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压力是指因为渴望被同伴接纳认可,避免被排挤,而选择按照同伴规定的规则去思考或行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青春期尤为凸显。随着个体生理逐渐成熟,青少年开始转向同伴来寻求之前从家庭中获得的支持,更愿意与身边同伴交流心声,听从同伴给予的建议。同伴是他们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
定义
同伴压力是指因为渴望被同伴接纳肯定,避免被同伴排挤而选择按照同伴规定的规则行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同伴压力是一种个体受同龄人的影响做出非个人意愿的某种行为所感受到压力的主观体验。同伴压力也是一种从众压力,这种压力在青春期尤为凸显,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历史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研究者率先研究同伴压力对人的影响。由于战争后的经济衰退,消沉颓靡充斥于美国青少年中,而这当中同伴的消极影响加速了这种消极心理和危险行为的扩散,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同伴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常见类型
积极同伴压力与消极同伴压力
在青少年时期,服从同伴压力既可能有积极作用,也有可能有消极影响。积极的同伴压力可以促进个体在良性竞争中努力学习,在比赛中发挥出色、有较高的道德感;此外,如果同伴群体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还可以降低群体内青少年破坏公物、滥用毒品等问题行为的频率,促使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消极的同伴压力则会促使个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盲目的服从行为,比如说脏话、偷东西、搞破坏、考试作弊等。有研究发现,当同伴群体本身的价值观和目标有问题时,服从同伴压力会明显损害个体早期的身心发展。
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较多感受到的是积极同伴压力而非消极同伴压力。积极同伴压力有利于组织内规范的形成,对个体的利他活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积极同伴压力是“鼓励不做”,其阻止的力量较“鼓励做”要弱,因此它未能有效减少学生的冒险行为。
直接同伴压力和常规同伴压力
每个人对压力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学者们根据人们对同伴压力的感受性的差异将同伴压力进一步分为直接同伴压力(又名反社会同伴压力)和常规同伴压力。不同类型的压力依附了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同伴压力指同伴不赞成青少年偷窃、破坏公物、抽烟饮酒的程度;常规同伴压力则指同伴向青少年提供烟、酒或是嘲笑他们不会偷窃、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的次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方晓义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抽烟常规压力明显高于饮酒常规压力,同伴抽烟直接压力明显低于饮酒的直接压力。方晓义也同时发现,直接同伴压力和常规同伴压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
同伴压力会促使人们产生符合团体要求的信念和做出符合团体要求的行为。这种压力会产生负向和正向两种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是同伴压力下的从众行为。这种表现在青春期阶段尤为明显。青少年需要同伴团体,更加渴望同伴的认同,希望被同伴接纳、肯定、喜欢和尊重,从而让个人在团体中有归属感、存在感、成就感和价值感。
积极影响
相比消极影响,当前主流的研究较少倾向于关注积极同伴影响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也主要关注的是问题行为的消失(比如更少的性冒险,更低的毒品服用)。事实上,同伴和亲社会行为间呈现交互作用:同伴能够促进道德行为的实施,而道德行为也能够使个体在同伴中受欢迎。
在班级环境中,适当的竞争气氛与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相关。班级中的竞争气氛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力,鼓励个体追求进步,同时也可形成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促进同学间的友谊。然而问题行为相关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同伴积极影响可以调节生活事件对普通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影响,但对犯罪青少年却不存在相应的作用。
消极影响
为了避免被拒绝、被孤立、被嘲笑、被排斥,人们会以讨好和迎合等方式,在面对同伴压力的时候做出与团体要求一致的行为,形成从众现象,从而衍生出许多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来自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的拉森(Clasen)教授和布朗(Brown)教授认为,同伴压力主要包含参与同伴的社交活动、学校活动、家庭活动、遵循同伴规范以及违纪行为这五个方面。其中违纪行为主要指吸毒、饮酒、不安全性行为、故意破坏等。有关研究发现,同伴压力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抽烟、饮酒、攻击及网络成瘾等行为。同时,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是在有共同犯罪的同伴出现的情况下或者参与帮会的情况下发生的。
此外,在学业成就方面,学者曾采用了“领头鸟”的概念来描述能力高的学生的学业成就会因同伴压力削减到普通程度的现象。由于中学生努力达到好的成绩很难被同伴充分接受,高学业表现反而使他人对其产生嫉妒及消极同伴惩罚。
测量方法
问卷法
目前,克拉森(Clasen)和布朗(Brown)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收集的青少年感受到同伴压力的生活事件制作的同伴压力量表(peer pressure inventory,PPI)是测量同伴压力最有效的工具。问卷数据来自于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中,青少年自我评估的直接感受的同伴压力的程度。量表包括了同伴社会活动、违纪行为、对同伴规范的遵从、学校活动、家庭活动5个维度内容。采取7点计分,共53个项目,目的在于评估受测者在同伴鼓励其做某事或不做某事时感受到的压力,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实验法
