,建立了描述倾侧运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倾侧运动的观点,以升程、阀隙马赫数、无量纲弹簧力和比压分布为决定性参数的压缩机环状阀设计新方法,使环状阀寿命提高了八倍;在国际上首次用萘升华法,测定了压缩机中狭窄、曲折通道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结合对其它零部件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压缩机热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优化设计软件。
吴业正提出了环保型制冷工质“一种以氟里昂152a为主的二元混合工质”,对使用替代工质的冰箱既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又进行了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析提出应当重新设计并重新选择组成制冷系统的各个部件,并提出具体的匹配方法,达到了重新匹配的目的;长风机器厂制造出采用该工质的冰箱样机十台,其节能6.5%以上,并成功投产。
吴业正利用激光M-Z干涉仪得到了微细管排自然对流浮力流场的显示图像,对比分析了管排参数与温差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深度,提出水平管排的换热应分为滞留区和强化区,给出了划分这两个区域的判据;并通过探讨换热机理,建立了数学描述模型,得出预测微细管排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公式;结合制冷工程中的丝管式冷凝器,阐明了影响其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因素及预测方法,开发出新型中温电辐射加热板。
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校庆网数据,吴业正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委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10余项。
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校庆网数据,吴业正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已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EI收30余篇。
吴业正一生中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人才培养
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校庆网数据,吴业正培养出博士21名,硕士23名。
吴业正一生中编写教材近10本,其中包括国家级重点教材2本、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
吴业正主讲的课程“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于2004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精品课程,同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吴业正教授一生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对教育和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吴业正教授在他的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制冷与低温技术领域中取得的成就获得了国际的认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校庆网评)
吴业正教授为中国“制冷系统及压缩机热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获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功,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科学中国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