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向潇湘我向秦》是宋代诗人
徐积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往的怀念,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作品原文
我望秦关方整驾,子如湘水欲登舟。
马嘶山坞谁家宿,缆系江枫何处留。
垄上耕随残月去,日边帆带落霞收。
灞陵古恨骚人意,歌向樽前不易酬。
作者简介
徐积(1028-1103),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英宗治平进士,官终监西京嵩山中岳庙。著有《节孝集》。
白话译文
我望着秦地的关隘正准备驾车出发,你却好似要在这湘水之畔乘船远行。
马儿在山坞中嘶鸣,今晚不知会在谁家借宿;船儿的缆绳系在江枫旁,也不知会在何处停留。
田间耕种的人在残月的陪伴下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夕阳下的帆船带着天边的落霞缓缓归来。
灞陵桥边那古人伤别的遗恨,让文人墨客们心生感慨,即使在酒樽前吟诗作歌,也难以排遣这离别的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在分别之际的场景,一人驾车前往秦地,一人乘舟前往潇湘,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我望秦关方整驾,子如湘水欲登舟”,以直接对比的方式,描绘了两位朋友即将分别的情景。驾车者正准备启程前往遥远的秦地,而乘舟者则即将踏上前往潇湘的旅程。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空间上的距离,也暗示了两人命运的不同轨迹。
颔联“马嘶山坞谁家宿,缆系江枫何处留”,通过马嘶声和江边的枫树,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马匹在山间小路嘶鸣,似乎在为即将离开的朋友送行;而江边的枫树则象征着离别后朋友的停留之处,留下了深深的思念。
颈联“垄上耕随残月去,日边帆带落霞收”,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和旅途的漫长。在田间劳作的人们随着残月消失在远方,而远处的帆船则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前行,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忆。
尾联“灞陵古恨骚人意,歌向樽前不易酬”,引用了“灞陵”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离别时情感的共鸣。尽管歌声在酒樽前难以表达全部的情感,但这种离别之情却如同古代骚人的哀怨,深深刻在心中,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