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校情结,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心理情结,就是认为名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千方百计要上名校。在中国,人们多出于面子问题,或者就业压力把名校作为首选目标,除了学生和家长的这种心理需求,用工单位也更认可名校毕业的学生,这就使得这种观念更根深蒂固。
简介
名校情结由于“面子”等种种问题,中国人常有“名校情结”。表现在国内高考时这一点就非常突出。每个学生和家长都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北大、清华——如果这些太难,那么至少也盯着复旦、交大。
名校情结是种潜意识,潜在地为自己的出身自卑,为若隐若现的歧视担心,为未来的人生忧心,于是为考上名校而拼命。但放远放大来看,所谓的情结恐怕就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相信眼前的一切都不会变,名校之名不会变,自身素质也不会变,所以要用名校之光来罩住自己的未来,才能保一方平安。
原因
名校情结回过头看,用人单位的名校情结似乎是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日益凸显的。2002年,也就是 高校大扩招后第一届学生毕业之际,复旦大学公布了一份《
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在“大学生眼中求职重要条件”中,“学校名气”首次被大学生认为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专业、学习成绩、个人实际能力和素养……当时,上海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只招名校毕业生的用人策略,更强化了学生对学校名气的偏好。
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这种原本只在大城市出现的用人标准开始席卷全国。每到年底,众多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会就如火如荼,可基本上只集中在少数名校里。公开的人才交流会上,名校毕业生更是被另眼看待。
在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次招聘会上,一家国有纺织企业的展台前挤满了前来应聘的学生。负责招聘的
人力资源部经理本来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选择适合企业定位的人才。结果来的人太多,能做的就是收简历。“这些应届学生工作经验几乎都为零,最后我们不得不把更多的信任留给名校。”她分析说,高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市场看起来供大于求,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相应的,企业对“名校”的理解也从“211工程”的百所高校缩小到“
985工程”的30多所。
北京一家媒体公开招聘,数千应届生报名。该报社不得已定了两条硬指标,“研究生”加“985高校”,结果筛下来还剩900多学生,最后不得不借用一所小学做考场,连食堂里都坐满了人。
关于非名校的学生和名校的学生究竟有何差距,小赵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非土著”研究生,她觉得尽管本科就读的大学在自己的省里已排名第一,但和北京的名校相比,名师少,讲座少,接触国家级课题的机会和国际交流也少,相比之下,出身名校的学生视野更广阔,学习自主性更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楚江亭认为,毕竟名校扩招规模小,保留了自己的优势,多年的积淀使得名校的毕业生在整体素质上往往更胜一筹。但他同样认为,只看重学历反而有可能把真正的人才放过,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和学校处于哪个层次没有必然关系。
结果
国内名校
这种想法,在中国是可行的,首先,中国大学的录取是根据高考成绩来的,虽然现在也逐渐开始留学名校“
自主招生”,但是高考仍然是升学的主要形式。其次,无论是多么顶尖的大学,无论学习多么紧张,教授一般不会为难学生,即使成绩一般,只要差不多,总会让学生毕业。
美国名校
名校情结然而如果你将这种想法同样套在美国名校,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1、首先,美国名校非常难申请。
由于美国整体质量极高,美国的顶尖名校,往往也是世界名校。在世界高等院校排名中前100的学校有52所来自美国,这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优质高校的总和。
2、在进入美国大学前,我们只看到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却看不到其背后的艰辛。很多名校学生坦言,他们从来没有在半夜2点前合过眼,不然就无法做完当天的作业。
3、名校淘汰率高
哈佛大学的淘汰率高达20%。当你在哈佛毕业时,也许与你同期进校的学生只剩1/4了。之所以美国大学转学容易,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每年淘汰不少学生,因此有了空缺的名额可以给其他学生填补。在美国,因为承受不了学习压力和被淘汰的后果而导致悲剧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这并不是在说名校不能申请,但必须有足够的实力。若非如此,那么不妨缓一缓,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实力在哪里、兴趣在哪里。
还是那句话,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你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