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禅师塔
河南省登封市古建筑
同光禅师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常住院东墙外约60米处,是一座四角亭阁式唐代砖塔。
历史沿革
同光禅师塔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六月。
建筑格局
同光禅师塔坐北面南,平面方形,为单层单檐亭阁式砖塔,进深3.57米,面阔3.57米,现地面以上高8.92米,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同光禅师塔基座高1.09米,为双层束腰须弥座式,束腰外施壶门装饰。整个基座现已没于土中。若加上基座高度,塔的通高应达10米。塔体由磨制规整的青灰条砖砌筑而成,砖与砖之间用黄泥浆粘合,砖与砖之间的砌缝不岔分。
同光禅师塔塔身在基座之上,高3.25米。其南壁辟高1.87米、宽1.22米的单券无半圆拱券门。券内有石雕门楣、门额、地状及立颊等,均饰精美的图案。门内为方形塔心室,室壁高2.15米,其上砌砖14层,叠涩内收至顶。
塔身壁体之上饰拔檐砖层,其上以15层迭涩砖砌筑塔檐,由于迭涩砖层的迭出露明部分由下向上逐渐加长,从而形成了出檐深远、舒展大气的视觉效果。塔檐上砖砌双重束腰须弥座形的刹座,最上部为青石雕刻的刹身和刹顶,整个塔刹精雕细工,造型美观。
同光禅师塔由“造塔博士宋玉”主建。塔身壁体之上饰拔檐砖层,其上以15层叠涩砖砌筑塔檐,由于叠涩砖层的叠出露明部分由下层向上层逐渐加大,形成出檐深远、檐明显的特征,犹如振翅欲飞的鸟翼,舒展优美。檐端砖雕筒瓦、板瓦和瓦当,檐下砖制仿木构的椽飞。檐上施反叠涩砖6层,坡度平缓,体现了唐代屋面建筑法式的特点。塔檐之上砖砌双重束腰须弥座形的刹座,下束腰用9块陡板砖砌筑壁面,以様柱分隔,素面无雕饰。上枋砖雕卷云花卉等图案。上束腰及其以上部分的砖雕装饰残甚,似为山花蕉叶形插角。最上部分是青石雕制的刹身与刹顶,由覆钵、相轮、露盘、绶花、宝珠组成,雕刻飞天云气、鸟与旋云、乳钉人面、宝装仰莲、花卉图案等装饰,造型美观,工艺精良,雕刻技法高超,为唐代石雕艺术珍品。
文物遗存
同光禅师塔后有正书《唐少林寺同光禅师塔铭并序》铭文,为登封知县寔郭所撰。
历史文化
佛塔由来
同光禅师塔塔身北面中央嵌砌石质塔铭,楷书“唐少林寺同光禅师塔铭并序……大历六年岁次辛亥六月景辰朔二十七日壬午建”。由此可见,该塔为少林寺同光禅师的墓塔。塔主同光(700~770年),法讳同光,山西人,唐代少林寺禅师,早年出家,后来到少林寺,皈依北方著名禅宗宗师大照(普寂)席下。他在少林寺传法期间,“演大法义,开大法门,二十余年,振动中外,从师受业者不可胜言”。唐大历(770年)五年六月圆寂于少林寺,寺主僧惟济、上座僧昙则等为其建造了此塔。
文物价值
同光禅师塔石门楣上线刻佛传故事,立颊、地伏等部位雕缠枝牡丹、护法金刚、护法蹲狮等精美图案,反映了唐代石雕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唐代雕刻有重要参考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包括同光禅师塔在内的少林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信息
同光禅师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常住院东墙外约60米处。
在郑州中心站、长途客运总站、京广汽车站乘车,到登封市内转乘相应公交即到。自驾车可从中原西路、西四环,或嵩山南路上西南绕城高速,转郑少高速公路,在登封西收费站转207国道向西北,前行约12.4公里进入少林风景区,在少林寺常住院外侧东北角处。
参考资料
同光禅师塔.登封市人民政府.
唐少林寺同光禅师塔.登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31 10: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