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西安·平特莱(1933年11月9日—2018年5月18日),出生于乌克兰塔鲁季涅,罗马尼亚导演、编剧、制片人。
演艺经历
1956年,从布加勒斯特“伊昂·卢卡·卡拉迦列”戏剧与电影学院毕业。
1959年,参与剧情电影《
多瑙河之波》的工作并出演了 一个小角色。
1960年,开始担任布加勒斯特布兰德拉剧院的驻院导演。
1963年,在剧情电影《瓦杜尔· 韦 基的宝藏》中担任助理导演。
1965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周日六点》,该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与年轻人相遇”单元,并获得大奖,获得马尔德普拉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影评人特别奖。
1967年,因为在戏剧领域的工作获得罗马尼亚文化功绩勋章。
1969年,自编自导由乔治·康斯坦丁、弗拉迪米尔·格伊坦合作主演的喜剧电影《重建》,该片完成后即被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禁映,影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1972年,执导的戏剧《钦差大臣》在上演之初就被禁演;同年,获准自由出入罗马尼亚。
1973年,在南斯拉夫执导根据契诃夫小说改编的电视电影《六号病室》 ,影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1979年,回到罗马尼亚,编剧并导演根据卡拉迦列《狂欢节》改编的剧情电影《米蒂克,为什么钟响了?》, 影片在完成后即遭禁映,1990年才得以解禁上映。
1990年,担任文化部创意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1991年,担任纪录片《罗马尼亚大学广场》的制片人。
1992年,编剧、导演、制片由玛雅·摩根斯特恩、勒兹万·瓦西莱斯库、维克托·雷本久克联合主演的喜剧电影《
橡树》 ,该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展映单元。
1994年,自编自导由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克劳迪乌·布莱翁茨共同主演的爱情战争电影《
难忘的夏天》 ,该片入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95年,执导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的合集影片《卢米埃尔和四十大导演》 中的一段。
1996年,编剧并导演剧情电影《太迟了》 ,该片入围第4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98年,由其自编自导的剧情电影《
最后的天堂》上映, 该片获得第5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2001年,自编自导由格奥尔基·迪尼克、拉杜·贝利甘共同主演的传记电影《
刑讯者的下午》 ,该片入围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3年,执导由维克托·雷本久克、勒兹万·瓦西莱斯库、
科卡·布卢斯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
尼基与弗洛》,该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同年,出版回忆录文集《琐事集》 ,此后数次再版并出版了法文版。
2005年,编剧并导演由维克托·雷本久克、索林·莱奥韦努共同主演的战争短片《
原牛头像》 ,该片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
2007年,获得首届罗马尼亚电影戈波奖终身成就奖。
2012年,个人电影作品回顾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同年,担任剧情电影《
帕利路拉某处》的联合制片人。
2016年,担任喜剧电影《
雪山之家》的联合制片人,该片由
克利斯提·普优执导。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编剧作品
制片作品
助理导演
文学作品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吕西安·平特莱是一位能在戏剧和电影中浑然天成地将敏锐的社会观察与诗意的视觉呈现融合在一起的、擅长讽刺的导演。无论是在政治立场还是艺术表达上,平特莱都保持着他的愤怒,愤世嫉俗却又玩世不恭,极具颠覆性,使人震惊,又永不妥协的态度。他的现代主义电影手法具有充分的作者性,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电影中的自反结构;对声音的创造性使用;演员表演上强调间离效果;营造荒诞情境和超现实主义时刻;对人物内心和主观意识的探索。他作品中的政治讽刺,经常是与荒诞情境结合出现的,这与罗马尼亚或者巴尔干式的黑色幽默相关,同时也与前社会主义阵营,或曰东欧国家的意识形态状况直接相关(《当代电影》评)。
后世纪念
2019年4月23日,为了纪念吕西安·平特莱,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了“吕西安·平特莱的电影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