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是2011年5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兵。
内容简介
《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内容简介:托马斯·库恩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富争议的学术人物之一。《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出版之后。库恩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范式”和“不可通约性”概念的澄清和维护上。1980年代以来,库恩越来越倾向于从语言的角度,重新阐释在《结构》中提出的哲学主张,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库恩后期“语言学转向”。《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分析了库恩从早期的自然主义立场。转向后期先验语言分析的认知根源。在捍卫不可通约性概念的论战中。库恩引入分类词典理论,提出科学革命就是语言革命,科学共同体就是语言共同体,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学习而不是语言翻译来理解过去的科学理论,从而回应了分析哲学家们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批评。最终,库恩发展出一种后达尔文康德主义知识论立场。《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由何兵所著。
作者简介
何兵,1974年3月生,四川巴中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1997)、哲学硕士(2000)、哲学博士学位(2006)。现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完成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项。
图书目录
导言
一被不断误读的库恩
二关于库恩后期思想研究的综述
三创新点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革命家,还是保守派?
第一节 生平著述与思想分期
一生平
二著述与思想分期
第二节 库恩与他的时代
一思想来源与学术环境
二革命家,还是保守派?
三库恩与科学社会学家
第三节 库恩的视阈:历史的科学哲学
一“进入写作者的头脑中”
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三历史的辉格解释
四反常与概念重建
第二章 语言转向的认知根源
第一节 何种意义上的语言转向?
一研究主题:不可通约性
二研究进路的变化:从自然主义到先验主义
三库恩走向语言分析的动机
第二节 现象世界的构造:从视觉模型到语言模型
一视觉模型存在的困难
二通过学习进入现象世界
三相似与差异
四经验世界的获得
第三节 范式的认知意义
一范式消失了?
二范式的认知功能
三基于案例的推理形式
第三章 不可通约性:意义、指称与实在
第一节 什么是不可通约性?
一不可通约性概念的引入
二不可通约性的多重含义
三小结
第二节 科学理论的合理评价与语言规则
一方法论不可通约性与合理性相对主义
二方法一元论者的合理性模型
三科学评价的“好理由”与语言的特征
四非形式合理性
第三节 意义、指称与实在
一意义、指称与不可通约
二指称的稳定性
三指称的连续性
四指称因果理论存在的困难和库恩的建议
五小结
第四章 不可通约性:翻译、诠释与语言学习
第一节 科学革命就是语言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语言特征
二分类理论与“词典”的重新编撰
三语言共同体的“生活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第二节 翻译、诠释与语言学习
一翻译失败与理论不可比较
二翻译与诠释
三理解与学习
第三节 真理、信念与知识进化
一作为历史产品的科学知识
二知识作为一种在世方式
三进化认识论与后达尔文康德主义者
第五章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哲学研究
第一节 科学观的改变:从表象到实践
一库恩是哲学上的改良派吗?
二库恩的哲学贡献:实践中的科学
第二节 对概念及概念变化的认知分析
一科学哲学中的认知转向
二对概念变化的认知一历史分析
三关于概念变化的框架解释
四萨伽德:概念革命的认知机制
五对认知研究的简短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19 20:2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