对于同伴压力的研究,最初借鉴的几乎都是心理学家阿希(Asch)在其著名的从众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范式“线条判断长度”,以此探索不同被试群体听从同伴误判的趋势。其中,情境的和个体的因素影响了被试的服从程度。后来,实验的范式扩展到完成服从行为的实验室研究,即通过在实验室中设定具体、真实的两难情境来测量受测者感受到的同伴压力。
同伴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角度
同伴群体是由一群年龄相近的人所组成的团体,出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为突出。早期的青少年友谊延续了他们童年期的特征,即主要选择与之相似的同伴建立友谊,比如选择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伙伴等。这种相似性有利于青少年自尊的维持。然而青春期早期的友谊很不稳定,易受不稳定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的影响。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发展自我与独立意识,所以会被动或主动地承受来自同伴的影响和压力。同伴可促使青少年去主动探索个人兴趣和思想意识等。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青少年会获得一种归属感,从而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依赖父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
社会心理学角度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形成一个个群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作为朋友。如果自己和同伴在态度或行为上出现了不一致,他们就会去寻找新的同伴,或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保持自己和同伴的一致性。同伴压力就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尤其是当青少年的同伴群体一旦形成,群体的排他性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群体成员会共同排斥与群体本身不相容的特性,从而维持群体的特殊性和统一性。此外,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建立自我认同是青少年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青少年在这个时期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角色认定,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产生自我价值感、做决定的能力及自尊,从而达到自我认同。而此阶段青少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同伴团体,所以同伴团体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发展有重要影响。
生理学角度
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后,青少年的体形、外貌及生理功能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身体发展的需要拉近了同辈之间的距离,在物以类聚的群聚效应下形成同辈团体,给个体提供相似性的安全感。从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青少年在青春期对爱与归属感、尊重等高级需要的追求较为强烈。他们渴望被爱和爱人,希望隶属于某个团体从而享有归属感,期待被同辈尊重而更有自尊。同伴团体则能满足青少年上述心理需求,助其培养健康的人格。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同伴压力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效利用积极的同伴压力和避免消极的同伴压力,需要家庭、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等共同努力,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工作。我国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此有诸多相关的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和品德教育等角度进行阐述,《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则从心理健康的实操角度进行阐述。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旨在保障未成年人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和保护,从而避免同伴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应当提供关爱;对行为异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帮助。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第九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做好未成年人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障碍早期识别和诊断治疗等工作。
第九十九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
《教育法》(2015修正)
第四十五条
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四十六条
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十三条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
《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
第一条
心理健康宣教行动。各类媒体要对儿童青少年及家长、学校教师等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掌握应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条件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
第二条
