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王,汉语词语,读音是míng wáng,1、指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2、 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
词语解释
1、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
2、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
出处
《汉书·宣帝纪》:“﹝ 神爵 二年﹞ 匈奴 单于遣名王奉献”。颜师古 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代郡 乌丸 行单于 普富卢、上郡 乌丸 行单于 那楼 将其名王来贺。”
唐 杨师道 《咏马》诗:“徒令 汉 将连年去, 宛城 今已献名王。”
晋 潘岳 《闲居赋》:“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唐 李白 《任城县厅壁记》:“汉 则名王分茅, 魏 则天人列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