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庄为清初建村。因建村于朱吴之北,遂命名后庄。另一说,王姓自楼底村迁来定居,因地处楼底山后,故命村名后庄。 后庄位于海阳市中部,地处东经121°05′,北纬36°54′。东南100米邻楼底村,南600米接朱吴村,西靠公路,北3公里与北洛村相交。隶属朱吴镇。全村辖区面积约1.5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花生、玉米、地瓜、芋头、大豆、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273户,777人。有王、姜、栾、于、任等姓,均为汉族,其中王姓人口较多。
1941年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第一个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4月党支部书记王树先、大队长王树芹带领村民,参加大炼钢铁运动。 1964年2月在村东沟建第一个微型水库(泉水眼水库)。同年秋,又在村北沟建起了一座小型水库(卧龙庵水库)。 1970年王锋云从部队离休回村,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在村大小河流的上游建起坝头地,改变了本村粮食产量不高的局面。 1975年村党支部派人到莱阳农学院学习果业技术,并邀请有关技术人员来村指导,使后庄一举成为朱吴公社的果业大村,经济收入空前增加。 1980年全村用上电网供电。 1982年党支部带领群众在村东沟栽植了6.7公顷
红富士苹果。 1983年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0年党支部书记王建国、村委会主任王树松带领群众,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修建倒虹吸水槽240多米,铺设管道2400米。 1992年投资9万元,全村吃上了自来水。 1993年投资7万元,安装
闭路电视。
文教科技建国后,本村办起小学,后并入朱吴完小。1983年,村又办起了幼儿识字班。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相继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6人。其中有24人为1985年后考取的。 建国初期,本村文化娱乐以观看民间文艺节目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家有了电视机,大多数家庭购买了VCD,村民的文化生活焕然一新。 人民生活建国初,常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左右。改革开放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达到375公斤,解决了温饱。20世纪90年代后,吃的以小麦为主,肉、蛋、奶等消费品已成为日常食品。2002年,全村有电话45部,冰箱60台。 村庄建设建国初期,全村有100多户,住房全是小草房,人均居住面积为6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统一规划房屋,村民全部住上了瓦房,街道也进行了整修。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80多公斤,总产约2.5万公斤。1970年,粮食亩产250公斤,总产12.4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提高到35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653公斤,总产达到26万公斤。 1970年以来,本村大力更新苹果品种,并栽植板栗、银杏6.7公顷。2000年,水果、干杂果总收入达到80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649万元,其中农业311万元,林业5万元,畜牧养殖业300万元,其它收入33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初,本村仅有手工业作坊,经济收入很少。1982年以来,先后建起了印刷厂、面粉加工厂、小型榨油厂等。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6人,总收入160万元,其中工业130万元,建筑业30万元。 第三产业1982年,建村办商店1个,从业人员2人,只经销些油、盐、酱、醋等日用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第三产业逐步兴起,先后发展起运输、电气焊、饮食服务业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6人,收入117万元,其中运输业50万元,商饮业46万元,服务业21万元。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1月,王方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同年秋,王树良、王树楷入党。同时成立党小组,王方玉任党小组长。1943年10月,成立党支部,王树良任党支部书记,王树楷任副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反奸、反霸、反特斗争,组织开展参军、参战、支前等工作。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王树良、王树楷、王树先、王福荣、王寿阁、王锋云、王建国、栾法平、栾发波。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6个,党员45人。 1983年,村党支部被中共烟台市委、海阳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7月,成立村公所,村长王树楷。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树楷、王宝玉、王建富、王树芹、王树良、王建芳、王仁云、王树友、王树松、栾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