心理健康环境营造行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教育等部门,倡导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共同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重点关注孕产妇、2岁以内婴幼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开展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学校、村(居)委会、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机构和组织要密切关注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建立完善教师或家长暴力行为、学生欺凌行为、儿童青少年受虐待问题的举报渠道,发现相关问题或可疑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注重保护儿童青少年隐私。
第三条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即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教育部门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督促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积极导向将结果反馈学生家长。
第四条
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学校要对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对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开展家庭关爱教育、辅助成长。对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批评教育。对疑似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要指导家长陪同学生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应当协助家庭和相关部门做好心理服务,建立健全病情稳定患者复学机制。普通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招收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精神障碍儿童入学。
第五条
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结合家长会等活动,每年对学生家长开展至少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大精神科医师培养培训力度,探索开展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已建有热线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及12320公共卫生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等,要对工作人员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保障提供专业化服务,并向儿童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号码,鼓励其有需要时拨打求助。
第六条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如心理辅导室等),或通过培训校医、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并加大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置力度。高等学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并切实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增强同伴支持。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同伴压力作为青少年人际关系中的常见现象,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教育中,有关同伴压力的内容通常涉及学生的安全保障、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我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性纲要》(2007)、《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从身心健康保障的角度强调了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修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分别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人格培养的角度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效应对同伴压力也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性纲要》
小学1~3年级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小学4~6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初中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高中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心理健康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水平四(初中阶段)
疾病预防
心理健康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水平五(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低年级
小学中年级
小学高年级
初中年级
高中年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小学生
自我认识教育
人际交住教育
社会适应教育
中学生
人际交住教育
社会适应教育
健全人格教育
大学生
情绪管理教育
人际交住教育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水平一(1~2年级)
模块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水平二(3~4年级)
模块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水平三(5~6年级)
模块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水平四(7~9年级)
模块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相关国际文件
