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是心理分析的理论术语。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生活目标的意识。它是在艾里克森提出的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第五阶段中危机得到解决后形成的。同一性形成标志着童年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
个体同一性
从1950年提出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到1974年对美国人同一性做出详细分析,
艾里克森对于个体同一性的意义和功能做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论述。艾里克森的同一性概念是将个体过去形成的同一性、将来的抱负和当今的社会文化事件结合到一起进行分析。
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他们会对自己的最核心的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如学龄早期的儿童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间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样。青年人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
个体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
同一性的内容成分
同一性的结构包括两个成分:内容和评价。内容通常是指
价值观、信仰以及对自己和别人的一些特性的认知,还可以进一步分成内在的自我和公众的自我。内在的自我经常被描述为一种自我感觉,指个体内在的独特性和统一性,也就是个体对于自己的最初想法、行动以及自我反馈的一种主观体验。通过内在的自我,个体可以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可以对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与自身的信仰是否一致和一致的程度做出评价。这种内在的主管自我感觉在人的一生中会得到持续的发展,它包括四个基本成分:
动机——最初的想法和行动。
统一性——在不同的时间或情景下,存在相同的基本自我。
对他人的感觉——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去中心化或距离化——通过自身的反馈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在同一性中公众自我的成分包括个体扮演的许多角色和别人对他的期待。进入青少年期后,个体发现社会关系群体(包括家庭成员、邻居、教师、朋友、宗教群体、民族群体甚至国家领导人)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各种期待。这些期待包括参加工作、上大学、结婚、服兵役、参加宗教服务、选举、为家庭成员提供经济帮助等。如果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社会关系团体结构的影响,那么,对个体而言,那些相对重要的人对他(她)的期待会导致其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做出不同的决定,因为个体有时候会觉得很多事情是不由自己决定的。在同一性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必须将内在的自我和受不同角色、关系影响的公众自我综合在一起协同发展。
同一性的评价成分
同一性的第二个结构成分是评价,是指个体对其在同一性内容成分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评价。尽管许多人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些相同的角色,他们的同一性却是不同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这些角色有不同的价值观。例如,有些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单向思维,他们非常关注个人事业的成功(如工作目标),而觉得其他的东西对自己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另一些人则努力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中维持一种平衡,对这些人而言在社会关系和日常交往中获得快乐才是真正的成功。
个体对与他人有关的某些特定方面的同一性内容所做出的评价会影响其使用资源、行动方向的确定、各种形式经验的获得等过程。其中经验是指那些让个体感到骄傲或威胁的经历。比如,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个体对自己在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取得成功的认识会存在差异,那么.这些个体所形成的同一性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对他们同一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关注人际关系成功的学生相比,那些特别关心学业成功的学生对大学环境所持的态度、参加活动的类型以及对待学业失败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Reischlhirsch,1989)。
在人的一生中.同一性的内容和评价成分可能一直都在变化。到了青少年晚期,个体同一性的发展主要在于将各种来源的内容加以综合,然后决定哪个成分更重要一些。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个体自知、内省以及主动试验各种各样的角色和关系。但是不管怎么说,要搞清楚个体在青少年晚期形成的同一性问题还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一时期的青年人在生活中还没有承担许多责任,也没有经历很多成人才能体验到的压力和矛盾。因此,研究个体在这一时期的同一性就显得很抽象。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同一性的意识形态框架还未真正形成。