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祠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稷祠位于陕西武功老城武功镇境内稷山之巅上阁寺,是专门供奉农神后稷的祭殿。自汉代以来代有修建,现存建筑是在清代基础上复建。1981年被公布为武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后稷祠始建年月不详,初在城南蜡祭坡上中层,据姜嫄墓下,张树勋志言:城南蜡祭坡移今址。
后周显德年间(954年-960年)于城内稷山建后稷祠,后废祠为宝意寺,遂被僧据。
明弘治四年(1491年)复废寺为祠,有马嵬京北尹锋撰文。祠为正殿三楹,门庭三楹,殿东西八神高各五间。八神曰:先农,曰司墙,曰,曰,曰猫虎,曰坊,曰水庸,曰昆虫,盖子后稷同一祀者,取稼墙之义也。
此处三面环山,登临远眺,武功旧城九街十八巷布局分明,人流如蚁,所有建筑嵯峨有致、各具特色。环视远处,山川河谷,八方道路,田野林荫一览无余。
附属建筑
祠前山门殿上悬匾额“粒食万年”。进山门北行五十步为戏楼,过两侧月门往北是献殿,面阔三楹,正中悬“有邰家室”巨幅愿额。东、西陪殿各三间,正殿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内塑后稷坐像,设暖阁围幔,前檐、后檐均安装有满间棂格。图案雕刻精巧,彩绘以后稷生平事迹为主题的各种图画,后稷传说一目了然。
沿祠外右侧望西登上七十二步台阶,建有飞檐八卦亭一座,雕刻技艺精湛,工笔彩绘绚丽多彩。亭侧便是玲瑰剔透的钟楼,内悬一巨钟,按十二时辰敲钟报时,方圆七八里地均能听见钟声,人们闻钟声而作息。
遗址考证
《水经注》卷十八载:邰(武功)“城东北有姜嫄祠,城西南百步有后稷祠,眉之邰亭地”。此即武功有姜嫄、后稷祠的最早记载。《长安志》于武功条下载:“后稷祠在县西南二十三里,姜嫄祠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即中亭川武功城(今武功镇)。
康对山《武功县志》载:后稷庙、姜嫄祠“今俱亡矣”,而“今(明正德时)后稷祠在城内西上,故宝意寺址也。明弘治丙辰(1496)知县(宋)学通改建,祠后又作姜嫄祠”。
《长安志》载:“宝意寺在县西一里,亦唐神尧别宅。乾封三年(668)建为宝意寺,周显德二年重修宝意寺,寺东临绝崖”。显然是后稷祠在唐以前(乾封三年)即已有之,后来的宝意寺(俗称上阁寺),即以后稷祠为中心改建发展起来的。此后,代有修葺。
到清雍正十一年(1733)《后志》记载:“殿三楹,四角垂檐,南向,殿前有碑,马嵬阎铎记”。明、清数有修葺,每次立碑以记其事,碑文多言宝意寺“大唐创业天子(李世民)读书处”,与《长安志》的“唐神尧(李渊)别宅”之说相吻合。
李渊武功的住宅有三处,宝意寺即其一,此宅系以后稷祠为中心所建,由此可知,后稷祠建于李渊之前。
相关诗篇
明代知名学士吕楠登谒后稷祠赋诗一首:
夫子天下烈,播谷广炎皇。直茅当兹土,种德邀无疆。
有口咸食力,罔极齐穹苍。二月武功曲,莺鸣柳半黄。
星言拜古祠,陟山云中翔。烟川睇春县,览极独惨怆。
风尘翳环宇,赢黎裂予肠。缅怀躬稼泽,谁可使均穰。
明代诗人谒姜嫄后稷祠新作,镌七年一首。
帝殿姜嫄岂何然,由来后稷隆重云。
即知职母园坤法,始犹思文朽昊天。
身在唐虞开稼穑,道贴文武肇达贤。
邰封两过塔瞻仰,庙宇巍峨永万年。
清 · 许孙荃 武功春日谒后稷祠
当时教稼无先圣,万世黎民定阻饥。
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邰封麦秀垂垂遍,禹甸氓歌处处随。
文德配天真不忝,独从含哺有馀思。
参考资料
民国 武功县志稿簿.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6 10:06
目录
概述
简介
附属建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