1989年联合国发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从儿童身心健康、教育价值观、社会行为等角度对保护同伴关系中的儿童这一话题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儿童权利公约》(1989)
第十九条
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
第二十七条
缔约国确认每个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
第二十九条
缔约国一致认为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
第三十二条
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受到保护,以免受经济剥削和从事任何可能妨碍或影响儿童教育或有害儿童健康或身体、心理、精神、道德或社会发展的工作。
第三十三条
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不致非法使用有关国际条约中界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并防止利用儿童从事非法生产和贩运此类药物。
全面性教育中同伴压力的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与同伴形成良好的互动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有效应对同伴压力,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同伴压力”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5“健康与福祉技能”下的第1个主题“社会规范和同伴对性行为的影响”,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5:健康与福祉技能
主题1:社会规范和同伴对性行为的影响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同伴影响以各种形式存在,并产生或好或坏的结果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同伴压力(知识);
► 举例描述好的或坏的同伴影响(知识);
► 认识到同伴影响可能会带来好或者坏的结果(态度);
► 展示应对同伴压力的方法(技能);
► 示范可以产生积极同伴影响的行为(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同伴可以影响与青春期和性行为有关的决策和行为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同伴如何对于青春期和性有关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知识);
► 认识到同伴能够影响与青春发育期和性有关的决策和行为(态度);
► 质疑来自同伴的影响(技能)。
要点:在青春期和性方面,有应对消极同伴压力的措施,也有接受和促进积极同伴影响的方法
学习者将能够:
► 列举在青春期和性方面,应对消极同伴压力和促进积极同伴影响的方法(知识);
► 认识到有能力应对与青春期和性有关的消极同伴压力(态度);
► 展现对不想做的事说“不”的能力(技能);
► 展示如何接受和促进积极的同伴影响(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社会和性别规范以及同伴会影响性决策和性行为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和社会规范(知识);
► 描述社会性别和社会规范以及同伴如何影响决策和性行为(知识);
► 认识到性决策和性行为受到社会性别和社会规范以及同伴的影响(态度);
► 展现集体主张彼此包容、支持和尊重的方法(技能)。
要点:同伴能够影响性决策和性行为
学习者将能够:
► 比较和对比同伴对性决策和性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知识)。
要点:有一些策略能够应对同伴对性决策和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当同伴影响对性决策和性行为产生消极作用时,保持坚定和自信意味着什么(知识)。
► 努力挑战同伴对性决策和性行为的消极影响(态度);
► 展现在遇到欺凌或被迫做出不情愿的性决策时,能够果断自信,大胆发声(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对性行为做出理性决策是可能的
学习者将能够:
► 比较受到和未受到社会和性别规范或消极同伴压力影响的年轻人所做出的性行为决策有何不同(知识);
► 评估是哪些因素使人更容易或更难做出理性的行为(知识);
► 渴望在性行为方面做出理性决策(态度);
► 展现在性决策中如何应对消极的社会和性别规范以及同伴影响(技能)。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与同伴关系相关的教育
幼儿园性教育中与同伴关系有关的内容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同伴关系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理解自己的权利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彩虹心情》《欢乐的六一》两册中都涉及同伴压力相关的教育内容。
《彩虹心情》一册主要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能够感知并处理紧张、失望、嫉妒这几种情绪带给自己的感觉。同时幼儿也将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对于自己的爱的表达,并对同伴传达给自己的关爱表示感谢。
《欢乐的六一》一册主要帮助幼儿理解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好的权利,能够表达接受、拒绝、需求和渴望。同时幼儿还会发展交流的技能,并懂得在交流中尊重他人的权利。
小学性教育中与同伴关系有关的内容
小学的性教育不单纯局限于同伴关系带来的情感和情绪,而是逐渐开始从儿童生活的学校角度辐射出(但不限于学校)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歧视和欺凌,以及如何面对同伴压力并作出负责任的决定。
在“家庭与朋友”单元中,“友谊、爱情与人际关系”这一主题目标下包含“能够给朋友下定义”“能够确认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需的技能”两个学习目标,细化之后的要点如“朋友有很多种(如好朋友和坏朋友、男朋友和女朋友)”“友谊建立在信任、分享、同情和团结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爱,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残障或健康状况不是建立友谊和人际关系或表达爱的障碍”“表达友谊与爱可以有不同方式”“性别角色会影响人际关系”“性别平等是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虐待关系是一种不健康的关系”等。
一年级“珍视朋友”主题中,通过“我们需要朋友”“我们多交朋友”“我们和朋友友好相处”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有朋友会很快乐;能够理解朋友多真幸福;能够做到朋友间相互欣赏、尊重、分享、关心、帮助和谅解。
