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概念
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亦称“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与“正概念”相对。如“非党员”,“不红”,“不变化”。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论域而言的。在具体的语境中,负概念总是相对正概念而言的。负概念以不具有与它相对的正概念的内涵作为自己的内涵。在一定的论域之内,负概念的外延是正概念反映的对象以外的一切对象。例如,“非党员”不具有党员的属性,指党员以外的一切人。“非党员”与“党员”的论域是人。在语言表达方面,一般说来,在正概念前面加上“非”、“不”等否定词就得到负概念。但是,并非有否定词的都是负概念。例如,“无机物”、“无线电”、“非洲”、“不丹”等等表达的是正概念。在表达思想时,使用负概念,有助于指谓明确,并能使表达简练。
负概念总是与正概念相对而言,负概念与正概念二者所反映的对象合起来构成一定的范围,此范围在逻辑学上成为该概念的论域。
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叫正概念。例如“党员”“聪明”“正式”。
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叫负概念,例如“非党员”“不聪明”“非正式”。
表达负概念的词语中,往往有“非”“不”“无”等否定词。但并不是凡有“非”“不”等字的都是负概念。例如“非洲”“不丹”“无中生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
要明确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了解这个负概念所处的论域。所谓的论域,是指某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如“非党员”这个负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是人。也就是说,就“人”这个特定范围来看“不具有党员这个属性的人”是“非党员”这个概念的内涵,而党员以外的所有人,是这个概念的外延。一个负概念的论域恰好是这一负概念同与其相对应的正概念的外延之和。
正确认知正概念与负概念,对于自觉遵守排中律和矛盾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22 07:3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