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科学观是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现代科学观尤其是科学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科学的总体认识,其来源驳杂,存在着多元性与复杂性,但共同的核心观点是质疑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质疑科学的价值中立。
产生背景
1 战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
从历史上看,培根的近代经验论、笛卡儿的唯理论以及休漠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奠定了科学主义萌芽的哲学根基,孔德的实证主义标志着科学主义的诞生。社会历史的演变也为科学主义的孕育、发展铺平了道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反神权功绩、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以及以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两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科学的力量令人震撼,科学主义也在人们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中不断发展、壮大。但是, 随着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过度掠夺自然而导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的出现, 对理性的作用抱着怀疑以至否定态度的后现代科学观逐渐产生。后现代思想家提出了以“否定”“破坏”“消解”“颠覆”现存一切观念、价值、制度为主旨的思想观念, 并试图建构起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自然之间的全新关系。
2 已有科学理解与科学新发现的冲突
传统科学认为世界运行具有精确的规律、物质运动严格遵守因果决定论、宇宙的演进将沿着墒增的方向进行, 等等。这些观点遭到了量子力学、相对论、非线性力学和
自组织理论的普遍责难。例如微观领域中的
波粒二象性说明了随机的几率现象, 这与绝对决定论是相对立的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依赖于实验条件和环境, 这也与机械决定论那种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而物质的性质稳定不变的观点相冲突。这些理论所强调的“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 等核心内容为后现代科学观所吸收和利用,科学的必然性、普遍性、预言性由此受到挑战。
理论实质
尽管后现代科学观来源驳杂,存在多元性和复杂性,但它们在对科学主义范式进行解构、试图重新建构起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仍然存在某些相似的话语元素。
质疑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强调多元性和开放性。
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对象是纯粹的客体,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是客观的,所得的证据和数据是客观的,对证据和数据的分析也是客观的,因此所得的结论是客观的,科学具有不容质疑的客观性和真理性。但是,世纪末以来的物理学革命表明,科学研究主体与客体在微观领域并不像在宏观世界里那样具有绝对分明的界限,纯粹的、客观的事实和观察由此受到质疑。例如在微观领域,人通过仪器观测粒子,粒子的行为在观测前和观测时是不一样的。后现代科学观据此认为仪器会对粒子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归根到底是人的影响,因此,科学认识的过程并不是纯粹客观的,它存在一个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又如在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不管测量工具如何精密,也无法测出它的真实长度。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人根本无法认识事物的存在,认识到的只是经验中的存在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只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和关系中,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暂时性质的对话对同一事实不存在中心的、唯一的描述, 而存在非中心的多元描述不同的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的“透视”,它们之间是“平权”的关系,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