二年级“友谊是常青藤”主题中,通过“朋友需要信任”“朋友需要真诚”“朋友需要温暖”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信任让友谊更牢固;能够理解真诚让友谊更纯洁;能够懂得温暖让友谊更美好。
四年级“认识人际关系”主题中,通过“健康的人际关系”“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能够理解紧张、对立、贬低、冲突、欺凌、暴力都是不健康人际关系的表现;能够懂得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沃土。其中还着重强调如果遇到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同学不应参与其中,也不能做旁观者,要极力阻止,并告知老师或学校。如果被伤害,一定要坚决表达不满并积极寻求必要的帮助。
五年级“建立并增进健康的友谊”主题中,通过“友谊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发现共同点建立友谊”“残障不是建立友谊的障碍”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朋友在人的生命中非常重要;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成为朋友;能够懂得年龄、性别、地域、文化、是否残障,都不能成为建立友谊的障碍。
五年级“青春期的爱情”主题中,通过“青春期的情感”“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恋爱需要学习”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春期的情感是纯真的、美好的、甜蜜的、易变的;理解为什么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懂得恋爱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会表达爱、尊重爱、保护爱。
六年级“健康的性行为”主题中,通过“什么是性行为”“负责任的性交行为”“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自体性行为,什么是与他人发生的性行为;懂得什么是负责任的性行为,如对健康、生命、家庭负责;理解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包括身心的成长和决策能力的提高。
在“生活与技能”单元中,“规范和同伴对性行为的影响”这一主题下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能够给‘同伴压力’下定义”,下面的2个要点是“同伴影响以多种不同形式存在”“同伴会对一个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第二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能够描述一些社会规范以及它们对行为的影响”,下面的2个要点是“社会规范会影响价值观和行为,其中包括性价值观和性行为”“坚定而自信的行为和其他手段可以抵御负面的社会规范和同伴压力的影响”等。
二年级“正确对待同伴影响”主题中,通过“我们是同伴”“面对同伴的积极影响”“面对同伴的消极影响”3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同伴;懂得同伴之间可以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掌握处理同伴间消极影响的办法,如坚持己见、抵制诱惑、避开危险等。
三年级“认识自我与他人”主题中,通过“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有不足”“培养良好性格”3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更加自信;找到自己的不足,更快进步;培养诚实、尊重、负责、友善等良好的品格。
六年级“了解社会规范”主题中,通过“社会规范特点”“社会规范类型”“社会规范作用”“抵御负面社会规范”4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规范是衡量个人社会行为的标准、具有明显的制约性、随历史发展而变化;懂得社会规范有不同类型,包括生活规范、学习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理解社会规范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行为、性价值观和性行为;分辨负面的社会规范。
儿童在小学阶段自主独立的意识发展不完善,因此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很大,有时怀疑自己多于怀疑他人,需要培养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坚定自信的品质。“生活与技能单元”鼓励儿童坚定自己合理的性价值观和行为,同时清楚社会文化对于价值观的影响,致力于让他们定位自我,了解社会,采取理性的性决策和性行为。“家庭与朋友单元”则为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奠定早期的认知基础,训练相关技能,树立平等、尊重、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并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小学阶段是确立人生价值观并建立同伴关系的重要阶段,而全面性教育在其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初中性教育中与同伴压力有关的内容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则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同伴会影响性决策和性行为”的要点。在了解同伴压力的影响的基础上,初中生要能够有策略应对同伴对性决策和性行为的负面影响,并在遇到欺凌或被迫做出不情愿的性决策时能够坚定自信。同时,在初中阶段同伴压力也经常会和“正确的身体意象”、“媒介中的虚假形象”等话题共同被提及。
相关研究
不同领域的同伴压力
酒精、药物及烟草
来自朋友的吸毒邀请及饮酒的社会压力是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因素。一项1987年的研究发现,如果青少年的同伴曾经吸食过或者至少被允许大麻的吸食,那么青少年更有可能吸食大麻。斯通(Stone)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父母导向的青少年中,66%从来没有尝试过大麻,而只有7%是规律吸食者。但在同伴导向的青少年中只有22%从来没有尝试过大麻,而33%是规律吸食者。青少年饮酒量和吸烟量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属的同伴群体。
恋爱及性行为
同伴群体能给青少年创造恋爱关系,提供社会联系的机会,让青少年学习与亲密的朋友讨论他们对爱情的兴趣,并且练习促进恋爱关系的亲密度和维持恋爱关系的技巧。一项1981年的研究发现,如果约会是同伴团体发展中显著的特点,那么在青少年早期,他们可能会更积极地参与约会。然而,年轻人约会的倾向也可能源于年长的同伴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和性压力。当青少年从属于年纪较大的同伴群体,而在此群体中约会是一个常规的活动,那么这可能使年纪小的青少年内化更多类似的成人规范,并容易受压力影响而开始约会或参与性活动。
进食障碍
有学者提出了可能造成青少年异常进食行为的三种同伴压力。第一种同伴压力是来自同龄人对于体重相关的取笑,这被认为是青少年早期的异常进食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素。第二种同伴压力来自于同龄人之间分享对饮食行为和体型的关注。第三种同伴压力来自于社会观念:拥有苗条身材的人更容易受到欢迎。一项2018年来自约旦的研究证明,同伴压力与青少年的进食障碍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女生所受到的与体重相关的同伴压力比男生高。
同伴压力的差异研究
性别差异
虽然由于性别群体中较大标准差造成在统计学上男女感受到压力的差异鲜有显著性,许多西方研究仍证明同伴压力对女生的影响通常比男生强。1985年的一项研究从297名大学生的回溯性解释中发现,男、女中都有三分之一认为同伴压力是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面临的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可是研究表明,同伴压力在穿衣打扮、拥有不稳定的异性关系、积极参与社交和吸烟上对于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而只有在发生性关系上,男性报告的同伴压力大于女性,且这种差异不显著。这暗示着同伴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在男女间存在差异。
我国学者方晓义也发现,同伴常规压力、直接压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对男生抽烟、饮酒次数的影响超过女生。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男生知觉到的同伴直接压力(即被同伴提供烟酒或被鼓励抽烟、饮酒的压力)明显高于女生,而常规压力(即不赞成抽烟、饮酒的压力)又明显低于女生所致。其原因可能是:男性抽烟、饮酒在中国社会传统中是一种正常行为;而女性抽烟、饮酒则属于一种反社会行为。在此文化背景下,男生面临的常规压力自然要低于女生。许多研究都发现,男生的同伴团体往往是由多个成员组成,而女生的同伴团体往往就两三个人。这种团体构成也使男生比女生面临更多的同伴直接压力源。
然而一项2011年对印度两所学校的调查发现,在该国不同城市的两所学校中,男生比起女生都更容易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研究者推测,一个因素可能是女生与家庭成员的联系更多,因此得到更多支持以发展其应对同伴压力的技能。女生也与她们的老师及其生命中重要的成人有更深的联系。男生则一般不习惯分享情绪,特别是与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时,他们更可能转向朋友吐露。
年龄差异
大部分研究者发现,比起年龄更小的儿童,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更愿意服从同伴压力且更容易接受同伴群体的习惯、观念和社会互动。同伴压力对于青少年影响的发展呈倒U型曲线,在青少年早期增加,在14岁左右达到顶峰,并在之后下降。
我国学者方晓义也发现,初二学生的抽烟、饮酒行为受同伴常规压力、直接压力影响的程度超过小学六年级和高一学生。研究者推测,这与初二学生处于青少年转折时期的关键期有很大关系,他们要比小学六年级和高一的学生更易受同伴的影响。过了初二,青少年会形成比较稳固的同伴关系,先前那种为了保持同伴关系而屈服于同伴压力的倾向会有所减少。
不同同伴群体间的差异
武汉大学哲学院张春妹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邹泓对湖北省280名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青少年和279名普通中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同伴压力具有显著差异,普通中学生感受到较高的积极社会卷入压力,而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青少年感受到较高的问题行为压力。其他学者也发现,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比起社会中的青少年,在参与不当行为时更容易被同伴阻止,而非被同伴鼓励。
不同文化下的同伴压力
研究者们也发现了同伴压力的文化差异性,特别是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引导下的青少年文化中。一项1996年的研究中,学者用阿希(Asch)的实验法在17个不同国家做了133次实验,结果发现在集体主义社会(如挪威、中国、日本)比在个人主义的社会(如美国和法国)的人们更容易从众。研究同时发现,移民青少年在同伴压力方面的文化差异性更加明显。
其他差异
大量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尊、自信程度能影响个体感受到的同伴压力。一般而言,自尊高且更自信的人受同伴压力的影响较小。
一项2015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青少年更喜欢与拥有更强社交能力、更高社会地位、更高社会接受度的同伴接触,而社会接受程度较高的青少年与社会接受程度较低的青少年相处可能会丧失利益或声誉。因此,社会接受程度较低的、较缺乏社交技能的青少年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更大,他们更倾向于顺从集体以不至于失去同伴。
典型案例
中学生身材焦虑:初中生为减肥一天催吐5次
据《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2月30日报道,14岁初二女生小玥进入初中后,因身材问题遭到同学嘲笑进行节食减肥并陷入催吐,被确诊为进食障碍,现休学在家。小玥因过度节食导致暴食行为,曾最多一天催吐5次,导致其食道受损、脱发、月经失调。她说:“我担心自己的进食状况会被当作异类,如果看到别人吃得比我少,我会很焦虑。”父母的理解支持以及积极地接受治疗后,小玥已经逐渐从暴食催吐的怪圈中走出来。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陈珏表示,进食障碍群体多为青少年及年轻女性,12~35岁居多,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对于还处于观念塑造期的中小学生,他们只能通过网络和同伴的影响一步步地矫正自己,来迎合大众审美。陈珏认为,在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心理卫生健康课程中,应该加入对于美、减肥、饮食等问题的讨论,“应该从学校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每个人应该有不同的美,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瘦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